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288345793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喧嚣(xio) 蹒跚(mn) 洗耳躬听(gng)B殷红(yn) 绮丽(q) 引颈受戮(l)C步履(l) 襁褓(qing) 惟妙惟肖(xio)D粗犷(gung) 剽悍(bio) 相形见绌(ch)2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

2、说法有误的一项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B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 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C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 大成功之处。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 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瞠目结舌,未能说出一句话,直到父子二人离开。B百合花亭亭玉

3、立,洁白的花瓣与金色的花蕊大相径庭。C有一年紫藤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D上司吩咐下属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下属依令行事,一切有条不紊。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那些扑朔迷离的案情,神探福尔摩斯总能抽丝剥茧,揭开真相,其过人的智慧令人叹服。B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如期而至,美轮美奂的足球比赛成为炎炎夏日里球迷关注的焦点。C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日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D五月的希拉穆仁草原绿苗如毯,蓝天上朵朵白云时聚时散,变化多端让人不由地想到那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

4、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栈桥(zhn) 悲天悯人 大气磅礴(b) 喟叹B饶舌(ro) 鸦雀无声 钟灵毓秀(y) 羸弱C喟叹(ku) 入不敷出 汗流浃背(ji) 张皇D板滞(zh) 言简意赅 浪敛波平(jin) 慰籍6仔细观察下面漫画,按要求作答。又是3月5日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7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国破山河在,_。 (春望杜甫)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城阙辅三秦,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张岱)_,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李白)采菊东篱下,_。 (饮酒陶渊明)白雪歌送武判官

5、归京一诗中,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的诗句是:_,_。渔家傲秋思一词中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揭示出将士们思归故乡而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8名著阅读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

6、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1这段文字选自_,作者是_。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出自哪个情节。3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阅读9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以“狂”为词眼,“狂”奠定

7、了全篇高昂激越的基调。B词的上阕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是粗犷豪放;词的下阕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是委婉纤柔。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作者以冯唐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D该词风格豪放雄壮,意境浑厚,运用典故,抒写豪情壮志。2词的下阕画线句描绘一个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何子少好读书

8、,遇有异书,必厚赀购之,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每巡行田陌,必挟策以随。或如厕,亦必手一编。所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盖欲以揽求王霸之余略,以揣摩当世之故。一遇事之盘错难解者,即傅以古义合之。而有不合,则深湛思之,竟日继以夜。赀:价格。傅:凭借。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学而不思则罔(_) (2) 博学而笃志(_)涉猎殆遍(_) (4)以揣摩当世之故(_)2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堪其忧 其真不知马也B切问而近思 泉香而酒洌C必挟策以随 以其境过清D则深湛思之 客之美我者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4甲、乙两文

9、的读书态度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1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文明也是管出来的同一个人,步行过马路时,遇上急事可能会闯红灯,但若在车里握着方向盘,再着急往往也能遵规守矩;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一上了高铁就能全程禁烟。为何如此?违法成本不同,执法刚性也不同。这种对比也启示我们: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在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

10、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观光摩擦”,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尊重对方国家风俗、习惯、礼仪”。可见,文明是一面镜子,在比较中更能正衣冠、知不足;另一方面,约束是压舱石,一旦脱离执法环境、缺少了刚性约束,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也可能又倒退回去。要实现从“人人独善其身”到“人人相善其群”的递进,一定的外部约束,总是不可或缺的。文明是管出来的,是因为在权利与义务这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比如,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数不胜数:上保险、打疫苗、戴口

11、套、攻击性犬的主人还需在庭院明显处竖立标牌,等等。不仅如此,如果狗闯祸或者由于主人的疏忽致使他人受到伤害,狗主人除了会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最近,国内多地出台针对“不文明养犬”的处罚规定,严厉处罚“遛狗不牵绳”等行为,也正是看到了“管理”之于文明养犬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法律规则就是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的那条绳子,松紧适度、两头不落,才能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文明是管出来的,还因为管理缺失导致的“公地悲剧”“破窗效应”,现实中比比皆是。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一街之隔,常有静谧与脏乱差的霄壤之别,这就是持续治理与“放弃治疗”的区别。反过来,只要对违法行为持续“

12、零容忍”,总能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正是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社会蔚然成风;正是因为“失信者黑名单”制度持续发力,欠债故意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明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古语云,“从善如登”,提升文明程度从来就不易。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好言好语的劝导,更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刚性的制度、严格的管理也是一种唤醒,它唤起人们的文明意识,形成人们对文明的敬畏,最终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3、3请在文章第段省略号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近黄昏米丽宏小时候,特能“造”,整天沉溺于厮杀追打的游戏中,比小男孩还疯。能让我安静一霎的,倒是有一样物事。它比我们耍弄的刀枪棍棒木头货,有趣儿得多。关键是它能变。颜色,形状,大小,腾挪流转,变化万端,比露天电影还耐看。那物事,是西天的火烧云。黄昏,跑累了,疯够了,我们喜欢齐刷刷坐在村西小南河的石桥上,两腿悬空,悠达着,看西天云。我们边看边指手画脚,有说看到的是马,有说是猪;有说是孙猴儿,有说是大猎狗;有说是自己驼背的爷爷赶着车,有说是二丑他娘在梳自己的大辫子我们叽叽喳喳,谁也不服谁,连背后村里面此起彼伏的呼儿声,都听不见。

14、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派壮丽辉煌。那些棉花云,我们曾在高处挥动着手帕啊、围巾啊、小布衫啊等打招呼的棉花云,这时被落日收去,染成了万匹绸缎,又被无情绞碎,投入大火炉。碎布褴褛在火里飘摇,燃烧,好像西天就要被烧塌。滚金里,诞生一团红彤彤,红彤彤,又变成诡异的妖精蓝。玫瑰红撑开乱象,悠然成缕;橘红挤出一隙,不久隐去。大红大紫的闹腾中,夕阳慢慢滑坠,好似轻轻弹一弹,咕咚一声,落入熔金的山峰;最后的红光,停留片刻,慢慢散入灰蓝之中。身边的五一悠悠地说,他最美慕云,想去哪就去哪,一阵风儿就走了。他长大一定坐飞机,撵着云跑。大飞说,想得美,飞机都是给空军坐的,咱们只有拖拉机。嘣嘣嘣,嘣嘣嘣。秀秀觉得晚霞好漂亮,想让她娘扯一块儿红绸布,给她做裙子。我则自豪地说,那些云彩都是俺姥姥村儿的,俺姥姥家就在云彩下面住。俺长大了,也要搬到那里。鼻涕大将说,那云彩说不定是从北边他姥姥家飘过来的。我想了想,表示同意。这么美的云,哪能自己独占?就允许云彩从北边飘来吧。不过,我们大家都弄不通的是,为什么我们村没那么美的云?为什么彩云总在远方?云生云灭,云飘云移,无数个美丽的黄昏,来了又去。等我咀嚼出黄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