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108所名校地理押题汇编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288884142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108所名校地理押题汇编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届新高考108所名校地理押题汇编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届新高考108所名校地理押题汇编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届新高考108所名校地理押题汇编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届新高考108所名校地理押题汇编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108所名校地理押题汇编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108所名校地理押题汇编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届新高考108所名校地理押题汇编押题精选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单选题柽柳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植物,其根系具有独特的“提水功能”,能将地下水提升至表土,使表土保持一定的湿润程度。下图为柽柳治沙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种植柽柳可以提高沙丘的土壤肥力,主要原因是促进有机质积累 提高土壤水分含量 抑制微生物活动 减弱物理风化作用ABCD2受“提水功能”的影响,沙丘上柽柳的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提升的是A净化地下水质B维持生物多样性C涵养地下水源D调节河流径流量【答案】1A 2B【解析】1由题可知,在沙丘种植怪柳后,沙丘的土壤成分逐渐由完全风沙沉积变为枯枝败叶与风沙沉积相结合,这说明怪柳产

2、生的枯枝败叶能促进沙丘有机质的积累。而怪柳根系有“提水功能”,使地表土保持湿润,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须的养分,对土壤肥力提升起很大作用。种植怪柳不能抑制微生物活动,也不能改变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不能减弱物理风化,符合,不符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净化地下水源和涵养地下水源一般指那些可以将表层的水渗透进地下,而怪柳的“提水作用”是将水分从地下往地上运输,这使得地表土壤由含水量低向含水量较多转变,而含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更多物种的生存,故能够提升该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AC错误,B正确;由题可知,怪柳种植于沙丘地带,对调节河流径流量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B。因流域中上游用水不断

3、增多,位于我国西北荒漠区的某尾间湖(内流河终点处形成的湖泊)在1992年完全干涸。2002年,经流域上游进行生态补水后,该尾间湖有所恢复。据估算、该尾间湖的年均生态需水量约1.03亿m。据此完成34题。3该尾闾湖干涸后,湖床最可能成为A牲畜牧场B沙尘源地C高产农田D天然湿地4为保证该尾闾湖的年均生态需水量,流域上游需限制开荒面积 禁止引水灌溉 尽量使用地下水 推广种植耐旱作物ABCD【答案】3B 4C【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该湖位于内流河终点,地处西北荒漠,所以可以推测湖泊干涸后,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湖床成为沙尘源地,B正确;由于西北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降水稀少,难以形成牧场,也难种植农作

4、物,AC错误;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高纬或高原地区往往由于地表水下渗困难形成湿地,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湖泊干涸后,难以形成湿地,D错误;故选B。4由材料可知,由于中上游用水增多,湖泊干涸,所以首先要节约用水,限制开荒面积和推广种植耐旱作物,都可以减少部分灌溉用水,节约用水,正确;禁止引水灌溉会影响居民生产生活,错误;大量使用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诸多问题,错误。故选C。历史上,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齐曾经森林茂盛、牛羊遍地,到了明清,逐渐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大片沙漠。如今当地在开发太阳能资源的同时,创造了“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生态光伏模式。据

5、此完成57题。5历史上库布齐从水草丰美演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B地表多沙质沉积物C大风日数多D过渡放牧、砍伐和垦殖6“板下修复”的主要益处是A大幅度削弱太阳辐射B增加漫射光,降低太阳辐射强度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D种植耐阴经济植物7该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有太阳能电池板可削减风力,阻挡风沙 太阳能电池板遮挡阳光,有利于禽畜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可减少薪柴砍伐 增加该地区的年降水量,改变气候条件ABCD【答案】5D 6D 7A【解析】5人口激增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不合理人类活动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过渡放牧、砍伐和垦殖导致沙漠化,故选D。6光伏板可以大幅度削减太阳辐射

6、,但没有板下修复作用,A错误;增加漫射光,降低太阳辐射强度不是板下修复益处,B错误;光伏板削弱光照,板下土壤水分蒸发减弱,但要起到生态修复是种植耐阴经济作物,C错误D正确。故选D。7库布齐沙漠应用治沙+种植+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复合生态太阳能治沙新模式,开创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生态光伏模式。太阳能电池板可削减风力,阻挡风沙;光伏板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土地,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利于植物生长;光伏发电为当地提供新能源可减少薪柴砍伐,缓解荒漠化;正确。影响气候的因素特别复杂,该项目无法增加当地的水汽,也无法涵养水源,对降水

7、影响有限,因此对年降水量的影响小,也不可能改变气气候条件,错误。故A正确。故选A。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1亩约为667平方米),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810题。8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A落叶阔叶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9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10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C涵养水源

