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汇报工作管理制度

上传人:hua****92 文档编号:289422717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源性疾病汇报工作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食源性疾病汇报工作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食源性疾病汇报工作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食源性疾病汇报工作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源性疾病汇报工作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源性疾病汇报工作管理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源性疾病汇报工作管理制度优秀办公范文欢迎下载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一、目的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二、监测内容(一)食源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任何疾病”。 我国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天然毒素等,临床表现可分为4类:1.食物中毒,即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

2、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2.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和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3.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4.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针对难以解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或事件,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事件:(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

3、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不能得到合理解释;(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个案组成。 2.本监测中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不是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以下情况不属于本次监测的范畴:(1)国家法定传染病;(2)原因明确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个案或事件;优秀办公范文欢迎下载(3)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4)未经医院会诊、也未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事件;(5)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三、监测对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4、重点监测对象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特别关注内科和儿科的就诊者。 四、报告流程1.监测对象到医院就诊,临床医生发现符合本报告系统定义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2.医生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并上报至公共卫生科。 3.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搜集和汇总报告卡。 4.医院领导小组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诊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5.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上报山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 6.医院领导小组应当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汇报,协助山亭区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会诊确认,该专家组的决定为最终结果。 五、组织机构与职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协调监测工作负责院内会诊组织医生培训全面落实方案后勤安全保障办公室设在公共卫生科分管院长:成员:职责:负责搜集和汇总报告卡及日常工作。 优秀办公范文欢迎下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专家小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院内专家会诊;各临床科室主任并且提供相应的诊疗记录、纸质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及患者的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六、监测要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

6、康事件监测的重要性,并将监测的目的,内容、意义和工作流程等传达到每一位医护人员,动员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该项工作。 要求参加监测的医务人员:(1)深刻领会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工作内涵,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与监测工作相关的培训;(2)具备完成监测工作所必须的丰富临床工作经验;(3)责任心强,工作细致,在日常接诊过程中一旦发现符合定义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应及时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4)报告卡填写时字迹清晰规范,内容完整准确。 2.专人负责监测工作。 我院指定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院内专家会诊,上报上级卫生

7、行政部门;公共卫生科负责医院内报卡的搜集、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络等工作,并参加当地或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其具体任务是:(1)每日下班前了解各科室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发生情况,重点关注感染性疾病科、儿科、内科、急诊科等科室;(2)组织院内会诊。 如果发现有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报告,分管院长应组织食源性疾病监测专家小组尽快进行院内专家会诊,并且在会诊结束后的1个工作日内,向山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3.医院在会诊结束后的1个工作日内,各临床科室主任向公共卫生科提交以下资料并及时上报至山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纸质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2)患者的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4.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当山亭区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进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时,我院应当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例相关信息的调查,各临床科室主优秀办公范文欢迎下载任并且提供相应的诊疗记录。 某区人民医院2022年7月8日 4Word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