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专项课题立项评审书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88884371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专项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专项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专项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专项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专项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专项课题立项评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专项课题立项评审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专项课题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立项评审书一、数据表课题名称初中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关 键 词初中 欺凌 问题 策略 主持人姓名性 别男民 族汉出生年月行政职务无专业技术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专长安全教育课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无工作单位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办公电话) (手机)主要参加者姓 名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中小学一级教师心理疏导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心理学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学生安全教育本科预 计 完 成时 间2021年11月二、主持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2、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三、主持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主持的与本课题有关的课题主持人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准单位完成情况四、课题设计论证一、课题研究背景1.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校园欺凌指的是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外,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和暴力行为。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近几年,国内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的欺凌者把暴力欺凌过程拍了视频通过自媒体传播,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国外校园欺凌问题同样严重存在

3、,因此,国内外许多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一领域,做了许多相关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措施和策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校园欺凌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1983年,挪威的全国性调查显示,716岁的学生中,15%的人与欺凌行为有关。2011年,美国约瑟夫森青少年伦理品格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关于美国高中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报告,结果显示,50%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一年里欺负过别人,47%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被以非常令人难过的方式欺负、取笑或者嘲弄过,10%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至少一次带武器到学校。为此,许多国家都对校园欺凌

4、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比如: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里戈比认为:我不认为法律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功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它仅仅是在提醒孩子,他们的所作所为是错的。在挪威: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并进行指导。3.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频频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的安全,甚至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5、。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一是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二是今日的问题学生,很可能就成为今后的犯罪分子,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有的校园欺凌事件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已经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因此,不论是从维护学校正常办学秩序的角度看,还是从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关注研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问题,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思考、研究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问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自己所在中学的调查研究,了解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和特征,分析总结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6、制定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行为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探索建立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机制。这将有助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校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因此,我们认为,本课题极具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二、课题研究构思1.研究目标。(1)、了解、收集初中校园欺凌行为的几例典型案例的相关资料。(2)、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欺凌事件的发生因素,及该因素的存在有可能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从而找到处理欺凌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性格素养,为我校学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

7、学习环境,也为学校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2.研究内容。(1)、初中校园欺凌的类型及特点 (2)、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本人性格、青春期特点及校园环境之间的联系;(3)、研究初中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预防措施及应对措施。3.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1)、本课题以分析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为切入点,深入探析校园欺凌心理干预方法,进而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2)、搜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进行法律方面的分析,根据分析案例找出防治对策。三、课题研究设计1.研究思路。(一)前期准备。全面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校园欺凌的概念、定义、特征与成因等。(二)以史为鉴。总结教育发展先进的地区学校

8、处理校园欺凌应对举措和启示,同时汇总一些有关学校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先进做法。(三)数据分析。利用调查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初步调研,了解初中学生出现校园欺凌现象的时间、对象、原因、表象,以及各方面处理措施,施暴者和受害者事件后续的心理动向等。(四)因素探析。从家庭因素、学生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研究学生产生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以及各方的心理状态。(五)政策路径。结合学校以及兄弟学校政教处实际工作,探究出解决校园欺凌现象的有效对策以及欺凌事件发生后对学生有效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并推广实施,尽最大可能减少学生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2.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

9、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本课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将一些校园欺凌防范和处理措施搜集起来,作为研究报告参考学习的重要指标。(二)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成员针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学生意愿制成调查表掌握一手资料进行摸底,以便更好进行研究。(三)访谈法课题组通过走访学校主管校长、政教处、教务处、一线班主任、普通学生、学生家长、法治工作者等多层级人员,了解他们对校园欺凌现象的了解和看法,从多方面多层次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表象、社会认知等。(四)个案分析法分别选取四名校园欺凌事件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单独追踪其在欺凌事件之后一段时间内的心

10、理变化以及行为变化,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探究出对事件双方较为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五)行动研究法结合学校政教处、校园安全辅导员和学生家长,开展多种类型的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活动,比如主题班会、签名活动、心理辅导、专题家长会等等,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个人等多层面的影响,探究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校园欺凌应对措施。3.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期限为一年,分三个阶段完成。(一) 准备阶段(2020年10月-2021年1月)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确立研究对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申报立项。(二)研究实施阶段(2021年2月-2021年5月)。制定各阶段研究工作计划,按课题方案的要点目标等开展研

11、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在阶段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1)2021年2月-2021年3月 针对校园欺凌等心理问题调研,设计调查问卷,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做好数据分析。(2)2021年4月-2021年5月 基于学校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情况,拟定适合本校的校园欺凌应对策略,并选取实验班级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关注真实反馈数据,做好跟踪反馈,并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应对策略。利用班会和家长会形式对学生和家长普及校园欺凌尝试,做好心理防范工作。(3)2021年6月-2021年8月发表基于校园欺凌的初中生心理安全问题防范与教育研究论文。(4)2021年9月-2021年10月

12、所有资料汇总,形成研究报告,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准备课题结项材料。 (三)总结阶段(2021年11月)。在以上成果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写出结题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四、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左右)1*. 校园暴力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学术研究 , 2014年第 8 期2 *. 美国校园暴力: 现状、 成因及措施, 青年研究, 2002年第 11 期3 *. 基于对比研究得湖北省小学数字化校园应用 现状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5):10-11.4 *. 校园暴力之概念、 现状及防治策略,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9 期5*,浅谈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应

13、对策略,(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0)6*,应对校园欺凌,重在预防(河南教育职成版2017.9)7*,初中校园欺凌行为之个案研究(兰州大学,2016)8*,中小学校园欺凌应对策略的国外借鉴,(基础教育参考,2016.13)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不少于1000字)一、主要参加者的学术情况1.课题负责人*,*岁,中小学二级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和

14、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并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管理经验,在2012年度参与的初中语文指导学生有效作文的方法研究课题研究中荣获市级二等奖;2014年度主持的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中荣获市级二等奖。2.*,42岁,中小学一级教师,2014年所参与的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获市级二等奖。3*,41岁,中小学二级教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管理经验,2013年参与的市课题对培养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获二等奖,2019年主持的市课题初中学生整体阅读策略研究获二等奖。4、*,34岁,中小学二级教师,2020年被评为学校安全工作先进个人。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使该课题的调研与探索有了行政上的支持,组织上的保证以及专业上的指导。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有一流的实验室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些使我们可以便捷地查阅最前沿的学术论文为我们的科研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储备。2.本课题的成员具备完成课题的研究能力,是教学和教研潜力强的并有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管理经验的一线老师组成,业务能力强,进取心强,善于钻研,富有热情,同时我们几人任教年级有梯度,使课题研究能兼顾横向性与纵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