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89677664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议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议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议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议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议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 探讨文写作之排比句的运用 排比的作用 排比这种修辞手段,因其句式整齐,布局紧凑,一气呵成,表现力强,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不仅在记叙、描写、抒情的文章中用,就是在表明观点,辩明事理的探讨文中,也往往用来强化论证效果,使说理透辟周详,气势顺畅。有利于论证方面的旁征博引,使文字干脆,含金量高。更具可读性。同时,在驳倒时,使文章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更具压服力。再者探讨文一般对比平实,用排比的形式可以活化语言和格式,提高文章的审美和赏识价值。 排比开头 面对四季,梅花选择了苦寒;面对土地,青松选择了山崖;面对前程,翠竹选择了云霄。面对生死仁义,我们又

2、该如何选择呢?选择心灵的非凡,去创造惊世的人生;选择心灵的冷静,去点亮生命的色调。 (你选择了吗?) 作为首段,以一组排比表达选择非凡,成就惊世人生。用美好而气势磅礴的语言自然地引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鲜明而且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起兴之物务必与“所咏之辞”有内在联系,切不成“风马牛不相及”。 【学生赏析练习】 饥饿的旅人在茫茫沙漠里探索到绿洲,他会感恩,感恩天空赋予这一片土地的滋润;焦急的母亲在车站等到远归的游子,她会感恩,感恩火车带来孩子的身影;病重的老人苦苦寻觅,终究抓住生的梦想,他会感恩,感恩天使的救助让他远离死神。湖南长沙市总分值作文留点感恩在心中 (用排比诠释了三种特殊的人在人生的

3、旅程中弥漫感恩的心情。) 微笑是人类最美观的表情。她是以自信架起的梦想灯塔,是弱小者手心的一片爱的阳光,是乞食者心中的一块喜悦的奶酪。无论你是经受着风吹雨打,还是沐浴着阳光雨露;无论你是已攀上了顶峰,还是被困于巨谷深渊,生命的微笑都能感化潮湿的心情。抹去不悦的色调。江苏南通市总分值作文带着微笑启程 (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有气势,诠释了“微笑”的内涵。) 排比论证 【假设句组成排比】 假设管仲没有选择和鲍叔牙的和气相处,就不会在战败后不被处死;假设张良没有选择在桥上恭敬的扶助那位老人穿好鞋子,就不会获得天子兵法而扶助刘帮成就大事;假设那位 登山者没有扶助那个冻僵的人,就不会使自己

4、身心温和,从而走出窘境。 (择善而从) 假设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可能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安葬于荒山野林间。假设没有那位老教授的赏识,可能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间。假设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示迷津,那么没有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 (2022年高考开启另一扇心门) 这些排比句选择了一些经典的例子来作出假设,假设它不成立的处境,再点出这些人结果都成就大业,就更加有压服力地突出所假设的前提条件的重要性,排比句同时为其增加气势。 【课堂练习】运用假设法排比句改写下面这一段文字 (论点:立志和努力) 王羲之从小就立志要做书法家,他九岁就开头练字,无论酷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休止

5、。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最终练就一手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分析】首先明确两点,一是论点,二是手法,在领会这两点的根基上再去阅读文段,在写作中便要用排比句重点突出王羲之所立之志和努力之深。 【例如】若无自小立下的青云之志雄心壮志,那么王羲之又怎能为书法谱写下荡气回肠的传闻;若无抗争酷寒酷暑看淡浮云的坚毅,王羲之又怎能练得一手俊秀飘逸的字体;若无常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自成风骨? 【因果分析组成排比】 正由于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奏出易水送别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由于有了海誓山盟的执着,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

6、。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由于有了为民谋福的诺言,才弹出了清正廉洁之歌。诚信中国清官属守的定律。 (2022年高考作文以生命违约) 【分析】用破折号突出了论点诚信,前半句是因,后半句是果,论证严密而有压服力,分析了几种不同的诚信,多角度地透露了诚信的含义。 【课堂练习】运用因果分析排比句写一段探讨性文字 (论点:人生需要来自外界的扶助) 【例如】不期而遇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伯牙的高山流水才未曾安葬于荒山野林间。不期而遇那位老教授的赏识,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才未曾长眠于街市深巷间。不期而遇能人善士的指示迷津,才有了那些征服滚滚乱世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的君主。 其实因果分析和假设法有一些共通之处,

7、重在融会贯串,你能试一试用假设法来写一组因果分析的排比句吗? 【一般例证组成排比】 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出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李白放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司马迁放弃了尊严,以猛烈的忧愤写成了恢宏史诗史记;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成为了“两弹一星”之父;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这样的放弃,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退冷静,积极乐观,必然会迎来光芒的未

8、来。 【评点剖析】上面的论证段都有三个小层次构成,集中论述一方面意思。我们把这样的探讨段叫做论述的“完全段”,把这三层分别称为:起始层,开展层,终结层。写好探讨文就务必写好探讨段,探讨段分为完全段和不完全段两种,一篇探讨文中得有1-2个完全段,才能保证论证充分。 【课堂练习】运用一般例证的排比句写一段探讨性文字 (论点:宽容) 【例如】宽容是一种聪慧,一种气度。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宽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鲍叔牙对管仲的宽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蔺相如对廉颇的宽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李世民对魏征的宽容,成就了“贞

9、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宽容,那么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其次次思想解放、文化昌盛的高潮!宽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进展,同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例证与引用组成排比】 古人在诗词的浩瀚海洋中,为我们创造了种种巧妙的艺术境界。同是送别,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子安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是咏梅,陆游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安石却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同时描写黄昏,李商隐写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杜牧那么写道“停

10、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不同的人、不同的天性、不同的思维,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分析】用诗句探讨,观点鲜明。在探讨文中,假设引用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诗名句充当事理论据,来支撑中心论点,能巩固文章的压服力。上段文字中大量引用了古代的诗词名句,送别诗、咏梅诗等,信手拈来,用来论证 “不同的人不同的天性、不同思维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境界”,连续引用使文章显得丰富多彩,既充分表明了论点,又使文章文采飞扬。 【课堂练习】运用例证加引用排比句写一段探讨性文字 (论点:信念) 【例如】信念是什么?信念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信念是什么?信念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

11、坚持。信念是什么?信念就是“待重头,拾掇旧山河,朝天阙”的期望。信念是什么?信念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 结尾的排比 实际上,结尾处的排比运用要点和开头处的排比好像,既要明确地再次突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同时运用排比巩固其气势,美化其语言,在阅卷老师给分之前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闲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 【分析】探讨文的结尾一般要再次点明中心,应与开头“相映不相犯”,运用排比句,它不是简朴的重复,而是明显点明主旨,使文章布局浑然天成的手段。 小结 排比句的运用主要是突出中心和为探讨造势,以上所讲的内容好多地方都有好像和共通之处,能够融会贯串,交替使用真真是极好的,只要大家多多练笔,多分析一些优秀的典例,相信大家也是能够做得很好的!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