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3篇

上传人:霸*** 文档编号:288884138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3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01.单元统整,借课后习题搭建学习支架统编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双线组织单元,强调单元内部之间的联系,而语文要素落实的基点应当以单元统整为核心,在横向的联结中,充分关注各个板块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课后习题的设计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架,从而形成学生语文学习的合力。四川省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的陈明华老师执教三上策略单元中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能够充分利用课后习题中学习小伙伴的提示为学生搭建学习预测方法的一系列支架。同时,陈老师还能从单元整体出发,将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板块中小伙伴对本单元的学习总结巧妙穿插在课堂

2、中,将文章内容中的空白点、语言规律等作为进行预测的线索,让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支架中尝试大胆的猜想,进行有依据地预测。这些学习支架的建立,能够消除学生对预测这一要素的畏难情绪,致力于习得一定预测方法的教学目标,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诚如本次活动中陈先云主任所说语文要素使整个单元的教学形成合力,有利于教师建构整体教学思维。教师认为在单元语文要素的指引下,便于实现单元整体化教学。而课后习题就是语文要素在课文中具体表现的形态之一,为单元的整体推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教学过程的展开而得以有效呈现。因此,我们教师要从单元统整的角度出发,搭建好落实语文要素的真实支架,推动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和

3、思维过程。02.图文相融,借课后习题厘清主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三上的学生来说,从词句到篇章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初步把握往往是一个难点,学生在表达时也常常会出现一定的紧张心理。因此,课后习题的设计与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指明了一定的方向。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的黄茜老师执教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结合课后习题第三小题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这一要素,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插图,在黑板上呈现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黄教师引导

4、学生上来将路线贴一贴,画一画,并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当学生把故事内容说得不够完整时,黄老师顺势引导,引导学生结合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的具体名称,进行补充说明,让故事内容更加生动,也更加具体。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黄老师紧扣课后习题中的旅行路线,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板画和大胆的交流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也感受到了故事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下文学习的一种期待。教科书中呈现的课后习题往往是形式多样的,我们教师应当立足学生本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境,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承载的教学功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学习语文的氛围,从而实现每堂语文课上一课一得

5、的目标。另外,还要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将课后习题与文本的解读有机整合,找到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适切点,从而更好地将语文要素落到实处,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03.有的放矢,借课后习题提炼表达方法我们知道,统编教科书重视方法指导,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为核心。而编排的精读课文其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是直接指向表达的,纵观课后习题,就能突出体现这一特点。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春田小学的张赫老师执教六上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一课,紧紧围绕课后习题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提取关键词万物迅速生长,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完成具体的事物有哪些?变化是什么?写法是什么?学生在探究

6、文本的基础上,发现文本表达上的特点以及选材上的巧妙,即: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和不同事例来展开描写。通过后面的自主学习与交流,再次巩固了怎样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整堂课上,张老师紧扣课后习题,解决了学生今后习作中的怎么写的问题,为学生怎么写提供了素材,使后面的习作更加具有实用性。余琴老师说: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统编教材的习作编排非常细致,能使学生一课一得,增强了活动性和指导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方法可依,避免了习作要求的笼统和大而无当。的确,学生的习作离不开平时的阅读积累,习得一定的表达方法,能够在习作实践中加以练习,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因此,教

7、师在习作精读课文的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特点,启发和启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04.迁移运用,借课后习题拓展阅读宽度我们知道,统编教科书中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有别其他单元,以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习得和运用阅读策略,实现思维可视化的过程。而阅读策略单元中的课后习题则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遵循方法学习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层面上的逻辑训练,成为学生阅读策略学习的载体之一。再次以四川省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的陈明华老师执教的三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为例,除了前面讲到的陈老师能够借助课后习题中的学习小伙伴为学生搭建学习预测的方法之外,陈老师还将课后习题

8、指向的预测方法迁移到拓展的文本材料中去学以致用。通过课外阅读资料老鼠和老鼠夹一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和运用预测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大胆的猜测,依据题目、空白点、语言规律等多元的方法进行大胆假设与猜测,在循序渐进地一次又一次验证当中,使学生无痕地巩固了前面学到的预测方法,将预测的思维过程推向更深处、更广处,体验了阅读的乐趣。温儒敏教授说过:我们的语文课要改一改,不能满足于精读精读,还要在精讲精读之外,教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因此,阅读策略单元的出现,应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而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预测的正确性并不是第一位的,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有依据地预测

