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世界音乐总复习 世界音乐期末总复习 世界民族音乐可划分为九大区域 (一)东亚音乐文化区 (二)东南亚音乐文化区 (三)南亚音乐文化区 (四)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 (五)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 (六)欧洲音乐文化区 (七)北美音乐文化区 (八) 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 (九)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第一片面:东亚地区 一.日本音乐 1.雅乐 日本雅乐的含义依时代不同而变化总的说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 狭义: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器乐合奏曲(主要是舞蹈伴奏音乐),日本称唐乐、 高丽乐 2.广义: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音乐(神乐东游等),以及采纳唐乐和高丽乐影响而 创作的艺术歌曲也参与雅乐中 2.声明 声明又叫梵呗,是佛教典礼中所用的音乐日本的声明最早是由中国随着佛教传入的,但后来日本也创作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声明风格平稳庄重,速度较为缓慢.用锣、镲、铙等金属乐器伴奏,但只在歌咏的间歇时演奏,唱时不伴奏 3. 能 能”是日本的传统戏曲能乐包括“能”和“狂言”两种不同的形式。
1.能:“能”是一种肃穆的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 能的表演成员有演员、乐队和歌咏者识别演员中,主角戴假面具,其随从扮演现实中的人,不戴面具假面具角度的不同可以变换表情,如:假面具向下伏,称“阴脸”,表现悲哀哀伤的感情;往上仰,称作“阳脸”,表现爽朗的心情 2.狂言:“狂言”是以滑稽为主的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 4.筝曲 筝传人日本后长期作为歌咏的伴奏乐器,直到16世纪才展现筝曲筝除独奏曲外,还经常与三味线、尺八合奏,这种形式日本人称为“三曲” 筝曲在日本音乐中,是雅乐之外,器乐曲最兴隆的音乐种类,在日本音乐中被认为是上流阶层的音乐,并直接继承雅乐的传统,因此,筝曲成为品格高雅的音乐 5.尺八乐 尺八一词展现在唐代,在唐代的宫廷音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尺八不久由遣唐使传到了邻国的日本八世纪中叶由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奈良(市)的正仓院中还珍藏着由中国唐朝传来的八支长短不一的尺八 6.三味线音乐 三味线音乐指的是使用三味线伴奏的声乐曲据日本音乐学界普遍的看法,三弦(shamisen)大约在西元1562年左右,由中国传入琉球,再由琉球经大阪进入日本岛,受到琵琶演奏法的影响确立日本风的三弦,得名“三味线”。
二. 朝鲜与韩国 1. 正乐 朝鲜的古典宫廷音乐又称正乐,“正大之乐”的意思正乐的名称往往与雅乐相混用由于李朝中期属于中国系统的雅乐与唐乐逐步衰落,仅存的少量曲目和唐乐器也根本乡化了,因此,这里所说的正乐,主要是指以乡乐为中心的音乐 竹风流─以乡笛为中心的管弦乐合奏(很大一片面是舞蹈伴奏音乐) 弦风流—以玄琴为中心的管弦乐合奏 2. 民俗音乐 板嗦里—是—种表达完整故事情结的长篇说唱,以小鼓伴奏形成于18世纪后期 表演包含唱、白、表情动作三个要素,唱占主导地位板嗦里(汉译:板唱)板嗦里通常由一人演唱,另一人用鼓伴奏演唱的是长篇的、情节曲折的戏剧故事这种形式大约在18世纪朝鲜王朝后期开头展现,19世纪末是它的黄金时代史书记载曾有12部板嗦里,但现存只有5部 3.节奏形态 朝鲜传统音乐具有明显的3拍子倾向,朝鲜音乐中正是以长短这个词来表示节奏规律长短首先具有节拍、节奏、速度、心绪、风格等多方面的含义 其次片面:南亚地区 1. 巴基斯坦 (Pakistan) 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其立国宗旨。
