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滑板模型试题与详解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 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擦等于滑动摩擦),t=0 时,车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 已知 t=12s 时,平板车停止运动,此后平板车始终静止g 取 10m/s2,在运动过程中物块未从平板车上掉下(1)求 t=3s 时物块的加速度;(2)求 t=8s 时物块的速度;(3)若物块相对平板车的运动会留下痕迹,请求出物块整个运动过程中在平板车上留下的痕迹的长度【解答】 解:( 1)平板车对物块的摩擦力最大值为fmax=mg ,故物块的加速度最大值为 amax=g=0.2 10=2m/s2但平板车的加速度由图象知为a=4m/s2amax故平板车不可能与物块一起向右加速,其加速度只能取a1=amax=2m/s2(2) 物块向右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运动,而平板车则做加速度为a0=4 m/s2的加速运动;当 t=t1=6s时,物块速度 v1=a1t1=12m/s此后,由图象可知平板车在外力作用下做初速度为v0=24m/s、加速大小为a0=4 m/s2的匀减速运动, 开始时物块的速度仍小于平板车的速度,故物块仍加速, 直至两者共速设平板车减速持续时间为t2,两者共速,则:v=v1+a1t2=v0a0 t2解得: t2=2s,v=16m/s故 t=8s 时物块的速度为 v=16m/s(3)t=8s后,平板车的加速度为a0=4 m/s2,而物块的加速度源于摩擦力,其最大值为a1=amax=2m/s2,显然物块不可能与平板车一起减速,只能做加速度为a1=amax=2m/s2的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在物块与平板车共速前,物块相对于平板车向后运动,其相对位移大小为x1=a0t12+(v1+v)t2a1(t1+t2)2解得: x1=48m物块与平板车共速后,物块相对于平板车向前运动,其相对位移大小为x2=32m两阶段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痕迹会有部分重叠,由于 x1x2, 故痕迹长度为 x=48m答:( 1)t=3s 时物块的加速度为2m/s2;(2)t=8s时物块的速度 16m/s(3)物块整个运动过程中在平板车上留下的痕迹的长度为48m如图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l=3m,货箱放入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a=4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2 ,g=10m/s2求:(1) 为使货箱不从平板上掉下来, 平板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2)如果货箱恰好不掉下,则最终停在离车后端多远处?【解答】解:(1)货箱放到车上后,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货箱做匀加速运动,设货箱加速到与车速相同的时间为t,对货箱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二者速度相等时: a1t=v0at货箱的位移为:对车, x车=v0t因 x车x箱+L,所以货箱将掉下货箱恰好不掉下时:x车x箱=l联立得: t=1s;v0=6m/s(2)货箱放到车上后,货箱和车达到相同速度v 时,货箱恰好到达车的后端,车的速度为:v=v0at=641=2m/s设再经过 t车停止运动,则:s车的位移:x车=v0t=2=0.5m,对货箱:m,故货箱到车尾的距离为:d=x箱x车=10.5=0.5m答:(1)为使货箱不从平板上掉下来,平板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v0应满足小于等于 6m/s;(2)如果货箱恰好不掉下,则最终停在离车后端0.5m 远处如图所示,将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 拉动纸板,拉力大小不同,纸板和小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若纸板的质量m1=0.1kg,小物体的质量 m2=0.4kg,小物体与桌面右边缘的距离d=0.15m,已知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 取10m/s2求:(1)当小物体与纸板一起运动时,桌面给纸板的摩擦力大小;(2)拉力 F满足什么条件,小物体才能与纸板发生相对滑动;(3)若拉力作用 0.3s时,纸板刚好从小物体下抽出,通过计算判断小物体是否会留在桌面上【解答】 解:( 1)当小物体与纸板一起运动时,桌面给纸板的滑动摩擦力为:f1= (m1+m2)g代入数据解得: f1=1N(2)在力 F 作用下,纸板和小物体一起加速运动,随力F 增大,加速度增大,小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直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f2=m2g小物体的加速度为两者一起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 (m1+m2)g=(m1+m2)am解得: Fm=2g(m1+m2)=2NF2N 时小物体与纸板有相对滑动(3)纸板抽出前,小物体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m/s2,0.3s离开纸板时通过的距离:;速度为: v1=a2t=20.3=0.6m/s;纸板抽出后,小物体在桌面上受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也为a2,小物体减速运动可能的最大距离为:,则小物体在桌面上可能运动的总距离为: s=x1+x2=0.09+0.09=0.18md,因此小物体不会留在桌面上答:( 1)当小物体与纸板一起运动时,桌面给纸板的摩擦力大小为1N;(2)F2N 时小物体与纸板有相对滑动;(3)小物体不会留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2kg 的木板,木板长为2m其左端距上方障碍物的水平距离为1m,障碍物下方空间仅容木板通过现有一质量为1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以一定的初速度V0冲上木板左端, 与此同时对木板施加一水平拉力 F使木板向左运动已知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 全过程中滑块都没有掉下来,g 取 10m/s2(1)为使滑块不碰到障碍物,其初速度V0最大为多少?(2)当滑块以(1)问中的速度滑上木板时, 为使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拉力F【解答】 解:( 1)为使滑块不碰到障碍物,其最大位移为即:所以:m/s最大为 2m/s(2)滑块的加速度:木板的加速度:全过程 m、M 加速度恒定, F最大时,最终m,M 获共同速度 V共且 m 处于 M最右端,设共历时t由( v0amt)=aMt得:由几何关系知: L=Sm+Sm;代入数据得: F=4N同时,若要 M 向左运动,则: Fmg=0.2 110=2N答:( 1)为使滑块不碰到障碍物,其初速度V0最大为 2m/s;(2)当滑块以( 1)问中的速度滑上木板时,为使滑块不掉下木板,拉力的范围是 2NF4N(15 年高考新课标 2)25. (20 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某地有一倾角为=37(sin37 =53)的山坡 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 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 A(含有大量泥土), A和 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 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 1减小为83,B、C间的动摩擦因数 2减小为 0.5 ,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 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 2保持不变已知 A开始运动时, A离 B下边缘的距离 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在 02s时间内 A和 B加速度的大小(2)A在 B上总的运动时间答案详解(1 )时间内, A 受力如图所示其中、是 A 与 B 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是 B 与 C 之间的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条件得: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设A 和 B 的加速度分别为和,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2 )在时,A 和 B 的速度分别为和,则时, A 和 B 的加速度分别为和此时 A 和 B 之间摩擦为零,同理可得?即 B 做减速运动。
设经过时间,B 的速度减为零,则有?联立可得?在时间内, A 相对于 B 的距离为?此后 B 静止不动, A 继续在 B 上滑动设再经过时间后 A 离开 B,则有?可得(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设 A 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利用下面的速度图线求解,正确的,参照上述答案及评分参考给分2017 年高考新课标3)25( 20 分)如图,两个滑块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mA=1 kg 和 m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1某时刻 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 B相遇时, 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