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1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析

上传人:精****源 文档编号:290795671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21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21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21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21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21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21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1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 / 9 21 世纪成功家庭教育著名案例解析天底下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渴望自己的儿女长大能够成才。尤其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分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子女的期望值更高。对家庭教育也更为重视。面对自己的孩子, 许多家长在新形势下转变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育方法,在教儿育女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 还有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抱残守缺,方法失当,尽管为孩子的成长牵肠挂肚,操碎了心,结果,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了追悔莫急的偏差与失误。孩子幼小的心灵, 好比一张白纸, 不同的家庭教育可以画不同的图画,塑造孩子不同的品性,古今中外,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2、,只有会教和不会教的父母。可见家长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是社会的一个个细胞,这一个个细胞各不相同;在这一个个不同的家庭中,家庭教育如何才能取得成功?成功家庭教育之路究竟在哪里?究竟该怎样走?我认为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实践。一、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 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 听到、 感觉到的东西 溶化 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效仿。所以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名师资料总结

3、-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 / 9 平时,我们在马路上、院落中、楼道里,见到吹胡子瞪眼、唾沫星子乱冒的 训子 场面,并不少见。这些家长自以为 训 是为人之父的特权,更有甚者,还以拳打脚踢相伴。 训 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除给孩子增加抵触情绪外,别无所获。 身教胜于言教 训 不是家长的特权,身教与言教并举才是做家长的责任。所以,对小孩子来说,需要的不是批评家,而是榜样。在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林氏三

4、兄弟相继成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林氏夫妇在3个儿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两代人每天挑灯共学的读书氛围一直延续到3 个儿子都上大学。更为高明的是: 他们当年那么穷困,却长期订阅文学杂志和传习世界名著,使 3 个儿子不仅读了数遍,还讨论了数回; 在他们一贫如洗的四壁上, 贴满了各种纸条, 上面写着做人的名言和警句等。3 个儿子就是在这样贫困,然而格调高尚的氛围中长大了。这对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感悟、人格升华,都产生了极其深刻深远的影响。林氏夫妇教子的感人之处,并非是培养出3 个博士, 而是其在贫困中

5、坚忍不拔、自强不息、 勤奋好学的精神。 这种精神深深感染每一个儿子,铸就了他们不缺不挠的性格,促进他们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二、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因此,欲使孩子成才,先要教孩子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家长,也培养不出懂得孝敬长辈的子女,更造就不了国之栋梁、社会精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3 / 9 许多家长考虑孩子做人,往

6、往只看重如何使之做所谓有用 的人这一点点内容,就像军阀混战年月里的那些大权在握的老粗,唯在如何网络和造就好使的炮灰上下功夫,从来不懂得去关心一下下属的其它更重要的方面与需求,这种家长仅仅在知识和技能上促使子女使劲用功,根本不会在品质和性格方面主动施加影响和进行教育,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实在跟战场上的炮灰没什么两样,对谁日后也都无足轻重,根本佩不上是这个世界的主人翁。须知:正直、善良才是 有用 的基础。只有具备终生不变的优秀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自主有用的人才,而不是连其自身生命将来都要去任人随意摆布的炮灰或缺乏灵魂的机械人。那种背离现代文明被成批生产出来的 螺丝钉 ,事

7、实上等同于毫无独立思想、没有创造才能的行尸走肉,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和自身的家庭美满幸福十分不利,只对准备不负责任使用和拧紧他们的 螺丝刀 有利。 而且这样的反面不幸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其例存在着,重智轻德害死人了。中央电视台 大风车 栏目小记者马宇歌,是一名网上一搜,不见重名的品学兼优小学生,名扬四海,享誉国内外。在她的成长道路上,她的爸爸马弘毅为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倾注了大量心血。 马弘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无论分内分外之事,凡是对社会有益的,马弘毅都很关心, 兢兢业业忘我无私。他认为: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自己首先就要朝这方面努力。有一次,

8、 宇歌在打扫教室时,不小心受了重伤,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一连5 天,没有一个人主动来看她。她多么希望同学来看她,和自己说说话呀。父亲最懂女儿的心思了,他告诉女儿: 咱们不应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得到才去付出的,而是为了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 父亲的谆谆教诲,那意境、那胸怀多么宽广啊!马弘毅的 德 的教育,在有些急于求成的家长看来,是中看不中吃 的,实则不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

