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对“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要点一、工程概况和技术特点 在此一节中可以看出施工方对施工图纸的消化程度,同时也可反映出施工方的工程施工阅历和技术保障系统的强弱因此,在审查这一节时应留意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技术特点、难点的分析是否切中要害,是否有他们自认为施工困难的方面或应留意的事项,对此应分门别类作记录,在施工过程中重点监控 二、施工作业工艺及主要技术措施 本节是“钢构造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考试大*由于钢构造工程涉及到制造和安装两个施工现场,因此本本节内容应涵盖两现场的工艺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不如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工艺的描述那么详实,但要求主干明确,规律性强,工艺特征要切中要害,因此,对此节审查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制造加工工艺程序有无冲突与前后倒置现象一般来说其加工工艺是: ⑴确认进场材料; ⑵电脑或1:1实样出落料尺寸零件图; ⑶落料矫正、编号、堆放; ⑷零部件成型、刨边矫正; ⑸1:1拼装胎模组合确认及拼装检验; ⑹焊接、检验及矫正; ⑺制孔、端面加工; ⑻预组装、检验; ⑼编号拆开堆放; ⑽外表除锈及外表处理,涂装作记、检验; ⑾出厂。
2、审查工艺挨次中是否有关键工序遗漏和倒置状况如材料进场后不经确认、跨过电脑或1:1实样确定落料尺寸就开头落料,不经1:1拼装胎模确认就进入拼装等其材料确认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对材料材质、规格、型号进展确认;其二是对材料应进展第一次矫正以到达可用标准确实认由于施工单位一般对材料的要求重视缺乏,*考试大*在钢构造施工组织设计中,此项的描述常被忽视 电脑或1:1实样确定落料尺寸这一工序过程相当重要现在的钢构造施工图设计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设计方不再出具体的节点大样构造图,其杆件多为单线图,而节点构造只给出连接原则,节点板厚、焊缝长度要求、连接螺栓排列及数量和螺栓规格等不给节点、大样详图往往要求施工单位按轴线交接要求及节点连接原则进展二次设计,在工程中通常把这些二次设计施工图称为“转换图”如施工方未接触过这类设计,则往往会以为是设计不完善,而要求设计方补充详图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施工方的技术素养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月以前的水平因此监理人员应对这一工艺过程引起足够重视,否则落料过程中将易产生成批废料的严峻后果 3、在1:1拼装胎模完成后应对胎模进展确认确认应留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尺寸(*考试大*包括成型外型几何尺寸、轴线交点位置尺寸);二是是否便于脱模,是否有阻碍拼装饰焊、影响帮助拼装线作标记的地方等。
在有些施工单位的钢构造施工组织设计中,根本不提及这一过程,或者即便提了也不作细的要求,使工艺失控此工艺过程必需是放在拼装之前,拼装有两类,一是小件拼装,一般是拼成零件或部件;另一类是中拼组成构件预组装应放在焊接、成型、矫正、制孔、端面加工后进展,决不能与小件拼装及中拼一并同时进展,如施工方把三者过程混在一起,应在审查中赐予指出 4、施工企业要有自己的施工技术标准这一点非常重要,在《钢构造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根本规定”中,明确要求施工现场质量治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这里所说的施工现场包括制造现场和安装现场两个施工现场因此施工技术标准应是由两大块构成,一是制造施工技术标准;二是安装施工技术标准所谓相应就是应有针对性和匹配性标准中所讲的施工技术标准其实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应的国家标准、标准;二是施工企业的自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