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农村老年患者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37KB
约4页
文档ID:289471720
对农村老年患者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_第1页
1/4

    对农村老年患者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100)R47A1672-3783(2013)12-0001-01【关键词】老年患者;高血压;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不但引起心脏、脑、肾脏等人体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而且病程较长长,预后差,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影响劳动力人口健康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此,了解农村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提高家庭护理水平,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就显得非常重1资料与方法1.1本组58例,男42例(占72.4%),女63例(占27.6%),年龄在60一81岁,平均年龄63.5岁;受教育程度高中1例,初中6例,小学28例,未受过学校教育23例本组的58例患者均来自于农村,在农村从事生产活动2患者特点2.1老年患者特点老年人衰老,器官能力下降,如免疫力和听力下降,对环境适应能力下降,易患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记忆减弱和性格改变,自理能力下降等2.2农村患者的特点对疾病知识严重缺乏,认为高血压不是病对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大部分知识很漠然,认为得了高血压只要用降压药就行了,其它方法不管用。

3健康教育与体会3.1强化宣传3.1.1要对患者强调高血压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血压健康教育不仅包括遵照医者合理用药,还有其他的方面比如饮食、情绪、合理控制运动等方面3.1.2对高血压病人强化宣传时要注意因人而异,比如高盐饮病人,我们注重讲解其对疾病的危害性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病人,我们就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反复详细讲解对于失去治疗信心的病人应积极鼓励患者3.1.3让病人和家属积极配合农村老年患者文化程度,记忆力,理解能力都较差只有家属、子女等参与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来,才能使宣讲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3.2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内容3.2.1合理饮食根据老年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劳动量、有无并发症等安排摄入不同的总热量此外,饮食护应当包括以下方面内容:限制钠的摄入量、低脂饮食,戒烟、限酒、不饮刺激性的饮料高血压患者可适当进瘦肉、家禽、鱼类、牛奶、鸡蛋等,并适当进低脂肪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紫菜、海带等,尽量不要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等高血压患者应该多食用鱼类食物以及豆制品,以增加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摒弃认为"大鱼大肉"就是好饮食的观念;能吃能喝就是健康的认识;农村高强度的劳动需要高热量饮食,除此以外,要改变有些儿女孝顺老人就盲目顺从老人意志,对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不管不问的观念。

3.2.2适宜运动让老人参与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要让农村老人明白体育锻炼与农活的区别不能认为参加了农活就不用锻炼了年领偏大高血压患者患者不宜参加高强度劳作,应避免在高温、曝晒、严寒的环境劳作,过量劳动很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为取得运动锻炼的良好效果,要确定运动的方式、度、时间和频率,增加有氧运动项目,最好能做到每日做适当的锻炼,做好不要在短时间做大量运动另外,老年人由于本身的特点,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要适时的做好环境调整3.2.3管理情绪合理控制情绪,可以避免血压的波动帮助患者及家属积极面对疾病,尽量不要告诉患者日常生活及家庭中的琐事,以免引起其情绪上的波动如果高血压患者对所进行的诊断方法以及护理措施不了解,病人就会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不安心理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因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对血压的合理控制都很不利如果病人心情愉快,药物则易发挥治疗作用,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则必然会影响药物疗作用的发挥,使血压难以下降,甚至反而会升高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让患者学会对自我调节情绪的控制,保持心理上的平衡,都有益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3.2.4合理用药要让患者遵照医嘱合理用药,不能自行调整药物的种类、剂量在临床上有很多老年患者根据血压情况,自行调整药物的使用情况,导致血压波动并让其家属及子女监督其服用药物3.2.5合理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效果根据国家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心血管药物临床疗效标准进行判断:若舒张压下降>10mmHg则视为正常;或者是舒张压虽未达到正常,但舒张压下降>20mmHg体会通过健康教育能改善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可以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参考文献[1]陈光.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近况[J].中国全科医学.2005(13).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