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总复习 岩石学总复习 一、解释 1.岩石P.1 岩石是由天然产出的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等)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2岩浆及其主要物理性质P.5 岩浆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含有挥发分也可含少量固体物质、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高温粘稠的熔融体主要物理性质有温度、黏度和密度 3.超基性岩P.50、基性岩P.54、中性岩P.62、酸性岩P.74 超基性岩是SiO2含量63%的火成岩 4.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P.54 基性岩、闪长岩-闪长玢岩- 安山岩P.62 中性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P.74酸性岩深成相侵入岩—浅成相侵入岩—喷出相火山岩 5.辉长结构-辉绿结构P.54、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P.29 辉长结构表现为辉石和基性斜长石粒度相近,自形程度相同,均呈半自形-他形等轴粒状;辉绿结构是先结晶的较自形的斜长石板状晶体搭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充填他形辉石颗粒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显著不同,明显可以分成大小两群,大者称斑晶,小者称基质,与不等粒结构的区别在于无中间大小的颗粒。
当基质为微粒结构、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时,称为斑状结构,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形成于不同的环境中,同种矿物分属于两个世代,斑晶结晶早,基质结晶晚;基质为中-细粒结构或粗粒结构时,成为似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是在相同或几乎相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属同一世代 6.斑晶P.29-变斑晶P.269 火成岩斑状结构中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中大的一群颗粒称斑晶,变质岩变晶结构斑状变晶中粒度较细的各种矿物集合体(基质)中含有粒度明显属于另一等级的较大斑状晶体称变斑晶 7.气孔构造-杏仁构造P.42当岩浆喷溢到地表时,围压降低,其中所含的挥发分达到过饱和而从岩浆中逃逸出来,形成大量气泡由于岩浆冷却凝固而保留在岩石中形成空洞,称为气孔构造当气孔被岩浆期后矿物所充填,充填物状如杏仁,谓之杏仁构造 8.碎屑颗粒、填隙物P.158 9.胶结类型-支撑类型P.159 碎屑颗粒与胶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合方式定义为胶结类型,而碎屑颗粒与基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合方式习惯称为支撑类型胶结类型包括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和接触式胶结以及填充胶结四种类型支撑类型细分为基质支撑和颗粒支撑 10.层理(细层-层系-层系组)-平行层理-交错层理P.163 层理是沉积岩(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及层的厚度、形状等沿纵向的变化而表现出的成层现象。
层理的组分包括细层、层系和层系组平行层理是由界面平直、彼此互相平行且与层面平行的细层构成,细层厚度较大,沉积物粒度较粗、细层之间的界面不清晰交错层理的细层与层系界面斜交,细层之间相互平行 11.碳酸盐岩及其自生颗粒六种类型:内碎屑、生物屑、鲕(豆)粒、团粒.、凝块石、核形石P.206 12.硅质岩P.212-铁质岩P.214 硅质岩是指由化学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以 岩石学总复习 一、解释 1.岩石P.1 岩石是由天然产出的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等)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2岩浆及其主要物理性质P.5 岩浆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含有挥发分也可含少量固体物质、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高温粘稠的熔融体主要物理性质有温度、黏度和密度 3.超基性岩P.50、基性岩P.54、中性岩P.62、酸性岩P.74 超基性岩是SiO2含量63%的火成岩 4.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P.54 基性岩、闪长岩-闪长玢岩- 安山岩P.62 中性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P.74酸性岩深成相侵入岩—浅成相侵入岩—喷出相火山岩 5.辉长结构-辉绿结构P.54、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P.29 辉长结构表现为辉石和基性斜长石粒度相近,自形程度相同,均呈半自形-他形等轴粒状;辉绿结构是先结晶的较自形的斜长石板状晶体搭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充填他形辉石颗粒。
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显著不同,明显可以分成大小两群,大者称斑晶,小者称基质,与不等粒结构的区别在于无中间大小的颗粒当基质为微粒结构、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时,称为斑状结构,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形成于不同的环境中,同种矿物分属于两个世代,斑晶结晶早,基质结晶晚;基质为中-细粒结构或粗粒结构时,成为似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的斑晶和基质是在相同或几乎相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属同一世代 6.斑晶P.29-变斑晶P.269 火成岩斑状结构中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中大的一群颗粒称斑晶,变质岩变晶结构斑状变晶中粒度较细的各种矿物集合体(基质)中含有粒度明显属于另一等级的较大斑状晶体称变斑晶 7.气孔构造-杏仁构造P.42当岩浆喷溢到地表时,围压降低,其中所含的挥发分达到过饱和而从岩浆中逃逸出来,形成大量气泡由于岩浆冷却凝固而保留在岩石中形成空洞,称为气孔构造当气孔被岩浆期后矿物所充填,充填物状如杏仁,谓之杏仁构造 8.碎屑颗粒、填隙物P.158 9.胶结类型-支撑类型P.159 碎屑颗粒与胶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合方式定义为胶结类型,而碎屑颗粒与基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合方式习惯称为支撑类型。
胶结类型包括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和接触式胶结以及填充胶结四种类型支撑类型细分为基质支撑和颗粒支撑 10.层理(细层-层系-层系组)-平行层理-交错层理P.163 层理是沉积岩(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及层的厚度、形状等沿纵向的变化而表现出的成层现象层理的组分包括细层、层系和层系组平行层理是由界面平直、彼此互相平行且与层面平行的细层构成,细层厚度较大,沉积物粒度较粗、细层之间的界面不清晰交错层理的细层与层系界面斜交,细层之间相互平行 11.碳酸盐岩及其自生颗粒六种类型:内碎屑、生物屑、鲕(豆)粒、团粒.、凝块石、核形石P.206 12.硅质岩P.212-铁质岩P.214 硅质岩是指由化学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