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95KB
约7页
文档ID:289536419
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1/7

    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高校信访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校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缓解高校内部问题的“减压阀”做好高校信访工作,对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南方某高校信访问题呈现出的特点及信访工作的主要做法,就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高校;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信访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高校积存问题的有效手段,是维护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缓解高校内部问题的“减压阀”本文以南方某研究型大学为例,就做好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谈一些想法一、高校信访问题呈现的若干特点近年来,随着高校各项改革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信访总量、集体访量、非正常上访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信访秩序持续好转,和谐稳定的基础更加牢固同时,在改革推进和利益格局重新调整中,一些积淀的老矛盾日趋尖锐,萌发的新问题开始日渐显露,新旧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高校信访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1.信访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南方某高校近五年来,总体信访量从2007年的1768件(次)下降到2011年的737件其中,受理来信从152件下降到78件,同比下降49%;网络“校长信箱”受理来信从1508件下降到579件,同比下降62%2.信访对象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信访对象由学校师生员工,发展到教师家属、学生家长、校园周边住户以及与学校各方面工作有联系的个人或单位等对象的多元化致使信访方式多样化、诉求多元化其中,学生使用网络较为普遍,主要通过“校长信箱”、部门信箱、校内论坛等网络渠道反映诉求;离退休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主要采用来电、来函、来访等形式网络信访已成为师生员工信访的主渠道3.重信重访和积案化解难度不断加大重信重访大多都有较长的时间跨度,短则几年、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变成积案,南方某校上访时间最长的达40余年(“文革”遗留问题)重信重访主要问题集中在企业关停并转后人员安置、离退休和自收自支人员要求提高福利待遇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因利益诉求大、时间跨度长、信访人精神偏执和维权意识发生偏差等原因而难以有效化解,甚至存在个别信访人多年持续坚持无理缠访、闹访的情况二、高校信访工作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南方某研究型大学结合自身实际,扎实推进信访工作体制与机制创新,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逐步推行了许多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做法。

1.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推进领导干部接访活动该校根据校区分散、人员复杂、各方面矛盾突出的情况,成立校、院两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并配备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近年来,学校主要领导身先力行,亲自批阅来信、亲自回复网上来信、亲自接待来访,分管领导亲临现场协调处理,有效推动了全校信访工作大格局的形成2010年,学校建立校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开始推进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活动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已成为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重要手段2.完善网上信访机制,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该校认真探索网络信访工作规律,2012年新增网络“书记信箱”,修订完善“校长信箱”和“书记信箱”管理办法,不断拓宽师生员工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努力发挥网上信访的校园信访主渠道作用,及时解决了许多苗头性、倾向性的信访问题与此同时,不断推进信访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信访信息共享、信访事项快速流转和办理,形成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通过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督查督办,节省了人力,极大地提高了处理信访事项的效率,师生员工满意度不断提高,网络信访已成为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解决群众诉求、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3.规范决策工作机制,推进信访工作“关卡”前移近年来,该校分别建立了《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和《听证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管理制度,充分利用行政办公网,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公开力度和透明度,促进各项具体工作程序的规范,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信访工作“关卡”前移,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信访矛盾的产生。

该校还积极完善申诉复议机制,规范岗位聘任、招生录取、教学事故认定等的申诉复议权利,使绝大多数利害关系人不再对学校的处分决定提出疑义,有效防止了信访矛盾的产生和激化4.建立排查调处机制,促进信访工作“案结事了”该校坚持面上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纳入各级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听取涉及学校稳定的重要信访情况汇报;校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排查分析各个特殊时期、敏感时期的信访不稳定因素对于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利益调整大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安排领导约访等方式,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提出妥善解决的办法;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疑难信访问题、群体信访问题,积极引入法律咨询和心理机制,加大疑难信访事项的调处力度多年来,学校通过排查和预警相结合的方式,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预防和控制上来,在确保校园乃至周边环境的稳定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5.强化督查工作机制,增强信访工作实效2007年,该校建立并启用督查工作网络系统,主要开展对领导批示件、重要决策或决议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校信访办将督促检查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和有关领导对信访问题的批示精神,及时梳理、检查落实,编印《督查简报》,不断增强信访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按照“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时有限定之期”的要求,认真做好督查工作,形成了反应灵敏、反馈及时、信息准确、“批则必查,查则必清,清则必办,办则必果”的工作模式,有力推动了学校有关工作的落实6.探索干部信访挂职机制,提升信访工作水平2006年以来,该校开始实施信访挂职的制度,规定新提任的副处职干部,分期分批到校信访办进行柔性挂职,担任信访督查员挂职人员通过了解信访工作、化解信访矛盾、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把握全局等能力同时,通过挂职制度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信访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特长,增强信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结合专题开展调研,为学校科学决策、有效规避有可能引发的矛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使信访工作更具前瞻性三、关于高校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加强信访工作理论研究,提升信访工作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有效管用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1.建立信访工作考核制度,确保信访工作责任真正落实在信访工作领导体制方面,各高校应构建信访工作党政齐抓共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信访工作列入校内部门、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各部门、单位受理和处理信访事项的具体要求和应承担的责任,确保信访工作任务、责任在基层单位的落实。

2.建立重大决策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力度各高校应围绕学校重大政策出台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特别是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决策事项,建立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要通过开展专题调研、举行听证会、合法性审查等,为领导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规避一些有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控制和减少群体性事件,预防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3.建立三级终结息诉息访制度,引导信访回归理性之路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和信访事项终结实施办法,在前期己作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建立学校信访事项办理、复查、复核的三级终结机制,规范信访各环节工作程序在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制实施过程中,完善信访“听证”和法律、心理援助机制,切实转变信访人认为找的领导级别越大越能解决问题,“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倾向,引导信访人理性信访4.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合力许多信访问题引发的原因不在高校,单靠学校自身难以解决高校要主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信访人所在社区、公安等单位的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协调有序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进一步化解信访积案,促进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参考文献:[1]李志博.论当前高校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西安社会科学,2010,2.[2]李世佼.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8.[3]李浣英.创新信访思维构建和谐校园一一高校网络信访工作探微[J].魅力中国,2010,18.[4]陶伟华等.高校信访工作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