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心理状况对单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配偶心理状况对单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单侧乳腺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对单侧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质量从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方面来看,乳腺癌患者可获得的家庭支持较高;家庭支持与其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配偶给予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能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重视配偶心理护理,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关键词】配偶心理状况;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R471A1007-8231(2016)14-0250-0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它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疾病本身复杂的治疗方法给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2]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增强耐受,起到缓和应激的作用,还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
据报道给乳腺癌已婚妇女提供最大支持的是她们的配偶,我们对80例乳腺癌患者配偶心理干预,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9岁~60岁,平均为46岁,标准:确诊为单侧乳腺癌,手术方式为改良根治术,已在我院完成6个周期化疗,计划将要出院,能阅读文字,沟通好,愿意参加本研究者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面对面沟通等要求研究对象独立回答和填写相关项目本研究还通过责任护士和患者最亲近亲属分别对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和治疗积极程度打分,分别给予0分~9分的评定,0分为对治疗不配合,非常消极,9分非常配合治疗,十分积极评价对患者治疗配合程度主要依据住院期间护理主动配合程度,在出现并发症后有无抵触情绪1.3护理干预措施1.3.1充分理解患者配偶,尊重配偶在住院期间选择适当的场所,开展健康宣教,有意识地让患者夫妇共同参与,解除思想顾虑1.3.2协助配偶对患者的应对方法了解患者最关心和最担心的问题,及时给予相关知识的讲解,以缓解和释放患者心理负担,澄清患者或配偶的误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1.3.3满足健康信息需求安排与同样经历过乳腺癌切除术的患者接触、交流,病友之间建立良好关系也有助于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同时可提供抗癌协会的有关信息,帮助患者结交更多有相同经历的朋友告诉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最后配偶表示理解,患者的需要得到满足。
1.3.4寻求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角色,获得情感支持,丈夫及家人的关爱对患者的康复起决定性的作用丈夫的体贴、关怀对提高妻子生命质量很重要同时告诉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身体的康复2.结果患者配偶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见下表表患者配偶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从表可知,患者配偶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差异有显著性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从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方面来看,在生活质量总分及健康功能、家庭领域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期间配合程度和治疗积极程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讨论3.1生存质量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技术,它包含了家庭情况和生理状态、社会生活状态、病人的情绪、主观感受和日常生活能力等项目共70多个,更能反映病人的整体情况乳腺癌患者术后普遍存在自卑、忧虑心理,她们最需要的情感依托是获得家人、朋友的理解、关心和体贴而这些来自于外界的情感支持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3.2社会支持被看作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间因素之一,而家庭成员是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特别是来自配偶的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正面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能使乳腺癌患者舒缓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3.3家庭系统理论”认为,患者变化时家庭成员必定出现变化[3],家属是患者的最主要社会支持来源,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中最基本的形式,家属的照顾和支持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举足轻重[4]其中,丈夫的支持最为重要,可使患者树立自信心,要说服丈夫多关心和爱护患者,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不可忽视对家属心理的调整实施健康教育必须鼓励家属共同参与,让他们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所以,患者住院期间不能忽视对家属的正面引导,为患者提供来自家庭最有力的支持,使患者和家属一起共同战胜疾病4.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在癌症综合治疗中,乳腺癌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癌症患者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减少情感和社会功能退缩,从而改善其社会参与状况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存在,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正面影响因此,丈夫应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心境,多体谅、多理解患者,共同创造温馨的家庭气氛;其次,朋友和同事也能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关怀支持;再次,医护人员可应用健康教育的手段,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性质、治疗方法,从而取得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来提高生命质量参考文献】[1]张静,绳宇,谢晖,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1-3.[2]张华萍,周晓敏,韦永凤等生死观教育对家居晚期癌症患者生死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14-515.[3]陈克能癌因性疲乏中国肿瘤临床,1999,26(6):708.[4]李亚玲.乳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评估与处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10):4.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