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场所通风》PPT课件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290324673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场所通风》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生产场所通风》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生产场所通风》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生产场所通风》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生产场所通风》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场所通风》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场所通风》PPT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场所通风 1、概述生产场所通风除尘的目的就在于防止粉尘以及一些有毒、刺激性气体对室内(车间内)空气以及对室外大气的污染。 工业通风是生产场所通风、防尘、排毒、防暑降温,控制劳动环境粉尘、有害气体和改善劳动环境内微小气候的重要卫生技术措施之一,在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生产车间实施的换气原则分类 可以分为全面通风、局部通风、混合通风 、全面通风全面通风:是用新鲜空气来稀释或全部替换车间内污浊空气,从而使车间内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如果车间内有害物质的扩散不能控制在一定范围时,或是有害物质散发的位置不能固定时,要采用全面通风。按照通风动力的不同,全面通

2、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是以风压和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动所形成的一种通风方式。即是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与室内外空气的温差而形成的热压。这种通风完全依靠自然形成的动力来实现生产车间内外空气的交换,特别是当生产车间有害气体、粉尘浓度相对较低或者温、湿度较高时,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有效的通风要求。通常用于有余热的房间,要求进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车间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30。当工艺要求进风需经过滤和处理时或进风能引起雾或凝结水时,不能采用自然通风。风压自然通风示意图 热压自然通风系统 机械通风:是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克服沿程的流体阻力,使气流沿风道的主、支网管流动,从

3、而使新鲜空气进入劳动场所,污浊空气从劳动场所排出。机械通风可根据不同要求提供动力,能对不同成分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净化处理,并将相应设备通过风道网管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机械通风系统。 机械排风系统 通风除尘系统 全面机械排风系统全面机械送风系统 单向流通风示意图 1屋顶排气机组 2局部加压射流 3屋顶送风小室 4基本射流 均匀流通风示意 热置换通风 、局部通风局部通风:是在劳动环境局部地区建立良好的空气环境,或是从发生源抽出有害因素,以防其沿整个车间扩散的通风系统。局部通风按其作用方式又分为局部送风和局部排风两大类。局部送风装置 局部排风装置 混合通风混合通风:局部通风常和全面通风同时使

4、用,称为混合通风 2.自然通风通风设计 (1)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当地气象条件,确定室内生产地带温度,并使室内外温度差在37之间浮动,如果是夏季室外温度在2233之间浮动时,温差则相应在12之间浮动。 (2)厂房的主进风面一般应布置在夏季盛行风向的一侧; (3)当进风口中心高于2m时,应考虑进风效率降低的影响;当车间内有工艺或通风等机械排风时,应考虑自然通风量减少的情况; (4)为保证热车间自然通风的稳定性,在计算自然通风时仅考虑热压作用。在进风口以上的建筑物周边宜设外围护结构,防止横向气流对热压通风的不利影响,仅在有吊车司机室的部位设置适量的上侧窗,以利其通风; (5)炎热地区,当工艺

5、系统允许时,应争取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即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建筑形式 (1)放散大量余热的车间,应尽量采用单层、单跨建筑。 (2)高温车间的四周,尤其是夏季盛行风向的迎风面,应避免建披屋。 (3)在炎热地区内不放散大量余热的车间和民用建筑,可采用穿堂风。 (4)自然通风进风口标高,夏季进风口下缘距室内地面应采用0312m,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进风口下缘不应低于4m,如低于4m,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 (5)自然通风的进风口,应据工艺特点采用门、洞、平开窗或垂直转动窗、板等。总图布詈 (1)在确定高温厂房朝向时,厂房主要进风面应与夏季盛行风向成60度90度角,不宜小于45度角。