9、,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猜想,预测也变得越来越有理有据,这个过程是丰富而又充满趣味的,学生在学策略、用策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一定的方法。我想,统编教材这所以深受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了明确的语文要素,而这也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清晰,解决了平时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通过本次活动的观摩与聆听,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语文要素于教材编排来说的重大意义,它承担着为整个单元乃至整册教科书保驾护航的作用。而阅读、表达、习惯这三个维度的语文要素也是全程贯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的,是不可分割的。陈先云老师在本次活动中说到:语文要素让教什么变得清晰,更让学什么、学得怎么样变得

10、可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活动的观摩为契机,立争做到基于课程标准,深入仔细地解读教材,重点关注教材的语文要素并借助课后习题来逐层落实,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饱满热情,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提升。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用新方式聆听听了张琳琳老师和李瑞芳老师对五年级教材的培训,也有了新的感受和收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真回顾,现将心得总结如下:一、关注语文要素,明确训练点统编版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双主题,“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之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人文主题,所以我们经常会出现语文课上成品德课,这样的现象。而统编版教材在原有的人文主题上加入了语

11、文要素,就是在明确告诉我们语文的“语用价值”。即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有了这一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明确了在我们语文课上,我们的训练点在哪里?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语文要素下他所侧重的训练点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改变我们原有的理念,不能老课文任用老教法,而是应该认真研读文本,把握语文要素训练点,来重新定义这样一篇课文。明确训练点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指向明确,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语文课堂删繁就简、重点突出。二、学会瞻前顾后,弥补缺失处统编版教材的语文要素是螺旋上升,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这一语文要素,它所呈现的发展趋势,五年级的学生没有经历过

12、,从一年级开始的统编版教材的语文要素训练,中间有很多的语文要素训练是缺失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学会瞻前顾后,自己心中拥有一条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线。对于学生之前所缺失的训练要适时的就行弥补。三、关注编写新版块,加强板块间整合统编版教材的编写,有删有增。比如,在“口语交际”这一大板块当中,他就将原来的八个口语交际变成了现在的四个,虽然口语交际内容少了,功能却更加明确了。同时,教材当中还有许多增加“语句段运用”“小练笔”,这些板块的增加,其实就是为学生的习作做铺垫。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一定要多关注这些特色板块,把这些板块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到最大。不能仅当成一道习题来处理,应该打破原有的固势,灵

13、活处理,适当整合。总而言之,教学新理念是具备了,但是如果要呈现一节灵动鲜活的课堂堂,还需要研究很多东西,“学生学情的了解”“对教科书的研读”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疫情特殊阶段,通过钉钉直播,我听了统编版教材的网上培训,有李瑞芳老师对我们五年级下册编排思路及教学建议的深入讲解,有张琳琳老师针对一二单元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同时,也在网络上观摩了一些名师的微课,让我对统编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为自己更好地教学打下基础。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做下总结。一、对统编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增加了综合性

14、学习单元、习作单元,还有专门的文体单元,如名著单元、神话单元等,还增加了快乐读书吧。并且,新教材的习作和口语交际不再从属于语文园地,而是放在园地前面。园地中也增加了词句段的运用,为习作打基础。新教材也增加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古诗词和文言文都有所增加,说明新教材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二、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了努力方向要熟悉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段目标,对各单元的语文要素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备课时,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把握。三、对阅读教学的方向有了清楚认识通过培训学习,对于阅读教学,我认为就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精读、略读、课外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阅读是一项长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有所收获,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要让学生多读,老师首先要多读,先获得阅读感受,才可以在课堂上感染学生。四、对习作教学有了方向习作教学一定要渗透于平时的阅读中,将平时课堂上学到的表达方法巩固运用到习作上。重视过程性指导,一定加强作文修改和交流环节。引导学生多动笔,多积累。总之,这几次的统编教材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认真阅读笔记,结合实际,把教学工作开展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