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2讲课文档

上传人:太丑****片 文档编号:288434683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2讲课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2讲课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2讲课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2讲课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2讲课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2讲课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2讲课文档(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第一页,共九十五页。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第二页,共九十五页。培训内容:培训内容:l一、保密义务及竞业限制一、保密义务及竞业限制l二、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二、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l三、商业道德准则三、商业道德准则l培训目的:培训目的:通过本次培训使大家能树立起基通过本次培训使大家能树立起基本的法律意识、合同意识本的法律意识、合同意识、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第三页,共九十五页。法律意识重要性法律意识重要性 1 1、“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pk “pk “慎之毫厘,得慎之毫厘,得之千里之千里” 2 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千里之

2、堤,毁于蚁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 3、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 防微杜渐防微杜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防人之心不可无防人之心不可无 ,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之心不可有第四页,共九十五页。怎样提高法律意识? 培养人性恶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对人性的观点性本善德中国传统对人性的观点性本善德治治 圣人、贤人、青天圣人、贤人、青天 西方对人性的观点西方对人性的观点人性恶人性恶法治法治 举例:借条、婚前协议、签收、两党制举例:借条、婚前协议、签收、两党制第五页,共九十五页。保密与竞业限制协议的保密与竞业限制协议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1、保密信息的范畴。、保密信息的

3、范畴。l2、保密义务(即限制使用不得泄密)。、保密义务(即限制使用不得泄密)。l3、竞业限制(即不当竞争)。、竞业限制(即不当竞争)。l4、责任承担。、责任承担。 第六页,共九十五页。1、保密信息的范畴、保密信息的范畴l(1)协议中的保密信息主要是指商业秘密。)协议中的保密信息主要是指商业秘密。商业秘密在法律上的定义商业秘密在法律上的定义l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第七页,共九十五页。商业秘密构成要件解释商业秘密构成要件解释l1、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l2、是指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

4、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l3、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l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列举为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同时,该规定还明确了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于不属于列举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范围内的,而又确实需要通过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资料,可采取保密措施予以保护。第八页,共九十五页。商业商业秘密的三性:秘密性、实用性、保密性秘密的三性:秘密性、实用性、保密性第九页,共九十五页。(2)(2)公司保密信息的界定公司保

5、密信息的界定内部商业信息内部商业信息内部技术信息内部技术信息其它保密信息其它保密信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第十页,共九十五页。l内部商业信息内部商业信息客户信息、人事信息、战略计划信息、营销计划、推广及销售计划、销售渠道、采购资料、进货渠道、财务资料等等l内部技术信息内部技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方案、工程设计、制造方法、配方、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研究开发记录、技术报告、检测报告、实验数据、试验结果、图纸第十一页,共九十五页。其它保密信息l(一)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一)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l(二)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二)公司尚未付诸实施

6、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 l(三)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三)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会议记录。会议记录。 l(四)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四)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l(五)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五)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l(六)公司职员人事档案,工资性、劳务性收人及资料。(六)公司职员人事档案,工资性、劳务性收人及资料。l(七)其他经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七)其他经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第十二页,共

7、九十五页。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又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等,即为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利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第十三页

8、,共九十五页。著作权法第十六条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第十四页,共九十

9、五页。注:计算机软件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并由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件专门保护。第六条中国公民和单位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不论在何地发表,将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第十四条公民在单位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如是执行本职工作的结果,即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或者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则该软件的著作权属于该单位。第十五页,共九十五页。商标权案例之一商标权案例之一唯冠苹果唯冠苹果iPad纠纷大事记纠纷大事记l2000年,唯冠集团注册了iPad在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商标。次年,唯冠大陆子公司深圳唯冠注册了iPad中国商标。l2009年12月,苹果通过旗下英国子公司

10、IPApplication支付3.5万英镑(约合5.5万美元),从唯冠台湾子公司唯冠国际手中买下了iPad全球商标权。由于深圳唯冠员工袁辉与麦世宏参与谈判,苹果认为转让协议也包括了iPad在中国大陆的使用权。l2010年1月,苹果正式发布iPad。2月,苹果以深圳唯冠连续3年停止使用iPad商标为由要求中国商标局撤销1090557号商标。但3月,民生银行拿到深圳唯冠的资产保护令,向中国商标局递交资产保护书,深圳法院查封了深圳唯冠持有的两个iPad大陆商标。l2010年4月,苹果在深圳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深圳唯冠,认为基于之前转让协议,自己持有iPad商标在大陆的所有权。但深圳法院驳回了这一诉求,认