9、考学习4 / 9 不少人都以为21 世纪面临的是 新技术 革命的挑战,可是恰在此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却提出了21 世纪人们面临的 首先是道德和伦理的挑战 。这个提法是以在全球的广泛调查结果为依据的,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一流专家总结分析为结论。并且现代西方教育家,还从另一角度, 业已发现美德对人事业成功的直接影响:1、你为别人有所奉献,别人都能感受到, 所以你更容易为别人所接受,使你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2、品德高尚的人,往往胸怀宽广、豁达乐观。 因为他们考虑自己少,患得患失的情绪也比较少,而这种积极的情绪很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3、乐于助人的人容易有成就感,因为他们

10、从帮助别人得到的回报中,也获得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种成就感是人生努力的重要推进剂。像马弘毅那样, 真正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并非是舍近求远的成才之道,而是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马宇歌的情况后来如何呢?有心的家长不妨到网上去搜搜这个学生的名字,看看有关她的一系列特别是最近的成长实况介绍,结果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顿然有悟的。网上只有一个人叫马宇歌 ,没有重名者,非常好找。建议同时也搜搜马弘毅 ,顺便了解一下他的系统教育思想。 千万不要忽视马弘毅的德育教育,他里面不含一丝当前种种时髦的腐败性的政治说教成份。 可以说, 马弘毅创造了我们时代家庭教育,情商培养不次于智商培养的最成功案例, 且资料完整, 亲切感

11、人如在身旁。他的教育理念跨越了意识形态的愚昧藩篱,远离开任何害人的政治偏见,显得很平实、很可靠、很伟大、很成功、很难得、很有生命力。三、促孩子素质全面发展孩子就像一株幼苗,生长中既需要水分,也需要土壤、阳光、和养料。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社会、家庭都应依据教育方针,全面培养青少年一代,促使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5 / 9 我们正处于21 世纪,孩子们面对的是

12、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他们不但需要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健全的人格, 更健壮的体魄。 更积极的创新精神和更强的实践能力。而这一切,需要从小就加以培养。张弛, 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国籍博士生,年仅 22 岁。他的成长和培养,是普通人可望且可及的。他的父亲张明山谈到对儿子的家庭教育时,一连说了几个 要和 不要 : 在学习之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要把孩子推给学校就不管了。要配合培养, 不要让孩子一味依赖父母的指导,不要打击孩子的信心。 因此。他在实践中注重了以下几点:1、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2、孩子学习情感的培养;3、教育孩子学

13、会做人,及爱心的培养;4、独立意识的培养;5、与孩子平等沟通、面与面 的交流 6、对孩子实行积极暗示;7、适时适度夸奖和欣赏孩子,8、培养自信; 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吃苦精神、 刻苦学习;9、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10、家校实施教育一致。该家庭的实践经验和结果证明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的一句话人的成功,智商指数只占20% ,而情商等因素占80% 四、还自由和空间给孩子孩子在身心发育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保护这种求知欲并培养其创造力。就需要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和选择的空间。教育家认为, 对孩子行为的不当干预,不仅会束缚孩子的求知欲,而且会挫伤孩子的

14、自信心,对他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都有不利影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6 / 9 一位成功的家长说得好,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而不是小小的盆景,那就把他放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一)给孩子自由,让孩子独立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他的家庭教育观念颇具特色。我让他自由 这是蔡志忠父亲的 家教之道 他 15 岁那年,要去台北画漫画,父亲只是一句那就去吧 将蔡志忠终身前途的大事就决定了。当别

15、人问他怎么放心儿子弃学离家时,他说:对儿子的行为其实一直都很注意,知道他的兴趣和天分,所以,我给他自由。 蔡志忠父亲言行,促进了孩子独立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自信的性格。试看众多孩子到了入大学时,还要父母陪同,甚至铺床叠被,也要父母代劳,家教优劣的差异,岂不明显可见?(二)创设宽松的家庭氛围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 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也需要学会依靠自己,学会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才可能做出任何知识上的成就。著名作家石湾,她认为:子女成才关键在自己。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培养女儿的自立、自

16、尊意识上, 把女儿当作朋友来看待,在同等地位上与女儿讨论交流生活中的难题和选择,而不是高高在上,一味的要孩子顺从自己的想法。正是这种 诗外 的功夫营造了宽松的家庭氛围, 使孩子在许多时候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自尊和支持,从而坚定了对自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7 / 9 选择的自信,在生活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三)让孩子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心理学表明, 兴趣是我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兴趣能对我们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事,他就一定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钻研,并能创造性的把它做好。兴趣能激发孩子内心潜在的热情,丰富他们生活, 使他们对世界、 对明天抱有无限美好的希望。许多孩子借助个人爱好在不同领域中取得了优秀成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建起很强的自信心,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五、送智慧和耐心给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