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汤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对患者昏迷评分的影响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290117928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醒脑汤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对患者昏迷评分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醒脑汤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对患者昏迷评分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醒脑汤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对患者昏迷评分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醒脑汤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对患者昏迷评分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醒脑汤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对患者昏迷评分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醒脑汤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对患者昏迷评分的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醒脑汤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及对患者昏迷评分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汤在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观察组给予醒脑汤和纳洛酮,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14d后经GCS预后评分,观察组治愈25例(52.08%),显效10例(20.83%),有效9例(18.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4天开始两组GCS评分、体温、心率、血压和呼吸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0.05)。结论 醒脑汤联合纳洛酮治疗明显缩短了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盐酸纳洛酮;醒脑汤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病症,如果救治不及时,易导致患者死亡或留有伤残等后遗症。相关研究证实,早期应用大剂量的盐酸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使脑神经的功能改善、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水平,同时具有相当可靠的安全性1。我院对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6例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给予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汤,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科室收治的96

3、例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经头颅CT检查确诊有脑外伤史。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860岁,平均(32.47.5)岁;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为35分20例,68分28例;其中脑内血肿19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6例,深度昏迷8例,中度2例,浅度3例;手术清除血肿33例,保守治疗15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963岁,平均(31.26.5)岁;GCS评分为35分19例,68分29例;其中脑内血肿18例,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7例,深度昏迷7例,中度2例,浅度3例;手术清除血肿31例,保守治疗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症

4、状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脱水、止血、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抗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以及对症支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洛酮(国药准字:H20055758,生产厂家: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4.0mg静脉推注,然后每天0.3mg/kg用生理盐水500mL稀释后用输液泵24h连续不断持续滴注,连用4d后改为4.5mg/kg,静脉滴注连用7d后停药,同时给予醒脑汤50mL加入5.0%葡萄糖溶液500mL中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用法及用量同观察组,观察两组14d内G

5、CS评分变化。1.3昏迷评定标准参考格拉斯哥昏迷(GCS)预后评分标准,治疗结果及分级规定2:治愈:苏醒,症状及疾病体征消失,生活正常;显效:苏醒,症状及疾病体征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有效:苏醒,症状及疾病体征基本好转,生活需要家属陪护;无效:意识不清,症状及疾病体征无变化。1.4统计学处理两组独立样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均数用(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10.0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后总体昏迷程度比较观察组治愈25例(52.08%),显效10例(20.83%),有效9列(1

6、8.75%),无效4例(8.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治疗期不同时间GCS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GCS评分在用药后第4天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治疗后第4天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4d后体温、血压和呼吸情况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d后与对照组治疗4d后体温、心率、血压和呼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顱脑外损伤根据颅脑外解剖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损伤,分别为头皮损伤,脑损伤,颅骨损伤,三者又可以合并存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伤2。对

7、于头皮损伤多有头皮裂伤,头皮血肿以及头皮撕脱伤。对于脑损伤多有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伤,脑震荡,脑挫裂伤等3。对于颅骨骨折分为颅底骨折,颅盖骨线状骨折,凹陷性骨折。而根据损伤发生的程度又可以分为轻,中,重,特种四种类型。而重症颅脑外损伤的发生容易引发水盐平衡代谢紊乱,导致脑性肺水肿,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以及脑死亡4。由此可见,重症颅脑外伤必须进行及时医治。其中一个重要的引起病情恶化的因素是颅内压的增高。由于脑颅内容积有限,代偿能力有限,当发生脑肿胀,脑水肿时,脑血管难以完成有效自动调节5,而脑灌注压下降又会严重影响到脑部供血。目前临床多通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对颅内压进行监测,但存在诸多局限性6。

8、颅脑外损伤在神经科疾病中很常见,多由于机械性外力瞬时作用于头颅,而重症颅脑外损伤的病情更为严重,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多由于血压低,出血等造成颅内压增高,因而对颅内压的监测和及时控制在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中显得尤为重要。有创颅内压监测实现了对颅脑损伤患者脑部内压的变化情况的实时连续反映监控,使得在发生颅内压又升高趋势时尽早实施干预降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因而在临床治疗重症颅脑外损伤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昏迷上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醒脑汤与盐酸纳洛酮合用效果优于单用盐酸纳洛酮。醒脑汤组方包括大黄、枳实、芒硝、厚朴、红花、桃仁、川

9、芎、知母、石菖蒲、石膏、琥珀等,其中以生大黄、厚朴、芒硝、枳实配合石膏、知母用以治疗里热实证,桃仁、红花、川芎等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对微循环进行改善,增加损伤部位的血流量,加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对脑细胞的供氧能力。琥珀及石菖蒲其功效为活血通窍,芳香上行,开窍醒神,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对其苏醒及病情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与文献报道一致7。在观察每天GCS变化时发现,从第4天开始,第4天、7天、10天和14天两组在GCS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醒脑汤与盐酸纳洛酮联合应用于脑水肿高峰期在患者促醒方面有重要价值。袁彩虹8也报道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汤能有效的降低颅

10、脑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我们将第1天和第4天两组生命指征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治疗4d后体温、血压和呼吸情况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盐酸纳洛酮的早期应用在稳定患者生命指征方面有重要作用,可能盐酸纳洛酮能减轻患者脑水肿,从而生命指征相对稳定。盐酸纳洛酮是人工合成的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脂溶性强,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服用后能迅速渗透到脑组织中,竞争性抑制阿片肽与中枢神经的阿片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EP吗啡样物质的作用,对拮抗-EP和强啡肽所致的继发性颅脑外伤有很好的效果9。也有研究表明10,急性中型、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和脑内的阿片肽与颅脑外伤的伤情

11、和预后呈正相关。急性重症颅脑外伤发生后,由于脑组织损伤面积广,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随着颅脑内压的增高,症状开始为血管源性水肿,脑组织受压迫后,脑组织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导致细胞毒性水肿11。治疗组在第4天生命指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醒脑汤与盐酸纳洛酮联合应用更有利于稳定生命指征,为促进患者清醒准备了更好的条件,也从侧面表明联合应用减轻脑水肿,也有利于生命指征相对稳定。近几年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颅脑创伤后脑组织中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改变异常,可能对继发性颅脑创伤的发病过程起到干预作用,盐酸纳洛酮能有效的维持颅脑伤后血压和脑灌注压,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

12、12。综上所述,盐酸纳洛酮联合醒脑汤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明显缩短了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对促进苏醒有显著性效果;两者联合应用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救治中有着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全国多中心双盲临床研究课题组.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随即双盲前瞻性临床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3):135-139.2 张刚利,陈胜利,吉宏明,等. 亚低温与醒脑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5):404-406.3 居晓兰.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22):8

13、7-110.4 周正华,郭忠.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135例救治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25):164-165.5 范越君,刘伟国,杨小锋,等. 通里化瘀醒脑汤辅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19.6 巴特尔,李兴勇,王维平,等. 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的脑保护机制J. 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079-1080.7 杨锡强,易著文,沈晓明,等. 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8.8 袁彩虹. 重症颅脑外伤股静脉置管13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2010,16(11):78-79.9 韩进旺,周小晔,昝明熙. 重症颅脑外伤147例患者急诊处置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82.10 靳伟民. 盐酸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骤停J. 中国急救医学,1997,6(6):338.11 江基尧,朱诚. 现代颅脑损伤学M.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121-130.12 李会兵,陈谦学.颅内压监测对重度颅脑外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GCS 评分、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73-76.-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