8、,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答案】8C 9A 10B【解析】8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气温较低,因此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故选C。9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正确。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误。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属于有利条件,C错误。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误。故选A。10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B正确。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A错误。美化环境是城市森林的主要环境效

9、益,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C错误。减缓变暖趋势不明显,而且不是对京津地区的主要环境效益,D错误。故选B。下图为云贵高原某地不同植被下,土壤中的CO浓度示意图(CO浓度越高,溶蚀作用越显著)。读图,完成1112题。1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土壤、岩石最不易被溶蚀的是A无植被耕地B人工草地C柏树林D天然草坡1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沙漠化问题B泥石流严重C石漠化问题D山体滑坡加剧【答案】11C 12C【解析】11根据材料,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蚀作用越显著。二氧化碳浓度越低,溶蚀作用越不显著。读图,根据图中数值可以判断,柏树林的二氧化碳度最低,溶蚀最弱,C对。其它植被下

10、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容易被溶蚀,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读材料可知,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不会有沙漠化问题,A错。植被破坏严重,使得山地表层土壤裸露,在夏季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灾害,但这不是最终的环境问题,B、D错误。植被破坏,降水丰富,表层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岩石裸露,露出地表,植被不能恢复,最终形成石漠化,这才是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C正确,ABD错误,故选C。树冠截留是指降水被树冠拦截的现象,是森林径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表是太行山区某次降水过程中,四种植被的树冠截留数据。据此完成1315题。树种郁闭度林冠面积()林外降雨(mm)林内降雨(

11、mm)油松林0.72.010.87.69侧柏林0.752.010.87.97刺槐林0.62.010.88.62栓皮栎林0.72.010.88.1513该次降水过程中,树冠截留率最高的树种是A油松林B侧柏林C刺槐林D栓皮栎林14形成四种植被树冠截留率差距的主要原因是A郁闭度B树冠面积C降水量D树叶形状15当地研究树冠截留的生态意义在于防止土地沙化 预防水土流失 保护生物多样性 防范洪涝灾害ABCD【答案】13A 14D 15B【解析】13树冠截留率高说明林内降雨量要少,根据表格可知:油松林的林内降雨量最少,说明在林外降雨一致的条件下,油松林的树冠截留率最高,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故正

12、确答案为选项A。14四种植被郁闭度差别并不大,林冠面积和林外降雨都一致,而四种植被树叶形状差异较大,说明树叶形状对降水截留影响较大,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正确答案为选项D。154种植被生长茂盛,说明该地降水较多,土地沙化不明显,故说法错误;树冠截留可以预防水土流失,保护林下植物生长,保护生物多样性,故说法、正确;四种植被对降水的截留量有限,不能防范洪涝灾害,故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为监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盐碱化,研究人员在春季选择了某地2014年完工的治沟造地(甲)、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淤地坝地(乙)、历史上滑坡堵塞形成的沙淤台地(丙)进行对比研究。下表是甲、乙、丙三种

13、沟道土地测定的土壤颗粒组成,下图示意此三种沟道土地0100cm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据此完成1618题。采样点土壤粒度分布(%)砂粒0.05-2mm粉粒0.002-0.05mm黏粒0.002mm甲29.8666.953.19乙29.6367.452.92丙39.0158.912.0816三种沟道土地含水量分布特征与图2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一丙C甲乙丙D甲乙丙17三种沟道土地中,盐碱化程度最重、无盐碱化现象的分别是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甲18防治当地沟道土地盐碱化的关键是A加强沟道排水B增加土壤含水量C提高土壤黏性D增加植被覆盖率【答案】16B 17C 18A【解析】16丙

14、的砂粒占比在甲乙丙中最大,水最易下渗,土壤含水量最低,丙对应;乙的砂粒占比最小,水最不容易下渗,土壤含水量最高,乙对应;甲砂粒的占比处在中间,因此甲对应。故选B。17丙的土壤含水量最低,因此春季蒸发较少,无土地盐碱化。甲土壤含水量居中,土壤水最容易蒸发,导致土壤盐渍化,故选C。18治理土地盐碱化得加强排水,防止流水堆积,A正确。应该降低土壤含水量,B错误。降低土壤黏性,减少土壤含水量,C错误。增加植被覆盖率是防止水土流失,不是盐碱化的方法,D错误。故选A。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下表为大连地区湿地面积统计,下图为大连湿地景观破碎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920题。19下列关于大连湿地变化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田面积减少最多是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减少B海岸湿地面积减少导致滨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下降C沼泽湿地面积增加使大连地区降水增加D盐场及养殖场增加导致大连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上升20关于湿地景观破碎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库水体与池塘破碎度高,因其空间分布分散B因人类保护,沼泽湿地破碎度有所上升C因种植户增加,水田破碎度大幅度增加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