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十一章-学生-文本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8316980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十一章-学生-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十一章-学生-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十一章-学生-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十一章-学生-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十一章-学生-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十一章-学生-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第十一章-学生-文本(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学生观考纲要求:1.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 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3.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4.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第三节 教育公正与学生发展第四节 学生的地位第五节 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又指人

2、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 教育活动的对象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2. 学生是有着身心诸方面需要的“完整”的人,教育必须全面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3. 学生是有着发展潜力的人,教育的作用在于充分开发出学生的发展潜力。4. 学生作为“人”,是指学生全体,全面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发展。5. 学生是有差异、有个性的人,全面发展与有差异、有个性的发展是统一的。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学生观就是教育者对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对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的认识。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

3、者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是现实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或者说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关系中进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的。从教师来说,这种关系是受一定的学生观支配的。教师有怎样的学生观,就会有怎样一种师生关系,也会有怎样一种性质的教育活动,并产生怎样一种教育结果。正确的学生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正确地开展教育活动,因而也能够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根据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建立起来的学生观,把教育活动中的学生看作生活中的人,有着全面发展需要的人,完整的人。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是与教师这种主

4、导密不可分的,但是,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单方面教育需求,学生的发展就会片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学生观,把学生至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核心地位,视学生为“完整”的人和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助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1)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2)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 学生是发展的人

5、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以人为本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以人为本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1) 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2) 学生的个

6、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二)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 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身体发展,是从头部、躯干向四肢,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发展;记忆的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情感的发展是现有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然后出现道德感等高级情感。阶段性,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为不同特征。如在童年期,思维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特征不稳定;少年期,抽象思维已经有较大发展,对情感的体会开始深入,但很脆弱;青年初期,以抽象思维为主,情感深刻稳定,道德感等开始占主导

7、地位。2. 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等大体相同。如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体发展较为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血灵中期儿童的特征是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情感丰富,不易控制自己,有人称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水平可变性:在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有差异。如我国现在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远远超过解放前青少年。3. 不均衡性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统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高峰,第一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从50cm增加到

8、75cm),第二阶段在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使其获得最佳发展。4. 个别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条件不一样,其发展过程和结果也不一样。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5. 整体性即学生是一个整体地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因此,教学应该面对学生的整体身心,注重一般发展,注意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三) 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1. 生理成熟期提前2. 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3. 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4. 自我意识增强,具

9、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5. 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第三节 教育公正与学生发展(一) 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也是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正”原则。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提出,是因为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包括: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发展状况等。教育机会均等,就是要求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发展状况而受到不同的对待。换句话说,无论

10、学生有怎样的差异,给予他们的受教育机会都应当是均等的。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二) 有差异的学生共同发展1. 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2. 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3. 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4. 学生家庭背景差异与共同发展5.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三)教育公正与中学生个性潜能差异性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教育公正,是“以人为本”对教育的本质要求,正确对待所有学生,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并不是让所有学生步调一致,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发展潜能的基础上,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1. 分阶段教育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注意分阶段教

11、育与因材施教的区别。分阶段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按照“好、中、差”分为不同阶段,然后依据这种区分,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教育资源。而因材施教是依据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潜能,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分阶段教育同因材施教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观念的不同。分阶段教育背后的教育观是,学生有才能高低之分,因而给予学生的教育机会要按照才能的高低来分配。因材施教背后的教育观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不同,因而要给不同个性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最有利于其发展的教育机会。2. 教育公正与中学生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给所有学生提供同等的教育机会,这是教育公正地要求。但是,教育面向所有的学生,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只是教育公正地一个方

12、面。人的发展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人的天赋也有所不同,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将对教育的公平、公正,仅仅理解为给予所有的学生同样的东西,让所有的学生以一种模式成长,就会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这不是教育公平。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各方面的发展程度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和专门发展相结合的人才。第四节 学生的地位学生的地位包括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一)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学生被看成是没有独立性、主体性的存在,处于从属和依赖地位。整

13、个社会并没有把青少年儿童看作是具有独立价值的生命存在,忽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侵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的现象屡见不鲜。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要确保儿童的主体地位,关键看儿童的合法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195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又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18岁以下的任何人都是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拥有包括生存、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须的其他活动的权利。为了保护这些权利,又提出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念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二)学生

14、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教育史上的重大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它把学生看成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白纸,一个可以任意填灌的装知识的容器,对教师来说,学生出于从属地位。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它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以上两种观点都不恰当地贬低或抬高了学生的地位,是不科学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学生作为教育认识的客体,是指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将一定的社会要求转化为

15、学生内在需求,将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承认学生的客体性和客体作用,就是强调教育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外因,不能包办代替;任何有效的教学必须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因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第五节 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一) 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1. 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2. 师生关系的功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是建构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1)教育功能师生关系时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其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教育任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通过无形的师生交往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2)激励功能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都会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校生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成正比。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保证课堂活动气氛和谐,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