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日语中的被动表现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KB
约5页
文档ID:288297139
浅析日语中的被动表现_第1页
1/5

浅析日语中的被动表现【摘要】被动表示受到其他动作的影响H本人在H常生活中,经常 会使用被动这种表现方式被动可以反映日本人特冇的思维方式即,日 本人从被动的立场考虑事务的意识很强在使用被动表现的语言,可以说 FI语是最多的了而汉语中被动表现很少在本文中,将通过被动的概念、 构成、种类及被动表现等方面对口语与汉语的差异进行研究关键词】被动;日语;汉语一、 被动的概念与特征寺村秀夫在1982年出版的《口语词法与含义I》中指出,被动句是“一 种动作、作用的主体对其他主体产生作用时,不是动作主体、即产生动作 一方作为主体,而是受到作用的一方作为主体來描述事态的表现”二、 被动句的构成日语的被动句使用动词的未然形后附带助动词的形 式‘% 苗'接在五段动词与廿变动词的未然形之后,‘V M和'接在一段 动词及力变动词的未然形之后表示动作主语的部分后接“広”、“W 廿变动词“歹召”的未然形为“中‘,被动情况下变为“ M和'而使 用“乜$m,经常成为约音三、 被动句的种类 口语被动句的分类有许多方法在口本的语法学者中,寺村秀夫、三 上章等人提出了被动句的分类方法寺村提出根据受到影响i方,分为“直 接被动句”与“间接被动句”。

三上提出分为“正面被动”与“干扰被动” 两种1、冇情物的被动以人为主语的被动句,是日语中所固有的根据与表示有情物与谓语 的动作的关系,有情物的被动可以进行下述分类1.1直接被动句其表示直接的利害关系,动作主体的行为直接作用于被动作主体主 语直接受到谓语动词的动作影响谓语动词一般为他动词即“A力'〜歹 S ”的句子结构釆取“B力' A V〜1料召”的形式,成为直接被动句在这 里,A为动作或行为的主体,B表示受到A的动作或行为的主体例如:(1) 私(止彼広信?m在这里,“私”可以认为是受到“彼力M言?m 影响的直接主体句子结构方面,存在下述的对应2) 彼(止先生人叱(他被老师训斥了)这些例文均为构成主语的名词直接受到了某种影响如此动作的承受 方直接受到动作方的影响的句子称为“直接被动句”1.2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中,动作方的行为不会直接作用于被动作方由于某种原 因,英动作会对被动作方产生影响即,不存在直接被动句那种“被动句? 主动句”的对应关系含有存在作为主语的部分造成了干扰的含义由于 存在“干扰”的含义,因此受到干扰的主体将成为主语很多干扰被动句 由自动词构成在汉语中不存在这种使用方法3) 前背①高x人人立t 为j: ° 肚力、°尢人吃。

前面站着一个个高的人,看不到了)(4) 子 MH 死卞 M/i?H 9^ t (没有比失去了孩子的父母更可怜的了)如上所述,表示被动的动词都是自动词动作都来自主语以外的第三 方,但是,第三方的动作间接地对主语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日语中用这种形 式表示间接地对主语造成影响2、非有情物的被动非有情物的被动句主体不是人这是一种以作为他动词的目的语的非 有情物作为主语的表现由于其主语为非有情物,因此作为主语的被动方 与动作方Z间不存在利害关系所以,用于客观叙述某种事实的情况其 可以进行下述进一步的分类2. 1特别叙述作为冃的语的非有情物时(8) f 0提案(止拒否^扎仁(那个建议被拒绝了)(9) 中国?Z (才多< 0)外国人広学To (汉语为众多外国人所 学习)此类句子中,主语为动作的目的、对象,动作主体无任何影响2.2表示自然现象时(10) 空U?\l^?cr遮DMT: L o fco (天空被黑压压的云彩遮住了)(11)地震r'fc < 建物力'倒(由于地震,很多建筑物都倒 塌了)此类形式的被动句都是对于自然现象或灾害的描述动作主体作用的 部分为“物S而且,与其说该“物”“产生了动作”,不如说材料、手段、 原因等具冇作用。

2. 3不能特定动作主体时(12) 悉?%広川老作(这个工厂主要 生产玩具)(13) 面接(止明日広行(面试将于明天进行)在陈述事实的文章或报道性的文章中经常使用在这种被动句中,不 需耍特殊明确动作主体或者不能进行特定因此在文中未显示四、中日被动句的不同点从上述例文来看,可知中口被动句的主要不同点为2. 3的部分与2. 3 的汉语译文相比,日语用被动表示,而汉语中均不使用“被动句”如上文 所述,在日语中,非生物不能作为被动表现的主语但是,在汉语中,这样的 被动句很多例如:自行车被小王借去了(自??(止王人V ?J 1 M上)、事情被我发现了(物事(止私这种方式的被动句在Fl语中几乎看不到,而在汉语中却经常使用结束语:在本文中,对被动句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考察,根据参考文献 等资料对说明部分与例文进行了分析,而且,根据被动句的分类方法,将各 个种类与汉语译文进行了比较,考察了中日被动句的不同点如此,R语的 被动表现与汉语的被动表现有很多不同点,很多都不能一一对应而且,除 了语法方面的分类与作用等的不同以外,还存在心理上、情感上所产生的 口本人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参考文献】[1] 日语教育学会编《日语教育事典》•大修馆书店.1982年[2] 国立国语研究所编《现代语的助词?助动词》秀英出版1982年第 8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