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站名的命名方式与文化意义探究•汉语言文学武汉地铁站名的命名方式与文化意义探究杨诗雨郭敏摘 要:武汉地铁站的命名主要以街、路、大道,文化地标、景点,居 住区、村庄,客运站、火车站等命名;这些站名具有明确的指示性并且便于识记, 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有历时和共时的特征,命 名时是向历史文化倾斜还是向现代文明倾斜?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命名时要遵 循大众原则、均衡原则和实际原则关键词:武汉地铁站名语言文化武汉地铁,即武汉轨道交通,是中国大陆的第5个地铁网络截至2014 年12月,武汉地铁运营线路共3条z站点75个武汉地铁站名的命名经历着 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但是相关的硏究成果非常少因此,对武汉地铁站名 称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地铁站名的命名方式地铁站名属于地名的一种,仍遵循着〃专名+通名"的命名传统,但与 —般地名不同的是,地铁站的通名统一为〃站〃,在使用中为了方便,往往省略, 而专名则基本沿用当前存在的地名,很少另外生造)〃专名+通名"的传统结构〃通名是指地名中表示该地名所指事物类别的字眼,专名指特称,各地有各种各样的地名特称 [1]严格意义上来讲,武汉地铁站名称的通名即为〃站〃,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个名称往往是被省略掉的,这从地铁站内部的 线路提示标牌和地铁车厢内的站点标注都可以看出。
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多加_个〃站〃字一方面给站名书写带来麻烦,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武汉火车站站"这 样重复用词的拗口和不便考虑到以上情况,本文主要就地铁站名称的专名部分 进行探讨二)专名的命名方式地铁站的命名不同于传统的地名或者街道名,后者一般拥有较长的历史,被人们一代代地沿用而武汉地铁目前正式运营时间不长,但是地铁一旦投 入运营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和人流运载力,需要具有明确的指示性并且便于 识记,因此地铁站名不宜过于复杂或随便生造经分析,武汉地铁站名称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L以街、路、大道等命名目前武汉市地铁站共有28个是采用此类方式命名,占全部名称的39%左右,其中以〃XX路〃或者〃XX +数字(方位)+路〃命名的有2 5个,例如碼口路〃 〃古田一路〃 〃利济北路〃等地铁站的建设既要考虑实际地形因素 和人流情况,也要连结重要道路、商业圈、文化地标等以“XX路〃的命名方 式最多”是综合考虑的结果这样的命名方式会与公交站名产生一定的重合,方 便人们转车换乘,易于识记[2]2.以文化地标、景点命名地铁是城市文化推广的一扇窗口,在地铁站名的命名中,将重要的城市文化地标或著名景点作为站名,是利用地铁这一作用的体现。
目前武汉地铁站名 共有9个采用了这样的命名方式,占站名总数的12% ,如〃洪山广场〃"小龟 山〃 〃中山公园〃等3以居住区、村庄命名地铁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出 行,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因此地铁沿线也会连接不同的居民区或者村庄,以 这种方式命名的共有9个,占12%左右,如〃梅苑小区""徐州新村〃等,清 晰明了,指向性强其中有两个已经发展成了重要商圈,但是仍保留着过去的叫 法,即〃王家湾〃和”钟家村〃,这也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新旧碰撞的印记4. 以客运站、火车站等交通运输点命名在城市内部的交通运输系统中,公交车和地铁起到了主要作用,而在城 际或省际运输中,长途汽车和火车则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汽车站和火车站往往处 在城市较边缘的地带,采用自驾或者公交车的方式到达会大大增加交通的负担, 但是通过乘坐地铁则可以较快地到达武汉地铁中的“新荣站〃主要就是来源于 新荣客运站,而当客运站和火车站位于相同地带时,则以火车站命名,比如采取 〃武昌火车站〃为站点名而舍弃〃宏基客运站〃5. 以山水等自然地貌命名这类命名方式有的直接以山水命名,如〃范湖"〃杨春湖"等,有的以 〃嘴〃 〃口" 〃墩〃等地理形态命名,如〃青鱼嘴〃"五里墩"〃黄金口"等。
〃墩〃从土,敦声人们为了避水灾垒土为墩,武汉以〃墩"为通名的地名比较 常见,如"王家墩""双墩"等[3] 〃口〃和〃嘴〃往往是指一片封闭区域与 外界交流的进出处,如〃街道口" 〃青鱼嘴〃等6. 以历史事件遗留的地名命名这种命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历史商贸发展有关,如〃十里 铺〃 〃孟家铺〃 〃宗关〃通名为〃铺"〃店〃说明该地曾经为集市商贸而存 在〃宗关〃的得名与汉口的商贸兴隆有关〃太平洋站〃得名于当地地名,在 解放前,周边曾经开设过太平洋肥皂厂,当地居民简称这一带为"太平洋〃 种与宗教民俗有关如"五里庙〃 〃宝通寺〃等,其中〃宝通寺〃现在仍然存在,可供人们朝拜W祭祀二、武汉地铁站名的文化意义 武汉地铁站名具有明确的指示性并且便于识记,在方便人们岀行的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地铁站名与历史文化1•荆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是荆楚文化的腹地和中心在武汉地铁站名称中也有一些保留着荆楚文化的印记比如"钟家村站"等〃钟家村" 与钟子期和俞伯牙的传说相关,相传钟子期隐居亦即俞伯牙痛失知音的村子,叫 作〃钟家村〃2. 三国文化武汉在三国时期属于吴国,从现在的地名和街道名称中也可以看岀三国 时代的印记。
