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在职博士班办公室《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程作业姓名: 金成海日期:2012年5月7日页码:1-4题目:1、请论述“一国胜利”论的产生与发展,并与“共同胜利”论进行比较一、共同胜利”与“一国胜利”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认识-实践”的以“共同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概念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像资本有政治同盟一样,也须结成同盟,需团结一致,并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是当时最发达的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列宁主义的核心:否定马克思“共同胜利”,理论先导下的“一国胜利”的概念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可以、而且必须首先在一个国家发动并取得胜利,并将无产阶级领导的被压迫民族(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成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二、“一国胜利”论的产生背景 马克思提出的“共同胜利”、“齐步走”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思想和实践,条件过于理想化,实际阻碍了俄共想率先在本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列宁为发展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统一的思想武器,必须打破“共同胜利”的思想基于对形势的缜密逻辑分析,基于否定马克思“只研究革命的终极原因,而不研究导火索等具体原因,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思想,找出“共同胜利”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可以、而且必须首先在一个国家发动并取得胜利”即“一国胜利”的理论体系。
特别是在总结思考十九世纪两次欧洲革命和巴黎公社等革命失败后基础上提出的“共同胜利”思想容易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普遍接受的情况下,俄国要发动一场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运动,首先要打破的就是“共同胜利”所隐含的无产阶级需发展到整体强大和团结步调一致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的思想,必须挖掘“共同胜利”不可能实现的现实根源,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束缚,找出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和潜在危机,找到择机发动革命的依据和突破口,将“一国胜利”提升到理论高度,才能实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高度统一,并为无产阶级发动革命在俄国取得成功,树立强大的信心,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 激进的“一国胜利”基于理论先导,而不是实践在先列宁曾反复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列宁当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组织中的地位并不高,敢于提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敢于挑战马恩“共同胜利”的权威思想,并成功组织、发动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个人认为,列宁的贡献是卓越的,也是“一国胜利”论实践上的成功 三、“一国胜利”论与“共同胜利论”的主要区别马克思“共同胜利”理论符合“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路线首先,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击败了闭关自守的各国封建主和孤军奋战的无产阶级。
1871年法德资产阶级联合绞杀法国巴黎公社革命两次欧洲革命的实践表明存在着“国际资本同盟”其次,剩余价值转形(瓜分)理论证明了“国际资本同盟”存在的必然性,经济利益决定政治,即:平均利润促进工业资本家一体化;利息使工业、金融资本家合二为一;地租明晰了工业、金融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三位一体;而资本的输出实际导致了国际资本和资产阶级政治同盟的形成;基于资本同盟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无产阶级个体,相对弱小,联系松散,缺少组织,要想发动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必须对应资本同盟,“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宣传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建立起无产阶级自己的同盟,包括实践过程陆续建立起的“国际劳动同盟”、“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做好组织和干部的准备推动建立各国的社会党等政党及“社会党国际”(第二国际)和共产国际等无产阶级的同盟另外,提出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面对强大的资本同盟,多国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须团结一致协调行动,才有可能革命成功,即“共同胜利” 列宁“一国胜利”论向马克思主义“共同胜利”的基本原理挑战,通过逻辑推理预测,先提出理论,理论先导,指导实践首先,准确预测世界大战爆发会瓦解“国际资本同盟”,所以“不必要”共同胜利。
由于新科技的运用,形成垄断,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将不平衡,有些国家会跳跃式发展,列强实力对比将发生变化,如早期强大的葡萄牙,会不断变化,到后来强大的西班牙,到更强大的英、法、荷、德后起的列强,必然要求其殖民地与势力范围同实力相对应,但殖民领土已分完,资本同盟内部爆发的利益争夺,必将导致因殖民地与势力范围的世界大战,导致国际资本同盟瓦解事实证明,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测准确,将列宁“一国胜利论”和个人的影响力提高到了空前高度其次,列宁提出各国革命主客观条件成熟时机不一,所以“不可能”共同胜利就像数学上的概率论,要实现“共同胜利”,客观条件上必须具备的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由于经济危机、战争或经济危机导致下层民众不能照老样子生活,民不聊生;同时上层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不能照老样子统治,出现严重的内部争斗,出现政治危机主观条件上,必须具备的是:被压迫的群众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积极性高涨,同时无产阶级领导的政党成熟个人认为,后续还应发展到有无产阶级领导的强大武装)虽然一国或几国导致下层民众民不聊生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出现统治不下去,多国同时出现严重政治危机的情况,是百年不遇的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
各国的发展不平衡,条件成熟的时机不一,四个前提条件不可能在多国同时具备,只能也只有即―――“一国胜利” 列宁只承认一国可以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期望由一个一个的“一国胜利”走向最终的“共同胜利”一国胜利”论配合“一国胜利”具体的天赋胜利、民族自决和民族解放的系列策略,如: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使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不给参战政府以任何支持、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等等,使俄国率先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后续斯大林将俄国率先按斯大林模式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和东欧等国,也纷纷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虽然目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普遍改革失败,中国作为目前仅有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国胜利”论践行者,经济上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如何发展?不再有社会主义国家成功经验再供借鉴,当前也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苏、东社会主义发展、破灭历史汲取更多有益的经验教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不断创新,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政治改革,势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