11、为苹果是与唯冠国际达成协议,并未与深圳唯冠签署合约,而也没有证据表明深圳唯冠批准了这一协议。l第十六页,共九十五页。l2011年,唯冠在深圳与惠州两地起诉苹果经销商,要求禁售iPad。2月,苹果在深圳法院起诉深圳唯冠,要求深圳唯冠进行赔偿并确认苹果在大陆拥有iPad商标权,这是双方首次正面交锋。3月,深圳唯冠向北京工商局投诉,要求对商标侵权的苹果实施罚款。12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苹果败诉,其赔偿与商标要求均被驳回。l2012年2月22日,深圳唯冠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起诉苹果总经销商侵权,但法院未宣判。2月29日,苹果在深圳起诉深圳唯冠要求获得iPad在大陆商标权的二审在广东高等人民法院开庭。

12、l2012年4月1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富邦公司(唯冠科技债权人之一)申请唯冠破产清算要求遭拒。l2012年5月9日美国加州高级法院法官马克皮尔斯5月4日应苹果的请求,驳回了唯冠起诉苹果iPad商标侵权一案。l2012年7月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宣布,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权问题达成和解,苹果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和解费用。第十七页,共九十五页。(3)保密信息的重要性)保密信息的重要性l保密信息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重要的无保密信息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具有重大的影响。为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具有重大的影响。为此,国家法律

13、法规对保密信息的保护均作出了非常明此,国家法律法规对保密信息的保护均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并且涉及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确的规定,并且涉及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等等许多法律领域。公司法、合同法等等许多法律领域。*第十八页,共九十五页。2、保密义务、保密义务l(1)、什么是保密义务。)、什么是保密义务。l 除非经过公司同意,出于工作的需要,员工在任除非经过公司同意,出于工作的需要,员工在任职期内或任职期满后均对上述保密信息负有不得泄漏、职期内或任职期满后均对上述保密信息负有不得泄漏、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的义务。包括不得向家人及亲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的义务。包括不得向

14、家人及亲朋好友泄漏。朋好友泄漏。第十九页,共九十五页。l(2)违反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违反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赔偿经济赔偿 行政责任行政责任行政罚款行政罚款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拘役、有期徒刑、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罚金 第二十页,共九十五页。l相关法条相关法条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赔偿经济赔偿l劳动法第一百零二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五页。行政责任行政责任行政罚款行政罚款l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

15、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五页。l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拘役、有期徒刑、罚金拘役、有期徒刑、罚金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五页。案例一l华为前员工侵犯商业秘密案l案件回顾: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上海沪科科技有限公司,一夜之间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该公司三名创办者、前华为员工王志骏、刘宁、秦学军,在200

16、1年分别以出国读书、读研究生为名从华为辞职,投资成立上海沪科公司,半年内推出涉嫌使用华为光网络技术开发的产品,并销往全国各地。2002年沪科公司以该技术和少量资产整体出售给UT斯达康,三名员工因此成为UT斯达康子公司员工,同年因涉嫌侵犯华为商业秘密被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第二个月,三人被深圳市公安局监视居住。去年6月,三人被逮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五页。l案情概述l在这三人命运背后,是华为和收购沪科公司的UT斯达康两个著名电信企业间的较量。小灵通领域已经获得绝对优势的UT斯达康,在小灵通项目上将包括华为在内的竞争对手打得相形见绌。近两年来,UT斯达康开始不断试图扩大其在宽带、无线和IP市场的影响力。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五页。l法院判决l一审法院认为,三被告人均违反了其与华为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被告人王某、刘某明知是他人违法获取的华为公司商业秘密并加以使用、允许他人使用及披露;被告人秦某以盗窃的手段获取华为公司的部分商业秘密,共同给华为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三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五页。l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被告人王某、刘某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