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89676093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西方文化概论试题集 绚丽多姿的希腊神话是不同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其中主要是地中海世界神话与北方印欧语世界神话融合的结果。在“黑暗时代”末期对杂乱无章的希腊神话传闻举行编纂整理工作的两位重要人物是( )和( )。 希腊神话中的三代神王分别是乌兰诺斯、克洛诺斯、宙斯,希腊神话中的聪慧女神是雅典娜,美神是阿佛洛狄忒,酒神是狄俄尼索斯。 关于希腊神话与传闻的最出名的史诗是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而对众神的源流谱系举行系统性梳理的那么是赫西俄德的神谱。 在希腊神话中,真正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抉择性气力是潜藏在诸神背后的命运。 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典型地表现在俄狄浦斯杀父

2、娶母的悲剧故事中。 希腊宗教的根本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而整个希腊文化的天性特征就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与奥林匹斯神话相对立的希腊民间神秘祭叫做酒神节。 西方的历史之父是希罗多德,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哲学之父是泰勒斯。 在希腊城邦时期因其思想的超越性而殉道、并且成为后来整个西方文化的“圣人”的是苏格拉底;希腊最优良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柏拉图,他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作理念论;希腊最主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 ),他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作( )论;希腊哲学和科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 在罗马的早期扩张中罗马与它在地中海地区的头号劲敌迦太基举行了三次繁重的战役,这些战役被称

3、为布匿战役。 罗马共和国末期,骑士集团结成了反对罗马元老院的“前三头同盟”,该同盟的缔结者是克拉苏、庞培和凯撒;罗马历史上的“后三头同盟”是指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之间的同盟。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公布了米兰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取得了合法地位。325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即尼西亚公会议。 基督教虽然脱胎于犹太教,但是二者在文化特点上却迥然而异,一般说来,犹太教拘泥于外在的律法,而基督教更侧重内在的信仰。 从弥赛亚运动的末世论到救赎说的进展,是基督教最终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的重要标志。 圣经中的“旧约”是指梅瑟在西乃山上代表全体犹太人与

4、上帝所订立的和约;“新约”那么是指耶稣在十字架上代表全人类与上帝所订立的和约。 柏拉图关于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二元对立的思想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柏拉图之后,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影响最大的两个非基督教哲学家是普罗提诺和斯多葛。 1 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奠基人和教父时代的出名圣徒是奥古斯丁,在中世纪中期提出了出名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是安瑟伦,十三世纪最优良的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是托马斯阿奎那。 基督教早期修道运动的最出名的代表人物是本尼迪克。 在瓜分了西罗马帝国的各个蛮族政权中,法兰克王国是持续时间最长、最有势力且最早皈依正统派基督教信仰的日耳曼王国。这个王国先后体验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

5、朝两个时代,在路易统治时期达成极盛。但是当这位优良的统治者去世之后,该王国就分裂为三个国家,成为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的雏形。 中世纪欧洲经济生活的根本单元是“小而全”的庄园。 中世纪基督教社会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为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 在中世纪的教俗权力之争中,罗马天主教会的主要世俗对手是徒具虚名的日耳曼封建王侯。 公元11世纪下半叶在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之间发生的( )之争是罗马天主教会走向极盛期的开端。 公元13世纪,在教皇的指使下,由多米尼克会和法兰西斯会修道士建立并主持了中世纪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迫害被教会指定为“异端”的教

6、俗人士。 13051377年,教廷在法国国王的胁迫下迁至法国南部,此后开头了教会势力由盛转衰的过程,这一时期在教会史上被称为“阿维农之囚”时期。 中世纪基督教道德蜕化的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教会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这种行为成为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的直接导火线。 与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相比,基督教文化的天性特征表现为一种深刻而痛楚的自我分裂。 狭义的“基督教”概念仅指新教,广义的“基督教”概念那么包括东正教、新教和天主教。 由于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君士坦丁堡的侵占(1453年),大量的希腊文化遗产重新流归西方基督教世界,从而引发了一场重大的文化革命,这场文化革命被称为文艺复兴;与此同时,在以意大利为首的拉丁语

7、国家中展现了一股弘扬人性、推崇古典式的感觉主义和唯美主义的社会思潮,即历史主义美学思潮。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大教堂前贴出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在16世纪前后,南北欧洲分别展现了两场性质迥然不同的文化变革运动,它们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新教的三大主流教派是指( )、( )和( )。 马丁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加尔文教神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概念是善功。三十年战役的一个重要后果是( )精神的展现,它为近代科学理性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2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宗教专制时代的终止,该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和约中制定的“教随国定”原那么,

