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四升五语文暑假班教案第5课 修辞与语言(含答案) 四升五暑假班第5课 修辞与语言(答案版) 一、小小故事会 故事一:明代出名学者金圣叹因一宗案件被判死刑,临刑前,他的儿子前来送别金圣叹望见儿子,心中很是悲苦,于是随口吟出一句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特别悲伤金圣叹又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儿子听了更加悲伤金圣叹的这副对联用的是谐音双关,“莲子”实指“怜子”,“梨儿”实指“离儿”,含蓄地表达了心中的伤感 故事二:相传,乾隆皇帝带着一帮文人学士下江南,游览名胜一天黄昏,天际由远而近飞来一只丹顶鹤乾隆欲试随从的才华,令众人各赋《吟鹤》一首这突然而来的测验,使随从们瞠目结舌,狼狈不堪随游的江南诗人冯诚修见状,脱口吟道:“瞭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颈雪为衣乾隆听到此,有意打岔说:“寡人要吟的是黑鹤,非才子所赋也冯诚修毫无难色,泰然又云:“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砚池冯城修巧借典故,一下子将白鹤“变为”黑鹤,真是浑然天成,意趣横生乾隆夸道:“卿真诗中状元矣!” 二、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修辞手法? 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使之切实、鲜明、生动、有力的方法。
(二)常见的修辞方法 1、比喻 (1)概念:就是打比方,用浅显、概括、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根本布局分为三片面: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例如:她(本体)站在那里,像(喻词)一棵临风的郁金香(喻体) (2)分类:(小学阶段对分类一般不做要求,以下仅作参考) 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展现,比喻词常用“像”“犹如”“仿佛”“犹如”等 例如:露似珍宝月似弓 暗喻:本体、喻体都展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例如:霎时间,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借喻: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展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展现 例如:两只小虫都吞噬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 博喻:用多个喻体同时来比喻、修饰本体又叫连比 例如: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3)作用:运用它可以把目生的东西变为熟谙的东西,把高深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概括化、形象化 (4)演练:老师给大家出个“本体”,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来个比喻句接龙比赛。
看看那个组写得又多又好老师给出的“本体”是:母亲 教师参考: 母亲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当你躁热时,轻轻的抚摩和抚慰使你心平气和; 母亲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当你迷茫时,坚强的指引和呼叫使使你迈出强壮的步伐; 母亲是海边的一座港湾,当你倦归时,宽广温柔的胸怀使你安逸的泊岸;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薄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扰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幽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刻一片青翠; 母亲是艰苦行走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能帮你找到重心,支撑起一片梦想的原野; 母亲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你干渴疾痛时,只消一滴,滚滚的生命汪洋就会在心中曼延; 2、对比 (1)概念:对比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拟物有时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例如: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摩着快熟的庄稼拟人) 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拟物) 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
拟物) (2)演练: ①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举行描写要求句式根本一致,并运用对比、比喻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害羞地打着朵儿的 茫茫的大海上面,稀疏的点缀着几条小船,有随流漂荡的,有扯起了风帆破浪勇进的 ②仿照下面的例如,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对比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花是海的赤子,海是浪花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酒窝 我的祖国和我像森林和小树一棵;树是森林的宝物, 森林是树的庇护 ;每当森林在欢唱, 我就是那欢唱的音符 3、排比 (1)概念: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布局一致或好像、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清晰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领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例如: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通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2)演练:根据老师给出的开头,我们大家来个排比句接龙。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 , ,?? 参考答案: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4、夸诞 (1)概念: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气力,用浮夸或缩小的词语来 形容事物如“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 (2)作用: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的某种感情,陪衬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猛烈共鸣 (3)分类:夸诞可分为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诞,缩小夸诞,超前夸诞: 扩大夸诞:有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诞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诞:有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诞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超前夸诞:在时间上把后展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诞形式。
例如: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 (4)演练:我们来场比赛,以“天热”为题每人说一句话,看谁最夸诞! 参考答案:这天热得像在蒸笼里面一样! 这天气真热啊,热得像下了火 天热得可以煮东西了 这天热的,走路上像走在火炉里! 这天热的,洗澡像泡在锅里 这天热的,手里拿个鸡蛋,一会儿就成荷包蛋了 天气热得要将人烤熟了 天气热得要将柏油路面溶解了 5、借代 (1)概念: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紧密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展现,用“借体”来代替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片面“帆”代替船 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气力 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役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结果一次讲演》 其次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2)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概括生动的效果 (3)借代与借喻的识别: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好像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那么不能 (4)演练:你能说出以下借代的本体是什么吗? ①他只爱“孔方兄”——( 钱 ) 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 ) ③他服务于“杏林”——( 医界 ) ④“丝竹”悠扬——( 乐器演奏出的音乐 ) ⑤人生自古誰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书 ) ⑥今天我“做东”。
—— ( 请客 ) 6、对偶 (1)概念:用两个字数相等、布局好像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或用两个对称语句加强语言效果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分类:(分类对学生不作要求,以下内容权作教师参考 从内容上看可分为: 正对:事物的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好像、相近、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