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目录第一节水体污染机制第二节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物理作用生物作用物理化学作用水体污染的机制化学作用第一节水体污染机制水流的紊动作用分子扩散作用水流的冲刷作用吸附一解吸胶溶一凝聚酸化碱化-中和氧化-还原分解-化合沉淀-溶解生物分解作用生物转化作用生物富集作用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第二节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根据净化机制分为三类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化学和物化净化:氧化还原、酸碱、吸附凝聚生物净化: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水体的自净作用是指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和扩散qaQaQCqCC21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计算:C1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mg/L)C2原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mg/L)C计算断面上水中污染物的浓度(mg/L)q废水流量a混合系数Q参与混合稀释的河水总量nCaQqCC11河水中无此污染物,且河水流量远大于废水流量时:物理自净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生化自净废水中有机物进入河流后,水中有机物被河水稀释,并且会被水中微生物分解,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生化自净。
某种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定的时间或流经一定的距离,被生物化学净化的数量,可用下式表达:质量守恒原理SKCS每日生物化学净化量,mg/(Ld);C可被生物化学作用降解的污染物质的初始浓度,mg/L;K该污染物质的生物化学降解速率常数,1/d 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提问:水体自净速度有哪些限制因素?物理?净水流量、流速、污染物物理性质化学?地域、季节、天气生物?生物种类、数量(营养物浓度、环境因子)、代谢的极限速度因此水体的自净速度是有限的 在正常情况下,水体单位时间内通过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同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数量称为同化容量或自净容量 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水体的自净模型(一)混合稀释模型参与混合的河水流量同河水及污水流量之和的比值Q,定义为混合系数 假设受污河段上无支流、无地表径流和无地下水吐纳,河水流量Q与点污染源废水流量q均保持不变,则混合系数最简的计算式为:LL计算全混其中,CW原污水中某污染物的浓度,mg/L;q污水流量,m3/s;CR河水中该污染物的原有浓度,mg/L;Q河水流量,m3/s。
WRCqCQC完全混合断面污染物平均浓度为若CR=0,且河水流量远大于污水流量式,上式可简化为WWCqCCQn其中,n河水与污水的稀释比,n=Q/q混合越完全,稀释比越大,则污染物的浓度越降低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氧垂曲线方程:有机物降解:L1LddKttK1eL0L)e1(1L0tKx氧垂曲线的求解:D2DddKt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制作:李慧婷制作:李慧婷D2L1DddKKt)ee(e21221L01D0DtKtKtKKKK)ee(e)(21221L01C0CSCSCtKtKtKKKK某点处的氧不足量变化速率是该处耗氧速率和复氧速率之和:求解得某点的亏氧量:某点的溶解氧:c=cs-D到达最缺氧点时间dD/dt=0:12L0112D0121lnKKKKKKKtk结束 3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