伊斯兰教中的苏菲派,对音乐、舞蹈采取积极的态度,建立独特的修行方法 “卡瓦利”(Qawwali)—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一种以声乐为主的宗教音乐体裁形式歌手、簧风琴、鼓是“卡瓦利”(Qawwali)合唱曲必要的组成人员.主唱负责操纵节奏 2. 斯里兰卡 (Sri Lanka) 斯里兰卡人多信仰佛教,有大量古老的寺庙,完整地保存了较早期的佛教音乐斯里兰卡的舞蹈和戏剧多与宗教仪式有关 斯里兰卡音乐,主要是伴随着节日和咒术仪式舞蹈、列队的歌咏在仪式歌舞中,最重要的是贝拉赫拉节日歌舞和托维尔等咒术仪式 1. 贝拉赫拉节日(Perahara)歌舞: 贝拉赫拉节时在各地寺庙、神殿举行的大规模歌舞活动 2. 托维尔(tovil):是一种驱除附在患者身上的邪魔,使之恢复健康的仪式 三.不丹 (Bhutan) 佛教是不丹的国教,普遍人信仰藏传佛教在不丹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藏传佛教的歌舞音乐“恰姆”(羌姆)(cham) “恰姆”—源于古老的巫舞,最早可能是西藏的原始宗教恰姆”在音乐、舞蹈、服饰、道具等各方面和中国西藏地区根本一致,只是表演的日期、内容以及形式有区别。
四. 印度 1.拉格 拉格是一种旋律的框架,每一种拉格都有它自己特有的音阶、音程以及特定的旋律片段,并且表达某一种特定的心绪 2.塔拉 塔拉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印度音乐中的节奏、节拍体系极为繁杂一个节拍周期最少的为三拍,最多可达成128拍,共有100多种 塔拉指的是一个根本计数时间,一个周期,要通过分割产生的再分计数时间才是实际的节拍单位 3.乐器 1. 维纳 (Vina) :维纳是南方印度中最重要的弹弦乐器,属于弦鸣乐器 2. 西塔尔(Sitar) :西塔尔是印度流传最广的一种长颈弹拨乐器,更加是北方音乐中最重要的旋律性弹弦乐器,属于弦鸣乐器 3. 坦布拉(Tambura):形状与西塔尔相类似,无品,用手指拨弹,属于弦鸣乐器 4.卡塔卡利舞剧:集舞蹈,戏剧,哑剧,文学于一身,具有五百多年历史,演员务必穿戴重达二十五公斤的高帽和戏服,以及精致繁杂的颜面彩妆 演出的戏码主要以罗摩衍那(Ramayana)和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为主 5.印度巧剧(Chana):又称为战役舞蹈,多是叙事史诗与神话故事。
第三片面:西亚北非地区 一.土耳其 土耳其虽然政教分开,但是有99%的土耳其人是穆斯林,宗教是日常生活不成分割的一片面土耳其人一天向麦加朝拜五次 1.阿赞(Azan)─伊斯兰教的召唤礼拜 2.伊斯兰苦行僧的旋转舞─塞玛(Semai) 追随者们目不转睛望着被认为是鲁米化身的太阳,脱去象征死亡的黑色外套,开头逐渐地朝逆时针方向转动,他们的右手掌朝上,仿佛要采纳来自上天的旨意,左手掌朝下,貌似要将这种旨意传给芸芸众生他们大大的帽子代表着墓碑 3.乐器: 1.萨茨(saz) 土耳其最流行的弦乐器,体形呈半梨形,琴颈较长,分大中小三种类型. 2. 卡侬(齐特琴)一个直角体形的齐特尔琴类乐器,装有三组弦的梯形音箱一般有三个八度用戴在食指上的角质拨片弹奏同波斯的丧图尔一起东传,到了越南和中国,它被叫做扬琴,在西方进展成欧洲的齐特琴、杜西玛琴和钢琴 3.乌德琴(ud):源自波斯的木制短颈无品半梨形的琉特琴,琴弦数目各地区都不一致使用拨片(鹰羽管制).被认为是中国琵琶和日本琵琶比哇(biwa)以及欧洲琉特琴的前身,在欧洲进展成琉特琴和吉他。
二.伊朗 桑图尔(Santur):伊朗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在中国称为扬琴,用两根弯曲的木 槌敲击演奏 第四片面:黑非洲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 乐器 1. 马林巴:非洲木琴又称“巴拉风” 2. “姆比拉”(Mbira)又称“散扎”:由于用双手拇指弹弹拨演奏,也由于它固定在共鸣箱上的铁条振动发音,所以也称为“姆指钢琴”键盘是经过调律的修长金属片,尺寸大小不同,铁条琴键的数量也就不同演奏时用双手抓住共鸣箱,两手大拇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