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晏几道词全集赏析 晏几道词全集 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出名词人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美 晏几道一生疏狂磊落,纵弛不羁,曾为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小吏他与苏轼、黄庭坚先后同时,文章翰墨,自主规模以《鹧鸪天》词见称于神宗,词云:“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上转红阳昂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林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黄圣恩长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紫薇郎君按:《宋史仁宗本纪》并无记载狱空事,据《宋会要辑稿》实为神宗朝事,此年小山四十五岁)词虽是应命之作,内容无甚可取,但的艺术才华于此可见 小山身出高门,不慕势利,黄庭坚称他是“人杰”,也说他痴亦绝人:“仕官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论文自有体,不愿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于此,足见小山之为人小山孤高自负,傲视权贵,即使是苏轼这种人,也不在眼下据《砚北杂志》云:“元佑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那么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按:当时苏轼在京,正受帝、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其清高竟至此等程度他好藏书,能诗,尤以词著称据《墨庄漫录》云“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惋叔原戏作诗云:‘生计惟兹惋,搬擎岂惮劳造虽从假合,成不自埏陶阮杓非同调,颓瓢庶共操朝盛负余米,暮贮籍残糟幸免播同乞,终甘泽畔逃挑宜筇作杖,捧称葛为袍倘受桑间饷,何堪井上螬绰然徙自许,噱尔未应饕世久称原宪,人方逐子敖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此诗虽是戏作,而愤世疾俗之情,高洁固究之趣,斐然可见他存诗只数首,为“春风自是人间客,张主(亦作看法此依《江西诗征》繁华得几时?”(《与郑介夫》)“穷通不属儿曹意,自有真人爱子虚《题司马长卿画像》)都是寓意颇深之作 他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乃父齐名,世称“二晏”。
但当时及后世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他的《小山词》存词二百多首,多为小 令,其艺术造就也表现在这些小令方面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沉重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虽反映生活面窄,而艺术境界较高词风接近李煜他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复堂词话》赞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词情婉丽”;至于“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连认为“作文害道”的理学家程颐听了,都得笑着说:这样的词,只有“鬼”才写得出!(《邵氏闻见后录》) 小山词从《珠玉》出,而成就不同,体貌各异在描写上,比大晏深细,而无大晏的含蓄;在修辞上,有大晏的婉丽,而无大晏的清润;在感情上,比大晏浓挚;在思想上,那么不及大晏的深广 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赏析】 此词系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悠扬而含蓄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示意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沉重婉曲 上片叙写与女子初见及其后交往,通过描写穿戴、刻画神态表现女子之美 起首一句,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在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望见了她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而柳永《木兰花慢》清明词云“盈盈,斗草春游”,那么春日亦有此嬉戏 穿针楼上曾逢 ”,转瞬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在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向流传下来这天晚上,在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 罗裙香露玉钗风”以下三句,是补叙两次见面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 ,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 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
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美观的女子形 象如在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过片“流水”一联说随着时光的流泻,共同生活终止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 春”也是象征他们的团聚,怅然不能长久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闻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向留了下来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永远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和暖了 正由于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 ,所以只好在梦里相寻了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在春雨飞花中 ,他独个儿跋山涉水,四处探索那女子尽管这是在梦里,他依旧梦想能够找到她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女子沉重的爱恋和思念 晏几道是一位没落的贵公子然而,他与绝大多数玩弄、欺凌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在大量作品中能以可怜的、肃穆的态度塑造底层女子的形象此词便表现出词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他心中有一种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崇高情操 临江仙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见面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临江仙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临江仙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临江仙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临江仙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沈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 ”,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处境,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 ,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安宁的阑夜,更感到特别的孤独与空虚 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楚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 ,那时更是忧从中来 ,不成断绝了 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 ,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体验过大量寥寂凄凉之夜 ,或残灯独对 ,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 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节令,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扬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风景,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 ,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 ,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 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照旧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 ”,还示意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害羞,倾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巧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 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可能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见面、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彩云,借以指美观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示意小蘋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照旧,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如故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快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冷静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临江仙 东野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追思往事好沾巾白头王建在,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酒筵歌席莫辞频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蝶恋花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饷。
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