2022年《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

上传人:精****源 文档编号:290807833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黄圃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案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报告一、把握课题研究机遇,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校申报的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案的有效整合研究于2006 年 12 月被立项为中央电化教育馆 “十一五”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网络学习社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研究的子课题。研究目标为 :通过研究, 建立校园信息网络系统, 营造全新的信息化育人环境。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新型教师队伍,在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案整合中,寻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经验和经管机制, 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 合理配置现代化教案设备, 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 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与办学效益大幅度提高。概念界

2、定: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运用的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2学科:主要是指目前小学在课堂教案中所开设的课程。3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案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改变传统的教案模式。 整合的关键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促使学习能力的提高。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堂教案主要指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特定环境下的各学科具体教案过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案

3、整合的本质内涵是: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根据学科教案规律, 通过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案有机的结合,促进教案内容及教案内容呈现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教案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进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理论依据:教育部 2001 年 9 月颁布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在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是落实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4、新型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使教育科研网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案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案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案方式和

5、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些精神为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案中的运用提供了政策依据。所以,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案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研究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思想的更新,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与教案能力;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让信息技术为培养出一代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并能为进一步提高教案质量、科研水平、办学效益开辟新的途径,寻求学校发展的新路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1调查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调查学校现代信息设备的配

6、置及在教案中的使用情况,及时添置相关设备, 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案策略。 调查方式有观察、问卷、收集书面资料和填写调查表等形式。2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中, 根据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和实施的具体情况,所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寻找问题所在, 提出合理改革意见或技术方案,调整研究计划和目标,使研究者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得到启示。3经验归纳总结法: 根据研究计划, 各年级对阶段或全过程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工作,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促进课题的研究。在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的一年中,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成果, 现就课题进展情况作如下汇报:2006 年 6 月 2006 年 10 月期

7、间为课题研究前期准备阶段.我校进行课题研讨活动 ,课题组成员讨论制定课题研究的详细技术方案,如课题研究意义、内容、计划等,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技术方案,顺利完成了技术方案的修订和申报工作。我们以校长为课题组长,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对课题组人员进行培训, 进行课题分工, 确立研究子课题。 并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文章, 在广泛学习和吸收的基础上分析我校现代信息教育设备设施的现状、研究条件。2006 年 12 月至 2008 年 7 月,课题研究进入了实施阶段。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调查了学校的现代信息设备设施的配备情况,调查问卷了学校教师使用现代信息设备设施情况, 从而

8、分析教师在教案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存在的一些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技术方案。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再次添置了一些现代信息设施设备,健全了网络经管, 对全体教师每学期进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 同时鼓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 不断提高了老师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正逐步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人、事、物等资源,淋漓尽致地挖掘、 开发和运用于学科教案中, 优化了学习资源,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9、 - - - - - 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地将资源教育融入课程,融入学生发展,使学科教案更加体现实践性,主动性,开放性的原则。二、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提升研究工作的实效。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课题研究的首要因素是人,是实验的经管者和实践者。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理念、 科研理论、教案理论及纲领性文件、 法规做导向、做支撑。自课题立项以来, 在准备阶段我们紧抓学习不松手,以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 深化课题思想与认识, 促使课题研究有序展开。 以学习为先导的主要做法是: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学习。多层次领导小组学习做到四个一: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实一点,

10、在自己学的基础上,再分头组织学科课题组学、子课题组学。多方位要求教师主动自学教育教案理论,教育科研理论以及和本课题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多形式以个人自学为基础,集中学习为辅的方式。 在自学方面: 让每位实验教师及时做好学习记载,提倡教师写读书笔记。 在集中培训方面: 为进一步明确课题实验的意义用任务,增强全体实验成员的课题意识, 由教务副主任冯城发组织全体学习了“信息技术小学学科教案的有效整合研究” 课题研究的实验技术方案。 其次由本校的计算机教师对实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操作与使用, 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师的计算机水平; 各个教研组都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理论学习、方法探讨;

11、 多渠道的形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学习辅导、理论考核、提问讨论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课题组分别邀请了广东省名师谢立清、刘伦斌等来校作专题讲座, 邀请了顺德区电教中心的廖珍灵主任来指导研究;还组织教师到珠海、 佛山等地进行学习,使每位教师深化了课题思想,丰富了课题内涵,充实了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能力。2强化经管,提高研究效益。为了使课题研究取得突破,保证实验的效果,我们强化对课题实验的经管,尤其是课题实验的过程经管。 我们要求课题研究小组每学期都要进行归纳总结述职,归纳总结教科研成果, 同时对实验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经管制度。 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监控,定期检查研究的进度, 使课题

12、正常有序的进行,确保研究的效果。3团结协作,发挥整体效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团队作用,要求成员团结协作,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在实验中, 我们一方面定期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另一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经验交流,相互之间加强沟通和学习,定期组织上研究课、交流课、示范课,要求每次都能针对一个点,突出一个面,都能有所收益,经常组织论文交流活动。每学期组织专题研讨活动, 探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形成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13、- - - - - - 究共识。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学期都要做到四个一:即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上一节研究课,写一篇有质量的论文,作一次全面归纳总结。4开展活动,突出研究重点。课题研讨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自课题开展以来, 全体实验教师紧紧围绕课题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 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 专题研究课、同课异师对比课、汇报课、专题报告、等多种活动,每次活动明确一个专题、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5及时归纳总结,校正研究方向。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技术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教研活

14、动紧密结合起来。选择不同方面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 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经管。 要求所有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做好各项记录,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校正课题研究的方向。三、从研究过程中吸取经验,在研究成果里看到成功。1学生方面。课题实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作用,运用计算机去学习,主要成效体现在:(1)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2)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3)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我校学生参加街道 LOGO 比赛获得顺德区容桂街道团体一等奖,推荐参

15、加顺德区级比赛也取得很好的成绩。2教师方面。(1)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全体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边学习边思考,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现代化教育实验的理论知识,吸取了一批最新的教育成果, 把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的基本框架,转变了教育观念。(2)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这一课题的研究,锻炼了我校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 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实验教师都能熟练操作各种电教设备,并且能够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教案的计算机平台,并能在实验中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有十多篇教案论文在省、市获奖或发表,(3)教案方法得到改变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

16、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我校李三亮老师参加市、 街道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合优秀课评比中分获优秀奖,曾芬波、翁莉敏、林少莹、刘文娟等一批老师参加教师基本功比赛均获一等奖,陈业铭、冯城发、曾爱辉、雷丹婷等老师的论文、课件、案例获得区、街的奖励。3研究方法经过一年多的研究, 我们初步得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的一般方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学科的教案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 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案和学习。 首先,教师根据教案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案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 (或自己查找信息 )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