8、从而使宗教宽容精神得以急速进展。 乌托邦一书的是托马斯莫尔。 在17世纪,理性被确立为信仰的根基,从而导致了一种披着宗教外衣对基督教的神迹和启示举行批判的信仰形式,即( )。 神人同形同性:人同形同性是希腊多神教的根本特点,它反映了自然宗教的简朴特征,使得希腊诸神具有十足的感性魅力;同形是指诸神具有人的形体,同性是指诸神具有人的性情。 前三头同盟:三头同盟是指罗马共和国晚期克拉苏、庞培、恺撒三人缔结的政治同盟;前三头同盟的展现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已经走向没落,骑士阶层开头公开地与元老院相抗衡,并且逐步操纵了罗马共和国的命运。 阿维农之囚:公元13051377年,法国国王使用武力把天主教廷从罗马移至

9、法国的飞地阿维农,此后开头了长达70年之久的教廷被囚阿维农的历史。阿维农之囚是罗马教会与世俗王权斗争中所体验的一次奇耻大辱,它标志着中世纪教会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的十足权威开头发生动摇,民族国家开头崛起。 因信称义: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神学思想,它的根本内容是:只有信仰才是得救(称义)的唯一根据;“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在于,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各种善功称义思想针锋相对,反对通过买卖赎罪券等活动来达成称义目的的虚伪看法。 命运:命运是希腊悲剧的根本主题,它是潜藏在悲剧仆人公的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抉择论气力,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浦斯王等;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进展为抉择现象的本质

10、,其实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 布匿战役:布匿战役是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场战役,其对手是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该战役打了三次,以罗马的最终告成和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终;布匿战役加速了罗马对外扩张的步伐,成为罗马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序幕。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表达为哥特式教堂建筑;哥特式建筑以纤巧诡异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种交织着痛楚与梦想的宗教精神,充分呈现了基督教的救赎梦想。 宗教宽容:16世纪宗教改革导致了宗教战役,到了17世纪中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定以后,宗教宽容取代了宗教冲突而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宗教宽容构成了西方近代科学理性和民主

11、政治生长的温床,宽容精神首先从宗教领域开头展现,继而进展为一般性的宽容,从而使科学和民主的成长成为可能。 两希论:两希文化-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名称 两希论的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概念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3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念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教父学:教父学概念简说;教父学体系中的主要神学思想要点 蒙娜丽莎:绘画作品概说;绘画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概念;这一文学流派的根本特征 世界文化的主要类型、区域分布及其表现的文化精神。印度、中国、欧洲及阿拉伯四种主要类型文化的名称,不同文化在世界上的区域分布,不同类型文化所具有的核心文化

12、精神。 为什么说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形成和进展的根基? 西方文化形成进展概说,希腊文化成就及特征,西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承袭及概括表现。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试从这幅画的题材选择、表现形式、审美观念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说明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作品的创作概述及作品题材选择的现实性,绘画作品表达的人文主义精神分述,即绘画对“人”的歌颂、对“人”的美的描绘、对人的情感的表现,指出绘画反传统、反禁欲,表现出新的审美观念,个人对赏识这幅名画的独立见解 略论当代中国民族文化中的西方文化因素。中国文化进展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中国当代民族文化成份分析;通过概括例证分析,分别说明西方文化因素在文学

13、、艺术、哲学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概括表现,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当代民族文化的影响;个人对中国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独立见解 世界文化的主要类型、区域分布及其表现的文化精神。印度、中国、欧洲及阿拉伯四种主要类型文化的名称;不同文化在世界上的区域分布;不同类型文化所具有的核心文化精神。 简述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内容及其实质。 人文主义的概念及人文主义思潮的展现;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内容要点;人文主义的实质及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试以两希论说明西方文化的起源和进展。 西方文化形成的“两希论”的根本观点阐释,西方文化形成进展中古希腊文化的根基地位和作用阐述,西方文化在形成和进展过程中受到的希伯来文化的影响阐述,个

14、人对两希文化影响西方文化形成和进展的独立见解。 略论当代中国民族文化中的西方文化因素。 中国文化进展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中国当代民族文化成份分析,通过概括例证分析,分别说明西方文化因素在文学、艺术、哲学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概括表现,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当代民族文化的影响,个人对中国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独立见解。 分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差异。 A、希腊文化的根本特点是和谐之美,它作为西方文化的摇篮,将一切冲突的东西都融为一体, 4 灵与肉、梦想与现实等冲突尚未进展到对立的程度,因此希腊文化具有一种原始的或童稚的美感。B、罗马文化对希腊文化多有模仿,但是罗马文化却具

15、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它把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片面地推向了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极端,虽然罗马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和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极为贫乏;C、基督教文化是以一种否决的方式从罗马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它的文化精神与罗马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即以一种唯灵主义和对岸主义与罗马文化相对立。但是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这种唯灵主义的梦想并未能真正落实到教会实践中,其结果导致了基督教梦想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最终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D、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可以看作是对希腊文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片面进展,到了近代,西方文化才走向了一个历史的合题,即试图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将三种文化辩证地统一起来。 论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这两场思想运动的实质及其对西方近代文化的不同影响。 A、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发生于南部欧洲拉丁语世界、更加是意大利地区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看法恢复自然人性的尊严和感性享乐的权利,它的根本特点是用人性的东西来取代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