6、 (2)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大面积外墙和玻璃窗受西晒,南方炎热地区应以避免西晒为主。 (3)炎热地区的建筑群布置应采用自由式或行列式,防止庭院式布置。 (4)为保证通风空气的质量,生产管理设施的布置,应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生产区内要求清洁的车间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产生高温、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车间应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段,并应避免采用封闭或半封闭式的布置形式。工艺布置 (1)以热压为主进行自然通风的厂房,应尽量将散热设备布置在天窗的下方。以穿堂风为主进行自然通风时,应把热源单排布置在夏季盛行风向的

7、下风侧。 (2)炎热地区,可把热源(如加热炉、热料等)布置在厂房外面、且位于夏季盛行风向的下风侧,仅把炉子操作口放在厂房内。布置在室内的热源,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3)当热源沿厂房一侧外墙布置时,且外墙与热源之间无工作点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该侧外墙两个进风口之间。 (4)在多跨厂房中,应冷热跨间隔布置,尽量避免热跨相邻,以便利用冷跨天窗进风,提高热跨的通风降温效果。 (5)当散热设备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应尽量将其布置在建筑物的顶层。如必须布置在其他各层时,应采取防止热空气影响上层的措施。3.全面通风 (1)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较高的区域,以便有害物迅速排出。(2)送风口

8、应尽量靠近操作地点。送人通风房间的清洁空气应先经操作地点,再经污染区域排至室外。(3)在整个通风房间内,应尽量使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地区的积聚。(4)对设置机械通风的民用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中要求清洁的房间,当其周围环境较差时,送风量应大于排风量,使室内保持正压。对于室内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能污染周围相邻房间时,送风量应小于排风量,使室内保持负压。一般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 (5)机械送风系统(包括与热风采暖合并的系统)的送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放散热或同时放散热、湿和有害气体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上部或上下部同时全面排风时,宜送至生产地带;放散

9、粉尘或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或蒸汽,而不同时放散热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从下部地带排风时,宜送至上部地带;当固定工作地点靠近有害物质放散源,且不可能安装有效的局部排风装置时,应直接向工作地点送风。(6)同时放散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的生产厂房,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在上部地带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其排风量不宜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当房间高度大于6m时,排风量可按每平方米地面面积6m2h计算。 (7)当采用垒面通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室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并且其风量分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有害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小,或在相

10、反情况下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23,从下部地带排出13;当有害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13,从下部地带排出23。 焊接车间和油漆车间的气流组织 关于气流短路的问题 4.局部通风净化系统局部排风系统是利用局部气流直接控制或捕集发生地点有害物质,不使其扩散到车间生产地带,并将含尘、毒的有害气体经净化处理后排出。与全面通风方法相比,它具有排风量小、控制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放散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内,应首先考虑采用局部排风。只有不能采用局部排风或采用局部排风后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时,再采用全面通风。局部送风局

11、部送风常常作为高温车间工人操作地点吹风之用,以改善工作地点微小气候,亦可作为劳动环境隔离操作室的送风,通常很少使用局部送风控制有害物发生源,也不宜依靠局部送风作为车问的排风补偿。常用的局部送风设施包括普通风扇、喷雾风扇和局部送风系统。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组成: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由集气罩、风管、除尘或净化设备、通风机和烟囱组成。完善的局部排风系统既能满足劳动保护的要求,也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集气罩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密闭罩、通风柜、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密闭罩 防尘密闭罩柜式排风罩 柜式排风罩操作口平均吸入风速(m/s)柜内散发污染物的性质 吸入风速 无毒污染物O25O375 有

12、毒或有危险的污染物 O4O5 极毒或少量放射性污染物 O5O6 外部吸气罩 伞形罩 有害物扩散情况 最小控制风速(m/s) 举 例 以轻微的速度扩散到相当平静的空气中 O.25O.5 槽子液面蒸发;气体或烟从敞口容器中外逸 以较低的速度扩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O.51.O 低速运输机,如断选皮带机等;间断的容器装料,如粉料装袋、喷漆;焊接台焊接 以相当大的速度扩散出来,或是扩散到空气运动迅速的区域 1.O2.5 破碎机;高速皮带运输(速度大于1m/s)的转运点;快速粉料装桶、装车;压砖机压砖;冷落砂机 以高速扩散出来,或者扩散到空气运动很迅速的区域 2.510 磨削;砂轮机;喷砂;清理滚筒;热

