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288492093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一、心理现象二、感觉一、心理现象二、感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感觉阈限高。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叫最小可觉差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三、知觉三、知觉1.社

2、会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它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社会知觉常出现几种偏差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第 1 页,共 8 页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南方人、北方人、亚洲人)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比如,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

3、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也叫最初效应。近因效应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投射效应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四、记忆四、记忆遗忘规律19 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描述遗忘进程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后立即发生的,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但是渐趋平稳。五、思维五、思维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可能

4、的方向从而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例如,治理雾霾的多种方案,教育改革的多种方案的提出等的思维。“一题多解”六、注意六、注意注意的分类根据注意到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名称有 无目的意志努力程度特点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第 2 页,共 8 页无 意 注意无无需自发产生, 不能获得系统知识 ,完成任务有 意 注意有需要显示人类心理活动 主动性、 积极性有 意 后注意有无需一种特殊形态、高级状态的注意七、情绪情感七、情绪情感情绪的基本分类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心理学家把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类型。根据情绪状态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

5、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生活中我们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件喜事让我们很长时间保持着愉快的心情;但有时候一件不如意的事也会让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忧心忡忡,情绪低落。这些都是心境的表现。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强度上更大,但维持的时间一般较短暂。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为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颤栗、手舞足蹈等。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如在日常生

6、活中突然遇到火灾、地震,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遇到恶劣天气,旅途中突然遭到歹徒的抢劫等,无论天灾还是人祸,这些突发事件常常使人们心理上高度警醒和紧张,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这都是应激的表现。应激状态持续时间不可过长,否则会有害健康。情感的分类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时,就会感到自尊、自重,有一种自豪感;当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同自己坚持的理想和价值标准相违背时,就会感到痛苦、懊悔,甚至丧失自尊心。显然,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明显的自觉性

7、,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调控和监督作用。2.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科学研究中面临新问题时的惊讶、怀疑、困惑和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第 3 页,共 8 页对真理的确信,问题得以解决并有新的发现时的喜悦感和幸福感,这些都是人们在探索活动和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理智感。人们越积极地参与智力活动,就越能体验到更强烈的理智感。3.美感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客观世界中,凡是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的事物都能引起美的体验。一方面,美感可以由客观景物引起,例如,桂林山水的秀丽、内蒙古草原的苍茫

8、、故宫的绚丽辉煌、长城的蜿蜒壮美,可以使人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和人的创造之美;另一方面,人的容貌举止和道德修养也常能引发美感,甚至一个人身上善良、纯朴的性格,率直、坚强的品性,比身材和外貌更能体现人性之美。人在感受美的时候通常会产生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且表现出对美的客体的强烈的倾向性。所以,美感体验有时也能成为人的行为的推动力。在生活中,由于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对美的见解也多有不同。例如,有的人喜欢花好月圆的美,有的人却以丑木、怪石为美;有的人喜欢绚丽和精致的美,有的人却喜欢悲壮和苍凉之美。八、能力与人格八、能力与人格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是在掌握

9、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别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2.智力结构理论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

10、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 20 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 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受后天经验的影响较大,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但在个体差异上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 25 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

11、某种文化环境的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第 4 页,共 8 页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有人可能在某一两个方面是天才,而在其余方面却是蠢材;有人可能每种智力都很一般,但如果他所拥有的各种智力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则可能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会显得很出色。理论内容言语智力。是指对外语的 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说家和政治领袖等

12、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音乐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个人对音乐美感反应出的包含节奏、音准、音色和旋律在内的感知度,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逻辑-数学智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它是一种对于理性逻辑思维较显著的智力体现。对数字,物理,几何,化学,乃至各种理科高级知识有超常人的表现。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视觉-空间智力。是

13、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同时对宇宙、时空、维度空间、及方向等领域的掌握理解,是更高一层智力的体现,是有相当的理性思维基础习惯为依托的前提的。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运动智力。是所有体育运动员,世界奥运冠军们必须具备的一项智力。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

14、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自知-自省智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感、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思想家、小说家等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人际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种智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1999 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智力: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是指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

15、是一种在自然世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如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地质特征和气候。对我们自己身处的这个大自然环境的规律认知,如历史,人体构造,季节变化,方向的确立,磁极的存在,感知灵性空间的超自然科学能力,能适应不同环境的生存能力。哈佛大学的另一位心理学家考勒斯在 1997 年还提出了道德智力, 它是指进行公平道德判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第 5 页,共 8 页断的能力,这就更加大了智力的内涵。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改革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积极乐观的学生观科学的智力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样化的

16、人才观和成才观3.人格特征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的特征整体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人格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所有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或者是凡种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构成人的本质的东西,是那种为人所特有的,失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