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颈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意义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41KB
约6页
文档ID:290128715
颈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意义_第1页
1/6

          颈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意义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桂阳424400【摘要】目的:颈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55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为淋巴结阴性(cNO),临床淋巴结阳性(非cNO)1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有9例非cNO患者进行颈部选择性淋巴结清扫55例患者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5.45%,cNO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9.53%,非cNO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6.67%本次研究中的患者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非常容易发生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患侧预防淋巴结清扫术可作为常规手术方式,对于术前检查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应进行清扫术,为后续的甲状腺癌治疗提供保证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中以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最高,约占全部类型的60%左右[1]近些年来,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改变,受到的电离辐射增加,致癌风险也在不断上升,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也不断提高。

目前临床认为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病灶转移的主要方式,因此,加强对转移途径的认识探索,对于预防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2]现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做出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5.2±8.5)岁,发病时间10d~10年,平均发病时间(2.6±1.2)年肿瘤病灶位于左叶者22例,位于右叶者27例,双叶多发6例所有患者均为乳头状癌肿瘤直径1~5cm,平均直径(2.3±1.1)cm所有患者经术前超声和CT检查,其中43例患者为淋巴结阴性(cNO),临床淋巴结阳性(非cNO)12例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胸骨上窝两横指做横行切口,充分暴露甲状腺后使用纳米踪迹染色剂显影,常规探查甲状腺和喉返神经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范围以患侧的甲状旁腺直至胸腺,气管前壁对侧为内侧界,后至之前筋膜和食道2例单侧微小癌变的患者进行单侧甲状腺叶和下部切除联合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余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全切和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双侧病变的患者进行双侧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

12例淋巴结阳性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淋巴结查体阳性9例,9例患者进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应用X2检验,当检查结果P<0.05时说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见表12.2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见表2,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在甲状腺被膜有无及被侵犯、性别、TNM分期方面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上述三种原因是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和肿瘤直径之间的对比无差异,P>0.05,说明年龄和肿瘤直径不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表255例患者的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情况2.3颈侧淋巴结转移情况55例患者中,术前淋巴结阳性检查者12,有9例患者能够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这9例患者进行级颈侧淋巴结清扫术随访发现其余未进行淋巴结清扫的3例患者中有1例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该患者进行二次淋巴结清扫术,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3讨论早期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特殊的生物学行为目前国内关于及cNO患者是否应该进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仍然有很大的分歧大部分学者认为[3],首次进行手术时应该同时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从解剖位置的角度出发,中央区淋巴结与甲状腺的关系比较密切,甚至有肿大的淋巴结会与原发病灶融合成块相关研究认为[4],颈中部的Ⅵ区淋巴结属于肿瘤局部浸润,所以在切除甲状腺时应该进行该区域清扫但是也有少数学者反对这一观点,认为这样做会加重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证实[5],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0%~80%而颈部Ⅵ去是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常见同侧颈部中央区气管旁和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尽管术前进行B超和CT检查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但是手术病理证实仍有非常高的淋巴结转移率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进行颈部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有9例非cNO患者进行颈部选择性淋巴结清扫55例患者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5.45%,cNO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9.53%,非cNO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6.67%这与相关文献的报告结果大致相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方式多是原发病灶-Ⅵ去区淋巴结-颈侧淋巴结远处转移所以对中央区淋巴结进行预防性清扫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发现隐匿的淋巴结转移,达到根治原发病灶的目的,还可以指导术后治疗关于甲状腺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研究,但是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以分期有密切关系[6]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在甲状腺被膜有无及被侵犯、性别、TNM分期方面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上述三种原因是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对这类患者提高警惕综上所述,分化型甲状腺癌非常容易发生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患侧预防淋巴结清扫术可作为常规手术方式,对于术前检查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应进行清扫术,为后续的甲状腺癌治疗提供保证参考文献:[1]赵瑞敏,张鹏飞,白艳霞等.颈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12):1257-1260.[2]郭登方,张扬平,陈春等.颈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77-177,178.[3]邵冰峰,蒋松琪,江晓辉等.颈淋巴结清扫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的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2003,11(1):12-13.[4]陈福进,李秋梨,曾宗渊等.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及影响复发的因素分析[J].癌症,2004,23(11):1311-1316.[5]刘黎明,吴社华.颈前正中切口联合局部小切口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2012,35(3):246-247.[6]林晓东,陈晓意,黄宝骏等.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cN0分化型甲状腺癌分期与复发危险度分层的意义[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5):633-637.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