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0790608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活动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活动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活动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活动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活动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活动中的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摘要:城建档案大数据建设工作中,稳步获取数据源是基础和保障,分析大数据是手段和方法,运用城建档案大数据服务于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是任务和目标。努力践行智慧建设方略,转变城建档案服务方式,在数据分析、运用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关键词:大数据;城建档案;城市建设1城建档案大数据获取作用1.1解决工程档案与建筑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人类思维方式及常见的档案查阅原因出发进行分析,以建筑实体为基本结构单元存储档案信息是一种更科学的档案存储方式。但过去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杂性、城建档案接收管理困难性、库房管理特殊性等原因,城建档案与建

2、筑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模糊,导致档案查阅利用的不便。在档案编制、验收、移交、存储过程中,严格以单位工程为建设工程档案的基本结构单位,较好地将城建档案与建筑实体关联起来。档案查阅时可以单位工程为整体进行查阅,大大提高了查阅效率;1.2解决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与建设工程档案之间的对应关系建设工程的管理过程较为复杂,特别是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定义,不同单位、不同时期、不同目的,其定义往往不同,这就导致建设工程档案中无论是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描述,还是对立项、规划、建设、验收等工程管理过程的记录,与实际的管理过程之间都难以清晰地进行对应。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研究,从立项信息、用地规划信息、工程规划信

3、息、单项工程信息四个角度描述同一个项目,做到了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与建设工程档案严格对应;1.3解决建设行业数据名词的标准化问题建设行业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行业,有用地、规划、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多个环节,与之相关的名词定义、数据类型、统计口径、衡量标准等常有不同。这导致人们在描述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时,由于主体单位不同、人员责任不同、描述问题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同一个名词所指意思也常常不同,因此容易产生歧义。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档案之中,导致人们在查阅档案时难以准确还原工程情况。对建设工程进行细化,首先从立项、用地规划、工程规划、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等角度去限定项目范围;其次将单位工程按专业类

4、别划分为建筑工程、道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管线工程、其他工程,并为每一个类别单独设置数据指标,并规定了每一个数据指标的数据来源,确保同一数据指标涵义的唯一性,较好地解决了名词标准化问题。2创新城建档案服务方式的探索2.1辅助政府决策(1)宏观建筑数据带来查阅视野的改变。通过城建档案大数据,可建立一个能更直观反映城市建设行业状态的数据体系。过去查阅档案,只能带着目标一事一查,查阅方式也只能一页一页查阅。这种查阅模式下,档案利用效率极低,且查阅结果被限制在微观状态。形成档案大数据之后,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信息的遍历检索,从整个城市的视野角度去审阅档案信息。既可以针对某些数据指

5、标进行统计汇总,也可以采用数学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这些分析结果可用于城市的规划、新建项目的管理,也可用于城市的改造、维护、管理过程之中。由于数据最终落脚于档案信息,这种数据分析结果是比较可靠的。(2)通过数据链接网络进行查阅利用。过去受限于描述方式,在查阅档案时存在巨大的局限性。通常只能查阅单条信息数据,无法进一步查阅数据来源、数据支撑等信息,且统计口径的不同还将导致结果出现较大差异。在城建档案大数据环境下,通过数据链接网络将各种数据之间建立链路关系,可以清晰地从立项角度、用地规划角度、工程规划角度、单项工程角度等多方面展示建设工程项目,还可以进一步查阅工程的立项文件、国土证、用地规划

6、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验收文件等相关档案。这样得到的信息是多角度的,是可追溯的,无论是准确性、全面性还是可靠性,都远远超过过去,政府在利用这种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时也将更加便捷。2.2精准城市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城建档案中蕴含了大量城市建设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将会极大地促进城市的精准管理水平,我们对此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为新建项目提供精准分析服务。新建工程项目将受到周边建筑群体、地质因素、地下空间布局、山体边坡情况等的制约。在建立城建档案大数据之后,相关单位可快捷查询周边建筑群体基础、地勘、管网等信息,得出周边地质情况、边坡情况、地下空间情况,从而更

7、合理地设计、施工和管理。2.3提供公共服务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和结构化,使得档案的检索手段更多。过去通常只能采取项目名称的检索方式,现在在不知道项目名称时,还可以采取证号、地址、参建单位、竣工时间等多种检索模式;信息系统的网络化,使得档案查阅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的约束,可以利用网络将查阅网点前置,为公众查阅档案提供便利;由于档案信息的集群化,使得档案查阅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查阅时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各种层级的信息之间切换,还可以通过链接拓展信息面。这一改变同样提高了档案查阅的时效性,对于一些应急事件尤为重要。比如发生火灾时可以很快调阅消防图,发生恐爆事件时可以迅速调阅建筑结构图等。3城建档案大数据发展

8、方向的探索在大数据、智能化的新环境下,城建档案传统的“收、管、用”服务目标将发生颠覆性转变。在实践中摸索经验,特别是探索城建档案大数据在服务于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方面发挥作用的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下,城建档案的服务社会可向两方面发展。3.1档案信息的高度标准化和结构化我们编制的建设工程档案信息数据采集标准,是对档案中的部分信息进行了标准化规定,但档案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非标准化内容。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律,档案的标准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转化为结构化数据,也越利于档案信息的利用,这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BIM技术的推行中,必定会对建设工程过程进行一次标准化革命。当城建档案中

9、的每一条数据,都有标准化的格式、来源、流转渠道、认证机制时,数字城市、智慧社会才能得到保障。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此时应当主动作为,将档案信息的标准化作为未来的重点任务。3.2档案信息集群化发展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的共享、流通、集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实践证明,孤立的信息将极大地削弱其价值。城建档案由于其特殊性,在保密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但是档案的最终价值依然是利用,如果失去了利用价值,也就失去了保存价值。而档案信息的集群化将极大地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也不违背档案的保密性原则。我们可以将城建档案信息与诸如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企业信息、电子证照信息等进行集群化建设,这会极大地提升城建档案信息利用

10、价值。集群的信息内容越多,利用效果的提高幅度就越大,档案信息的集群化发展必将成为城建档案大数据未来发展的趋势。结束语: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大数据,用好这些数据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以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判城市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畅通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渠道。为此,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在传统的接收、保管、利用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增加城建档案大数据收集、管理、开发职能,为服务智能化建设作出贡献。参考文献:1张少伟.信息化建设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城建档案,2017(7):19-20.2张晓英.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7,36(25):70-71.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