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287822912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20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 语文教学应注意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学问资料,提高同学的综合素养。20高中(语文学问)点大全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高中语文学问点大全,欢迎查阅! 高中语文学问点大全 修辞手法讲解8个手法 一、比方 1.比方的特点及作用: 比方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像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方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方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方词(比方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方的关键:甲和乙必需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需有相像点,否则比方不能成立。 比方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

2、;化浅显为浅显;化抽象为详细;化冗长为简洁。 2.比方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消失,中间用比方词“像、似、仿佛、如同”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耸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消失,中间没有比方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消失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像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博喻。连用几个比方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像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方。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3、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颜色鲜亮、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物。 例如:咱们狡猾,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

4、代情。 2.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详细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结果代缘由。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加联想,给人启示。 2

5、.夸张的几种形式: 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 例如:观察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五、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需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像、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6、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行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正,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像,内容相关、语气全都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7、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消失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成分排比。 例如:似乎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同学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久“国”下去一样。 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净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毅,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漂亮和宽广。 七、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留意,启发人们进行思索。例如:白色

8、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进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气、技术的力气。 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加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用确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确定。 (高三语文)学问点技巧(方法)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对人物的经受和大事的进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挨次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

9、+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晰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大事的结局或其进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挨次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大事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减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

10、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殊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谈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帮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剧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进展。等等。详细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

11、详细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大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进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别的效果。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经常把它作为重要的帮助表达手段。 (4)谈论。谈论就是对某个谈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亮、深刻,具有较强的哲

12、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谈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帮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外形、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晰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高中语文的重点学问点 写作主要表达方式5类 一、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对人物的经受和大事的进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挨次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

13、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晰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大事的结局或其进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挨次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大事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减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二、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殊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谈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帮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剧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 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进展。等等。详细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