13、落砂机 接受罩 吹吸式排风 局部排风罩的设计原则局部排风罩应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有害物源,应尽可能减小吸气范围排风罩的吸气气流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已被污染的吸入气流不允许先经过工人的呼吸区再进入罩局部排风罩的配置应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要尽可能避免和减弱干扰气流和穿堂风、送风气流等对吸气气流的影响。 密闭罩的布置要求: 尽可能将污染源密闭,以隔断污染气流与室内二次气流的联系,防止污染物随室内气流扩散。 密闭罩内应保持一定的均匀负压,避免污染物从罩上缝隙外逸。 吸风点位置不宜设在物料集中地点和飞溅区内,避免把大量物料吸人净化系统。 设计密闭罩,应不妨碍工艺生产操作。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系连接通

14、风机、空气处理设备及送、排风口输送空气的管道,又称风道。通风管道是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输送含尘气体或有害气体,使系统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用作通风管道的材料很多主要有金属薄板和非金属材料,金属薄板易于加工制作、安装方便、能承受较高温度。管道的布置原则 划分系统的原则:污染物混合后有引起燃烧、爆炸、结露、影响回收或净化效率者等情况不能合用。 管道敷设的原则:应尽量明装,管道与梁、柱、墙、设备及管道之间应留有足够距离,除尘管道尽可能垂直或倾斜敷设。对易产生积灰的管道,必须设置清灰孔。 管道支撑的原则:管道不宜直接支承在设备上,应单独设支架或吊架。 管道联接的原则:穿过墙壁或楼板的那段

15、管道不得有焊缝。 为减轻风机磨损,应将净化装置设在风机的吸入段。 分支管与水平管或倾斜主干管连接时,应从上部或侧面接人。 输送气体中含磨琢性强的粉尘时,在有局部压力损失的地方应采取防磨措施。通风机通风机:是用来连续输送气体的动力设备。它推动空气沿着一定方向运动,来满足生产车间防尘、排毒及降温等的需要,因此通风机是通风除尘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为了防止通风机的磨损和腐蚀,通常将其设在净化设备之后。按照作用原理可分为离心式、轴流式和灌流式轴流式通风机由叶轮和圆形机壳组成,具有效率高、风量大、风压小(一般在400Pa左右)等特点。轴流式通风机按其产生风压的大小又分为低压(2 000Pa),适用于冶炼

16、等的加热炉鼓风。轴流式通风机适用于全面排风。离心式通风机由叶轮、螺旋形机壳、轴承机座组成,能产生比较高的风压。离心式通风机适用于阻力较大的通风系统。5.局部通风除尘排毒系统效果评价 排风罩的评价是否根据排风罩的设计原则,合理确定排风方式。应做到“密”(尽可能密封)、“近”(逼近有害气体及粉尘的发生源)、“通”(要保证足够的排风量)、“顺”(排风罩与尘毒散发相适应)、“便”(方便操作)五个字。是否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地确定控制风速和控制点的位置,并以此作为设计、计算通风量的依据。经实测判断排风量是否达到了应有的设计要求。通风管道的评价通风管道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布置、走向等是否合理。管道设计风速、风量能否满足排风量及携带有害气体及粉尘在管道中运行的需要。对多个排风点的通风系统是否考虑到阻力的平衡及各支管应有的通风量。经实测的管道风速、风量是否达到了应有的设计要求。通风机的评价是否根据通风系统的风量、阻力选择合适的风机及配套的电机。经实测,通风机运行的风量、风压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风机是否产生很强的噪声和振动,是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使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