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小论文写 关于保护环境小论文怎么写 完成一篇环保类论文需经过文章选题、查阅资料、论文设计、观察总结与资料、撰写论文等基本阶段,一番流程下来,如何才能得到一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表达规范的文章?下面从文章选题、资料搜集、组织结构、语言表达与格式规范五个方面具体谈谈如何撰写一篇合格的环保类论文 其次环境保护论文具有综合性,新手在选题时切忌“帽大身子小”,选题很大而回答的问题小,最好结合热点,以小切入热点是论点的,尤其对于新手而言,在经典议题已经被前辈论述的相当通透的情况下,热点是有效的突破口,能够大幅提升文章检索引用概率作为环保领域新人,论文选题宜以点代面,如果选择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等论文题目,若提不出来真正有见地的观点,会给人空洞无物的感觉因此,建议选题时最好与自己身边特殊环境问题结合起来、与热点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以小见大最后论文选题要新,可以是利用新资料,发现以前未曾研究过的环境现象和问题;还可以是有新结果,尽管以前也有类似的研究内容,但经过使用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得出了新的结论可以多结合国家基金项目,寻找热点和前沿问题,在理论上、应用上,有新的突破。
有的文章只写经验,没有升华凝练,不像论文,更像总结;有的论文按“现状-分析-对策”的结构模式写,没有得出有学术价值的结论,把文章写成了调查报告;有的缺乏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说服力不强;有的只有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结论 这些都不是合格的论文好的文章需要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总结调查研究结果,得出有学术价值的结论,对于论文所确立的论点或主张,必须有翔实的论证和说明,不能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要揭示现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语言表达是一篇文章的基础要素,文理通顺、言简意赅的语言,能够将文章的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规范语言表述,一要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切忌堆砌语句、重复表达,造成文章空洞;二是要引人深思、给人启发、让人受教,要让读者读完后,明白这篇文章的创新意义所在,并且同意作者的出发点,认同文章的学术价值,不要写成评价工作类技术报告或者工作指南;三是不能忽视目标期刊的刊发范畴和目标读者,发表论文是与同行以及某个期刊和某个领域的读者进行正式、专业的交流,在投稿前要明确期刊的风格和读者的偏好 如果说选题是文章的灵魂、结构是文章的脉络、语言是文章的气质,那么格式则是文章的外衣。
期刊论文对格式要求往往比较严格,标题、摘要、关键词、注释和参考文献在一篇论文中所占比重虽不大,却能反映出一篇论文的品质,体现出作者的风格及学术水平诸如题名笼统;摘要过长或过短;正文层次不明,层次序号;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参考文献着录格式不标准等格式问题,会直接影响的审稿第一印象,也会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另外,环境类论文重调研、分析,其中可能会有大量图表,图表的序号及名称、图表的内容和格式、图表文字字体与字号、的标注等,均应遵循相应的格式规范 好的论文仁者见仁,评价标准也会有差异,但可以确定的是,写好文章没有捷径,掌握了正确的思维与方法后,应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只有认真投入,才会写出满意的文章借鉴时也应有选择地进行消化、吸收,不能拿来主义,盲目照搬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有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