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国志》优秀读书笔记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79KB
约4页
文档ID:288569697
《三国志》优秀读书笔记_第1页
1/4

《三国志》优秀读书笔记   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时代最闪耀的一颗亮星诸葛亮的本事,自不必多说那么,诸葛亮的朋友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三国志》载,“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   “石、孟、徐三人求学皆务要精熟,只有诸葛亮能观其大略每至晨夜闲时,常共抱膝长啸,诸葛亮谓三人道:‘卿等三人的仕进,官位可至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能至何位,他只笑而不言   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诸葛亮都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四人为密友那么,问题来了,诸葛四友的人生是怎么样的,最后怎么样了?   诸葛亮的朋友们徐庶   颍川徐庶是诸葛四友中知名度最高的,哪怕这样,在史料中的记载也不过百余字   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少年时是一个侠客,曾为了给人报仇被官府抓到,被人救走后,弃武从文,到处求学,学问越来越深,但是别人因为他有前科,不肯跟他交往   徐庶于是更加的勤勉,学问义理更加精深,这个时候开始和同乡的石广元交往,再往后和诸葛亮交往,后来跟随刘备,在曹操南下时,随刘备逃命,母亲不幸被曹操俘虏为了保全母亲,徐庶只得投靠了曹操。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实际上是演义杜撰的曹丕时期,徐庶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官职都不高诸葛亮北伐时还为徐庶不被重用而惋惜数年后病逝   徐庶徐元直孟公威   孟公威可能知道的人比较少孟建,字公威,汝南人,和诸葛亮、徐庶等是同学只不过求学目标不同,孟公威等人求学务要精熟,只有诸葛亮观其大略   孟公威后来在曹魏做官,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诸葛亮在第二次出祁山时,曾在给司马懿的回信中,希望司马懿请杜袭替他向孟公威问好然后就没有记载了   孔明四友,左二孟公威石广元   石韬,字广元,颍川人,和徐庶是同乡,因而交善,后来和徐庶同是诸葛亮的同学其求学目标,也是务要精熟   诸葛亮追随刘备后,石广元北上到曹魏任职曹丕年间,石广元历郡守、典农校尉,也是没有得到重用诸葛亮北伐时,知道石广元、徐庶,没有得到重用,曾感叹“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除此之外,再无记载了   孟公威和石广元崔州平   博陵崔氏是名门望族崔钧,字州平,即崔州平,博陵安平人崔州平的父亲崔烈,是汉司徒董卓进京后,崔州平曾起兵讨伐董卓,其父因此被捕下狱   所以说从年龄上来看,崔州平是诸葛亮的四个好友中年龄最大的。

但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当时的人说他吹牛,只有崔州平和徐庶,相信他有这样的才能   崔州平在讨董卓之后,一直游历,因此结识的诸葛亮但史料对于他之后的记载就没有了但博陵崔氏家族在中国的历史中频繁出现,至隋唐时期一直是北方著名的大族   据《新唐书》中记载,在唐朝,博陵崔氏一共诞生了15位宰相这一点,恐怕连诸葛亮都比不上   崔州平   诸葛亮四友,崔州平年岁最大,也是最牛的,家族更是旺盛数百年,可惜后来没有致仕其他三人却只做到了曹魏的小官,也有做到郡守或是刺史的   能和诸葛亮作朋友的,岂能是简单的人物,可惜的是曹魏知道诸葛亮的本事,却没有重视诸葛亮的朋友诸葛四友,有三个在曹魏致仕,却都没得到重用   一部分原因,是曹魏的官员被门阀士族把持,一部分原因,可能真就是诸葛亮所说的,他们的才能仅限于郡守、刺史了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