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9423807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火灾现场有大量活泼金属存放时,用水灭火 铝盐、铁盐有净水作用,向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明矶或硫酸铁溶液,搅拌,过一段时间, 水的底部会出现很多絮状不溶物,水变澄清透明 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形态有结品形和无定形两大类,统称硅石 常温下,将氯气通入W0H溶液中可以得到以次氯酸钠(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粉精A. 0项B. 1项C. 2项D. 3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火灾现场有大量活泼金属存放吋,不能用水灭火,错误; 铝盐、铁盐水解有净水作用,铁、铝离子均会水解产生胶体,胶

2、体可吸附水中杂质沉淀,故 过一段时间,水的底部会出现很多絮状不溶物,正确: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形态 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结晶形二氧化硅如石英,无定形二氧化硅为白色固体或粉末,统 称硅石,故正确;常温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次氯 酸钠具有漂白性,但不是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漂粉精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 分为次氯酸钙,故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学物质的成分。2. 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4NI7O和分子中所含中子总数()A. 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lmol,4N,7O分子中含

3、中子数16 mol , lmol14C16O分子中含中子数16 mol ;3. 下列关于中和滴定的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前需要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B. 用对应加入的溶液润洗的仪器有:酸式滴定管、锥形瓶C. 用标准盐酸测定氨水的浓度,最适宜使用的指示剂是甲基橙D. 已知浓度滴定未知溶液,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会造成计算值偏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和滴定前滴定管必须检漏,A止确;B、锥形瓶不能用所取溶液润洗,否则 会引起滴定结果的偏差,B错误;C、标准盐酸滴定氨水至完全中和吋,生成氯化氨呈弱酸 性,最适宜用甲基橙做指示剂,C错误;D、滴定终点俯视滴定管读数,所得盐酸体积偏高,计算值偏

4、低,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的注意事项。4. 如图所示:a. b、c、d均为钳电极,供选择的四组电解质溶液列表中,电解时要求满足 的条件是:通电一段时间后,甲、乙两池的pH均下降,电极a、c上得到电子形成的 原子个数比为1 : 2,则电解液的编号正确的是( )甲乙甲乙ANaClAgNO3BAgNO3CuCl2CC11SO4AgNO3DH2SO4AgNO3【答案】c【解析】甲乙两池均为电解池,且通过电子数相同。因为两池pH均下降,故为析氧生酸型, 为不活泼金属含氧酸盐。又因为电极a、c上得到电子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 2, a上析出 的为2价金屈,c上析出的为+1价金属,故

5、选C5.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B. 常温下,16g0和0: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C. 标准状况下,22.4 L NO和22.4 L 0戈混合后所得气体中分子总数为1. 5呱D. 将11.2 L CL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重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中子,1.8 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是 1. 8g4-20g/mol=0. 09mol,贝!I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0. 9Na, A错误;B.氧气和 臭氧均是由氧元素

6、形成的不同单质,则常温下,16gOz和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是16g4-16g/mol = l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B正确;C.标准状况下,22. 4 L N0和22. 4 L02混合后生成22. 4LN02,剩余11. 2L氧气。当由于 池与 隔之间存在平衡关系,则所得 气体中分子总数小于1.5 Na, C错误;D.将11.2 L C1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 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0. 5 Na,因此氯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 5mol, 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6. X、Y、Z和R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元素,其中X、Y、Z属于短周期

7、元素,X是自然界中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且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Y的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 的3倍,Y、Z同周期,Z、R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沖的核内含有40个中子B. Y、Z、R的氢化物对应酸的酸性逐渐增强C. X、Y、R、Z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D. X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共热可生成两种气体【答案】A【解析】考查的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如氢化物酸性强弱比较、单质氧化性强弱比较;原子结 构;元素化合物知识解析:注意题干中关键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短周期”等X: X是自然界中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所以X可能是H或C,但X具有多种同素异 形体,所以X是C, C形成

8、的常见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C6。等Y:同周期元素的化合价周期性变化规律:族序数IAIIAIIIAIVAVAVIAVIIA最高正价+1+2+3+4+5+6+7最低负价-4-3-2-1Y的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所以Y处于VIA,又由于Y为短周期元素且有最高 正价,所以Y为S,因为0无最髙正价Z: Y和Z为同周期,Z也属于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比Y大,所以Z为C1R: R和Z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大于Z,所以R可能是Br或I选项A:当R为Br时,咒出的中子数位45,当R为I时,中子数将比45更小,所以A错 选项B: Y、Z、R対应的氢化物依次为ILS、HC1、HBr或HI,氢硫酸为弱酸,HC