而在武汉地铁二号线中,有一站命名为"虎泉站",这也是源自三 国时期的典故相传,东汉末年,蜀将关羽曾驻兵此地当时缺水,关羽以刀卓 地,水从地下涌出来喷流成泉,所以该地名为〃卓刀泉"[4]卓刀泉位于伏虎 山麓,因此在卓刀泉附近又有了一个地名叫"虎泉〃可见,这些名称背后隐含 着深厚的历史渊源3. 民国文化武汉在民国时期地位十分重要那个战火纷飞却又充满激情的年代,在 地名中留下了许多当时的记忆比如〃民权路〃 〃民主路〃等而在武汉地铁站 名称中,也同样保留着这样的纪念,比如〃首义路"〃复兴路"等,鼓励着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二) 地铁站名与地域文化丄地理特征武汉是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全境水域面积2217.6平方公里, 占全市市区面积的1/4⑸这样独特的地理特性也让武汉有了 “百湖之市〃的美 称据统计,在武汉的地名中,以〃湖"〃湾"〃桥"等与水文地形相关的字词 为通名的占到地名总数的13%左右而在地铁站名称中,这一点也表现得尤为 突出在所搜集的75个地铁站名称中,这类命名方式占到20% ,比如〃范湖 站〃 〃杨春湖站〃等2. 市井文化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可以通过语言 记录和保留下来。
[6]以〃俗〃为时尚是武汉文化的特色之一,但是武汉人在平 凡琐碎的生活中也寻求着简单的幸福,所以有很多地名也表现出人们对美好愿景 的追求,比如〃幸福路〃 〃平安路〃等而在武汉地铁站命名中,也保持着这样 的风格,比如〃仁和路站〃 〃崇仁路站〃等三) 地铁站名与时代文化1•商贸发展有很多表示过去商贸繁荣的地名仍保留至今,比如〃十里铺〃 〃孟家 铺〃等而地铁站命名不仅延续了这一特点,同时也融入了当代新兴商圈的因素 比如〃王家湾站〃 〃光谷广场站〃等地铁让人彳门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 加速了城市的繁荣和兴盛2.现代文明〃武汉,每天不一样〃是武汉的全球形象口号秉承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武汉拥有着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品格武汉的地名、街道名称既承载着城市厚重的历史,同时也彰显着独特的城 市精神在武汉的很多地名中,都可以窥探岀改革发展的轨迹比如〃创业路〃 代表着新时代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车城路、东风大道"等代表着汽车工业的 发展这类名称在地铁站命名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像地铁4号线的“工业四路〃, 就是打上了工业时代的烙印三、武汉地铁站命名中的争议及解决方案武汉地铁站的命名在满足人们各方面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主要 表现在:(-)商业要素的参与[7]地铁的运营往往可以带动周边商圈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商业品牌对地□n铁站的冠名也成为了众多企业瞄准宣传的机会。
江汉路站在2011年将冠名权拍 卖给了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在一段时期内,江汉路站的站名显示为〃周黑 鸭•江汉路站"这引起了社会上许多人的不满最终在地铁2号线开通之前, 地铁站企业的冠名全部被取消地铁作为城市现代化的窗口,充实着城市的文化内涵,站名过于商业化对城市形象有损但是地铁的运营有着高昂的成本,商业冠名给地铁的运营减轻 了一定的财政负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所以,综合 考虑,笔者认为商业冠名是可以存在于地铁站中的旦冠名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比如要考虑到企业的社会形象、产品特征等,最好是能够以本土企业冠名,这对 本土企业文化也是一种推广二)文化要素的参与地铁与城市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富有 文化内涵的站名本身就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推广和宣传但是文化存在历时和共 时的特征,命名时是向历史文化倾斜还是向现代化文明倾斜,这也是值得考究的 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原则1. 大众原则尽量避免出现晦涩难懂的词汇或者少为人知的地名地铁 面向的是广大的社会群众,站名不宜过于追求文艺效果而偏离群众基础2. 均衡原则现代性与历史性应当共存,而不是肆意抹杀_方。
一些历 史悠久的特色老地名应当在地铁站名称中保留,表明城市现代活力、新兴特色的 名称也应该凸显在武汉地铁3号线禾口 6号线的站点征名中,出现过类似的争议在所有站名中〃蔡家湾站〃得票率最低,反对理由多是名称土气、与龙阳地 区新面貌不符这说明地铁站名也要尽量贴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3. 实际原则地铁站名具有重要的指标性,站名要完全符合站点位置的实际设置,从而尽量避免模棱两可和名不副实的现象在地铁3号线的征名中,〃惠济二路站〃遭到了 84%的网友的反对,主要理由是该站虽然名为〃惠济二路站〃,但其位于建设大道与惠济二路的交叉口 ,且沿建设大道方向布置这在—定程度上会给人们乘车带来困扰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硏究项目〃湖北省汉语国际推广策略硏究〃[编号:2012G0272]o )参考文献:[1]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杨洋以社 会语言学视角硏究地铁站名称——以昆明市为例[几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14 , ( 6 ): 75-77.[3]何余华.武汉地名的语言文化考察[J]•文学教育,2011 / 2 ):126-129.[4]隋玲玉•武汉街路名浅论[几文学教育,2012 , ( 2 ): 129-131.[5]http : // 汪国胜.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刘厚,朱眩.批判视角下广州地铁站命名与更名硏究[几地理科学, 2014 ,( 9 ): 1139-1142.(杨诗雨郭敏湖北武汉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43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