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8322794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的变化规律【设计理念】 紧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将学生知识、能力有效延伸 本课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商的不变规律”知识基础上,利用迁移规律 通过研究商的变化规律,在学生初步感知到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基础上,抓住学生这个知识的生长点,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上,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进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研究,经历数学规律产生或发现的一般过程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页例6。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习了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旧教材相比,本知识

2、点作了适当调整:旧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变的规律,而新教材中却改为了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讨被除数不变上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除数不变商虽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就使是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故事设疑、激发兴

3、趣 1、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猴王又说:“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 2、师: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不管增加多少,每只小猴得到的都是2个桃子。 师:“你

4、是怎么知道的呀?” 二、探究新知、激发冲突 1、口算比赛,并进行分类 (请在老师喊开始后,想出得数的同学就可以直接在座位上回答。) (1)出示口算卡片:63=6030=12060600300= 2002= 20020=20040= 164=1604=16004= 生:快速抢答后把这六道算式进行分类。(指名板演师帮忙调整) 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设计意图:通过算式分类,使学生便于观察比较,从中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除数不变的一组算式,发现、归纳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164=1604=16004=师:我们先来观察这一组中的三道算式,它们的除数不变(标上“不变”),那

5、被除数和商怎么变的,有什么规律吗?和同桌说一说。 生:反馈。(师注意引导学生规范的说,并用彩笔标出变化过程。) 师:谁能把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到的规律用一句话说一说。 生: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师:你真聪明,那么在这句话中,前后两个几是怎样的数? 生:相同的数。 师:所以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边说边出示)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一个数,商也乘一个相同的数。全班一起把这个规律说一遍。(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是从上往下观察这三道算式,如果从下往上观察呢? 生:反馈。(师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标出变化过程。) 师:谁也能用一句话说一说? 生:小结规律。(师把规律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观察比

6、较被除数不变的一组算式,发现、归纳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2002=20020=20040= 师:你们真了不起,懂得用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发现除数不变时,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再来观察这一组,被除不变(标上“不变”),除数和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和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通过前一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可能会出现直接说出规律和继续说算式间的变化过程再总结规律两种情况。】 A:如果学生直接说出规律,请学生具体地说一说是怎么发现的吗?(师把规律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B:如果学生说的是算式间的变化过程,请学生像刚才那样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师把规律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4)每个学生各写一

7、组除法算式(2-3道),验证这两个商的变化规律的普遍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验证规律是为了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2、认识商不变规律 (1)63=6030=12060600300=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又研究了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一组除法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不变。 师: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反馈。(师出示问题: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 师:老师请1、2两组的同学从左往右观察,请3、4两组的同学从右往左观察,然后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商不变规律,师把规律补充完整。 (3)应用商不变规律填

8、一填:248=3(24)(8)=3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商不变规律填空,加强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并从中发现0除外,从而把商不变规律补充完整。】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发现的这个规律,想一想要使商不变,这里的和应该怎样填?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在填写过程中会出现乘0或除以0,教师借机教学0除外。】 师:很好,可见这句话不完整,那应该怎样补充?(生说0除外,师再补充0除外)然后介绍这个规律叫“商不变规律”,全班齐读,再找关键词。 三、应用提升 师:那么这些规律在我们平时的计算中有什么作用?能不能对计算有帮助呢?下面我们运用我们得出的规律算一算。 1、我会算。 342057=6076800240=320

9、5600140=40 3420057= 7680024= 56014= 34257= 768002400= 560001400= (学生口答得数) 师:这么大的数,大家怎么做的这么快? 生:利用刚才的发现的规律。 师:能不能说的详细点呢?(生说每组所应用的规律) 师:到底算的对不对呢?规律在这里用的合不合理呢?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学生用计算器验证) 5600014000= 100个0 100个0 师:计算器没有这么多位可以出现的,怎么办? 2、我会填。 根据规定328=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符号。 (324)(8)=4 (32)(82)=4 (32)(815)=4 (32)(8)=4

10、师指最后一个算式:这样的算式能写完吗?老师也来写几个:(32m)(8m)=4,(32m)(8m)=4,可以吗?你觉得对m有什么要求吗?得出:m0(板书:0除外) 3、我会简算。运用学过的规律不列竖式进行口算。(写出简便计算的过程) (1)60025= (2)2100125= 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商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商不变规律,了解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师:你认为你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板书: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中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被除数不变除数逐渐扩大商逐渐缩小;3、除数不变

11、被除数逐渐扩大商也逐渐扩大教学反思:一、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数学课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我在这节课中尽量体现这一点。本节课由故事导入新课,当学生回答:“谁是聪明的一笑?”之后,我让学生说出原因(算式),随机板书算式,然后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一起总结出“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二、改变了教材的编排顺序。 教材先是安排学习商的两个变化规律,然后,由填写表格,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在教学时,我改变了教材的顺序,先讲商不变的性质,再讲商的两个变化规律。符合由易到难的特点,学生易于掌握。 三、注重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的三条规律,每一次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交流总结”完成任务,最后,一个环节,我都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板书,用数学语言自己总结出规律,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记忆,理解。 由于,这节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因此,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前面花的时间较多,导致练习的时间较少;回答问题没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