9、1、HBr或HI 都为强酸且酸性依次增强,由于II-CK II-Br. HI的键长依次增大,键能依次减小,在 水分子作用下更容易电离岀H+,使得酸性增强。所以B正确选项C: X、Y、R、Z形成的单质依次为C、S、Be或L、Cl2o因为非金属性CS,所以单质 氧化性CClBrIS,氧化性F2Cl2Br2l2S , 所以C正确选项D: C与浓硫酸共热会生出C02、SO?和氏0,所以D正确7.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NH4C1 溶液中:c(Cl)=c (NHZ) c(0H)=c (H+)B. Na2S04溶液中:c(Na+)+ c(H*)=c (SO?-) + c (OH)C

10、. NaHCO3溶液中:c (Na+) c (HCO3 ) c (C032-) c (OH-)D. 浓度均为 0. lmol L_1CH3COOH 与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2c (H+) -2c (0H)=c (CH3C00 )-c (CH3COO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NlbCl溶液中,NHF发生水解反应,溶液呈酸性,则:c(Cr)c(NH/) c(H +) c(0H),故A错误;B、根据溶液呈中性可得丸2SO4溶液中:c(Na+)+c(ir)=2c(S0r) + c (0H-),故B错误;C、HC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NaHC03溶液中:c (Na4 )

11、c (HCO3) c (OH ) c (CO?-),故C错误;D、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 lmol/L的CH3C00Na和CHsCOOH溶 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酸性,电荷守恒为c (Na*) +c (HJ =c (CHCOO ) +c (OH) 物料守 恒为 c (CHaCOO ) +c (CH3COOH) =0. lmol/L=2c (Na ),由上述两个式子可得 2c (H+)-2c(0H )=c (ClhCOO-cCCIhCOOH),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浓度比较。8. 下列有关甲醛的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 结构简式:HCHOB.最简式:C比0a:C比例模型:QD.电子式:

12、H.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甲醛结构简式:HCHO,故A正确;甲醛最简式:CHQ故B正确;甲醛比例模型:,故C正确;甲醛电子式:碳氧之间为双键,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学用语。9. 合成氨反应:N2 (g) +3H2 (g) =2对3 (g) AH=-92. 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 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时增大了压强B. t2时充入了稀有气体C. t3时升高了温度D. 时降低了温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S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应为增大压强,正确;B. t2 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为使用了催化剂,错误;C. S时

13、正反应速率减小,且逆 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为减小压强,错误;D. S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 应为减小生成物浓度,错误。【考点定位】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名师点睛】(1)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 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在一定温度下,同体、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定值,如C与C02 的反应、Na与H20的反应中,C的量和Na、H20的量减少并不意味着其“浓度”减小,即 不冈其量的增减而影响反应速率,但会因固体表面积的变化而改变反应速率。(2)温度: 英他条件相同吋,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C,化学反应 速率通常增大

14、到原來的24倍。(3)压强:对于气体反应,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可 以加快反应速率。对于气体反应体系,压强改变时有以下几种情况:恒容时:(1)充入气体 反应物引起浓度增大引起总压强增大引起反映速率加快(2)充入惰性气 体一一引起总压强增大,但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时:情性气体一一引 起总压强增大,但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4)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 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对于某些化学反应,使用正催化剂能显著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10. 向含有NaBr 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充分反应。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的 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A

15、. NaCl 和 KIB. NaCl KC1 和 I2C. KC1 和 NaBrD. KC1 和 NaC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先跟还原性强的反应,还原性rBr,其反应过程: C12+2I=I2+2C1-, Cl2+2Br_=2Cr + Br2,碘单质易升华,漠易挥发,因此通过过量的氯 气,灼烧后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故选项D正确。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碘单质、液澳、氯气的性质等知识。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NO- SO?- H M,其物质的量Z比为:N(NO3):n(SO24):n(H+):n(M)=3:l:3:l,则 M 可能为()Fe2+ Mg CT- BaA. B. C. D.【答案】c【解析】略12. 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等的磷酸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