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限元考试重点

天****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38KB
约6页
文档ID:290394644
有限元考试重点_第1页
1/6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有限元考试重点 其次章 1. 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缩写:FEM)或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缩写:FEA)是求取繁杂微分方程近似解的一种分外有效的工具,是现代数字化科技的一种重要根基性原理根本原理:将连续体梦想化为有限个单元集合而成、单元间仅有有限个节点上相连接,即用有限个单元的集合来替代原来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 2. 节点:确定单元外形的点 3. 单元:将繁杂的几何和受力对象划分为一个个外形对比简朴的标准构件 4. 位移:构件中因承载在任意位置上所引起的移动 5. 应变:构件中因承载在任意位置上所引起的变外形态 6. 应力:构件中因承载在任意位置上所引起的受力状态 7. 有限元分析的目的:针对具有任意繁杂几何外形的变形体,完整获取在繁杂外力作用下 它内部的切实力学信息,即求取该变形体的3类力学信息(位移、应变和应力) 8. 一维杆件的布局问题的求解:(以其次种方法为主) 1) 基于材料力学求解:P15书中例题 2) 基于节点位移求解:P18书中例题,确定记得画出节点、杆和内部受力图。

图一.受力图 9. 有限元分析根本流程:(一维三连杆布局的有限元分析过程P23) 1) 对象的离散:对原布局举行单元划分(离散) 2) 单元的描述:计算各单元的单元刚度方程 3) 整体的组装:组装各单元刚度方程 1.处理边界条件并求解(节点位移)○2.求支反力○3求其他力学量 4) 问题求解:○ 第三章 1. 杆件:两端铰接,主要承受轴线的轴向力,不传递和承受弯矩 2. 1D杆件的根本变量与根本方程(三类根本方程+边界条件) 3. 求解有限元问题的两类方法:(会用以下两类方法推导1D杆单元的位移,应变和应力吧 表达式见书中P32~P35) 1) 直接求解方法; 2) 间接求解方法: a) 虚功原理(表达式及参数含义):推导单元刚度方程月单元刚度矩阵,见图二 图二.虚功原理计算单元刚度矩阵 b) 最小势能原理(表达式及参数含义) 1?x(u(x))?x((x))d?2?ΩW?Fu??x?l??U? 最小势能表达式: min[?(u)?U?W]u(x)?BC(u)4. 1D杆单元的势能表达式(矩阵形式、积分形式P37) 5. 1D杆单元刚度方程表达式:Keqe?Fe 6. 变截面肝单元的推导(书中P37~P38) 7. 平面杆单元坐标变换矩阵:(P39:式(3-52)) 8. 平面梁单元的根本变量与根本方程(三类根本方程+边界条件:P55) 9. 平面梁单元的势能函数表达式 10. 一般平面梁单元与平面纯弯梁单元的关系 第四章 1. 连续体问题的3大类变量(1D,2D,3D,交错项) 2. 连续体问题求解的虚功原理(虚应变能、外力虚功(体积力、面积力)表达式) 3. 布局分析的强度准那么(最大拉应力准那么(表达式、参数含义)、最大剪应力准那么、最大 畸变能准那么) 4. 平面3节点三角形单元几何与节点描述(自由度(6个),节点位移列阵,外力列阵) 5. 平面3节点三角形单元的外形函数矩阵(根据给节点编号(坐标),计算相应的外形函 数矩阵,检验计算正确性:和“1”性质)见图三(更加留神计算a,b,c,时下标的轮换,原那么:1->2,2->3,3->1,如解题过程中表示的一样,P105) 图三. 三节点三角形单元的外形函数矩阵的计算 6. 平面4节点矩形单元的几何与节点描述(自由度(8个),节点位移列阵,外力列阵:P111) ?)7. 平面4节点矩形单元的外形函数矩阵(留神书中给出公式的适用条件:无量纲坐标(?、与笛卡尔坐标(x,y)原点重合) 8. 对于轴对称问题可通过采用柱坐标?r,?,z?表示,将三维问题转换为二维问题其中体积微 元表达式为:rd?drdz 9. 两个坐标之间的三个方面的变换(坐标映射、偏导数映射、面积\\体积隐射:P148)填空 10. 参数单元的三种类型(等参元,超参元,亚参元的定义:P151并能根据图形判断:P152) 第五章 1. 半带宽的计算和整体刚度矩阵的最大半带宽:见图四 图四. 半带宽的计算 2. 外形函数矩阵的性质:(0/1性质、和1性质) 3. 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 对角线元素的0/1性质、非对角线元素的0/1性质、对称性质、 半正定性质、奇异性质、行(或列)的代数和为零的性质 4. 处理边界条件的方法:直接法、置“1”法、乘大数法、拉格朗日乘子法、罚函数法 5. 选择单元位移函数的原那么:(P207) 1) 待定系数是由节点位移条件确定的,因此它的个数应与节点位移DOF数相等 2) 在选取多项式时,务必选择常数项和完备的一次项. 3) 选择多项式应由低阶到高阶,尽量选取完全多项式以提高单元的精度。

6. 有限元分析中关于收敛性的的定义、判断(根据图中曲线判断:P209). 7. 位移函数构造的收敛性准那么:(P210) 1) 收敛性准那么1:完备性要求(针对单元内部) 2) 收敛性准那么2:协调性要求:又称连续性要求(针对单元之间) 8. C0型单元与C1型单元(P212) 1) 2) C0型单元: (C0 element)是指在泛函(势能)中位移函数展现的最高阶导数是1阶, 在单元交界面上要求0阶的连续导数,即节点上只要求位移函数连续 C1型单元:(C1 element)是指在泛函(势能)中位移函数展现的最高阶导数是2 阶,在单元交界面上要求1阶的连续导数,即节点上只要求位移函数连续,还要求具有1阶导数连续 9. 有限元位移结果的下限性质:从列向量范数上讲,近似解的位移qappr总体上比精确的位 移qexact要小,也就是说近似解具有下限性质,精确解为近似解的上界P214) 10. 提高精度的h方法和p方法(P224) 1) h方法:在不变更各单元上基底函数的配置处境下,若只通过逐步加密有限元网络 来使结果向正确解迫近的方法 2) p方法:在保持有限元的网格剖分固定不变的处境下,增加各单元上基底函数的阶 次,从而改善计算的精度的方法。

— 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