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IL-8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声学造影剂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650021)【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脏疾病,为了降低疾病的危害及致死、致残率,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就尤为重要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早期诊断有多种方法,携IL-8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声学造影剂不仅能够早期识别心梗区域还可减轻心梗的发展,可为早期确诊心梗并对其危险分层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手段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携IL-8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声学造影剂R445A2095-1752(2014)25-0018-02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脉疾病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流行病,致死致残率高,其中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最大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命的心脏疾病,具有发病突然、危害性大的特点,一旦发病往往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甚至直接危及生命为了降低这类疾病的危害及致死、致残率,早期诊断和治疗就更为重要[1]目前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依靠的检查有心电图、血清标志物、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等方法,近年来,靶向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也被广泛关注[2]。
1心电图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图形的演变过程和时间可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恢复期和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在病理性Q波出现之前阶段,称之为超急性损伤期,它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阶段,于冠状动脉闭塞后即刻出现,最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耸、ST段抬高和急性损伤性阻滞及心律失常[3]但是从大量临床发现,大多AMI患者在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这使得心电图检查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且阳性率不高等缺点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标志物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早期发病时没有胸痛、窒息等典型的临床症状,其心电图改变也不会呈现出特异性,使其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4]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正确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所进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中使用的心肌坏死血清标志物有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及其异构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Tn)等它能够有效地弥补心电图检查无法及时发现非典型病例这一弊端,对及时确诊和治疗心肌缺血性损害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5]3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早期、简便、准确地确定梗死区域是研究的重点报道认为传统超声可发现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而早于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但检查者的主观性较强,定量不准确。
随着超声造影的问世,客观、定量的评价梗死区域成为可能[6,7,8]3.1常规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超声造影(MCE)可以从外周脉注入造影剂,随着外周静脉进入右心系统,因造影剂直径仅2-4um,可以通过肺循环到达左心系统进入心肌显影,因此称之为心肌造影一般某一区域心肌灌注后,心肌的视频密度代表了该区域即时造影剂浓度,可采用此来判断心肌血供状态相应的时间-峰值曲线,也可以客观的反应心肌供血情况超声造影能相对准确的确定梗死区域,但此时心肌已发生了缺血坏死,并不能将心肌梗死的诊断提前3.2携IL-8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声学造影剂的运用前景冠脉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目前“炎症,损伤”已成为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9,10]心肌梗死的发生进程以局部心肌炎症反应为最早,此时血中可发现炎性介质,接着发生心肌组织坏死(血中心肌酶等生物标志物升高),最后心电图等检查可有反应研究显示多种炎性介质参与心肌梗死的过程,炎症因子IL-8在血中的达到峰值时间及持续时间较其他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时间早[11,12,13],白介素-8(IL-8)是参与心肌梗死重要的炎症因子,其浓度在几种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急性炎症的体液中可明显增加,并且应用IL-8单克隆抗体中和IL-8后可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运用IL-8单克隆抗体后可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的面积[14]IL-8产生于受损的内皮,同时炎性因子IL-8又可能导致相应区域内血管内皮的损伤因此炎性反应重者(IL-8产生多)预后差综上所述,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多种方法心电图学检查在AMI早期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易发生漏诊延误治疗血清标志物检查弥补了心电图检查的不足,特异性高且出现时间较早,对于决定患者的预后以及干预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不能确定梗死区域及减轻梗死的发展携IL-8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声学造影剂的研究显示在心肌梗死极早期,尚不能做临床确诊时,病灶区附近IL-8便有升高因此早期发现,并确定IL-8来源的心肌区域对尽早诊断,及时处理有较大的价值同时心肌梗死后病变组织释放的炎性因子又可能导致相应区域内血管内皮损伤,会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受损情况,因此,在此时期抑制炎症反应(中和IL-8)对减轻心梗的发展有一定作用若能无创性的对心肌梗死区组织的炎症反应进行靶向性分子成像,可为早期确诊心梗并对其危险分层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手段(并能及时确定梗塞部位及范围)进而指导早期干预治疗,避免延缓事件的发生参考文献[1]王权.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运用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3,11(3):107-108.[2]陈少敏,宾建平.靶向超声分子成像与“炎症”的现状、面临挑战和对策[J].医学综述,2008,14:1026—1028.[3]卢喜烈,石亚君,帅莉.运动平板实验[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7(5):112-113.[4]任骞,郏国炯.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6):622-623.[5]祁双宝.心肌坏死标志物血清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2,8(2):108-109.[6]VillanuevaFS.Theuseofmyocardialcontrastechoeardiographyinclinicalevaluationaftermyocardialinfarction.CoronaryArteryDisease,2000,11:235-242.[7]BalcellsE,PowersER,LepperW,eta1.Detectionofmyocardialviabilitybycontrastechocardiographyinacuteinfarctionpredictsrecoveryofrestingfunctionandcontractilereserve.JAmCoilCardiol,2003,4l,27-833.[8]MainMI,MagalskiA,MorrisBA,eta1.Combinedassessmentofmicrovascularintegrityandcontractilereserveimprovesdifferentiationofstunningandnecrosisafteracuteanteriorwallmyocardialinfarction.JAmCollCardiol,2002,40:1079-1084.[9]MehtaJ.L.,SaldeenT.G.P.,RandK.Interactiveroleofinfection,inflammation,andtraditionalriskfactorsinatherosclerosisandcoronaryarterydisease.JAmCollCardiol.1998,31:1217–1225.[10]EntmanM.L.,SmithC.W.Postreperfusioninflammation:Amodelforreactiontoinjuryincardiovasculardisease.CardiovascRes.1998,28:1301–1311.[11]张秀英,李兰荪,贾国良等.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时血清白细胞介素-8的改变及意义[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1995,11:37-39.[12]侯兴华,黄建群,喜俊.白介素8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义[J].急诊医学,2000,9:8-10.[13]吴付轩,丁文惠,张钧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浆白介素-8的变化和意义[J].中国使用内科杂志,1999,19:527-528.[14]RomsonJL,HookBG,KumkelSL,etal.Reductionofextenofischemicmyocardialinjurybymeutrophildepletioninthedog.Circulation,1983,675(5):1016-1023基金项目:云南省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入选学科带头人(编号:D-201204);云南省科技厅-昆医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FB081);云南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FZ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