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你有信心吗》教学设计(人教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87776962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你有信心吗》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你有信心吗》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你有信心吗》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你有信心吗》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你有信心吗》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你有信心吗》教学设计(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你有信心吗》教学设计(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学生状况分析1扇形统计图在小学作为选学内容让学生学习过,学生在本章第3节中已经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学生学会了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感受理解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其对决策所起的作用,并能完成简单的扇形统计图,这些,都为这一节的系统学习制作扇形统计图做了充分的准备。2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很强烈,通过(借助计算器)计算,利用量角器、圆规、直尺等工具,把计算的结果设计成统计图形,在制作的工程中,让学生体验一种“做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首先以本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统计全班学生对学好数学是否有信心的各种想法的人数,课堂上现场调查统计,把统计的结果制成扇形统计图以学生身

2、边熟悉的例子,通过合作交流,来探究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然后,学生通过完成课本上的一个习题,来巩固制图步骤,加深对制作步骤的理解。接着,以一个生活中“学生上学方式”问题为载体,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创新的能力。最后,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归纳,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掌握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结合实际问题制作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学生在处理生活中问题时,提高自己的制图、计算、归纳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知识与技能)2让学生在学习制作扇形统计图、创新运用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制图、提炼信息的方法,掌握理解问题的思维技巧和方法。(过程与方法)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分析,把统计

3、的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情感与态度)三、教学过程与分析本节课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探究作法,归纳步骤 随堂练习,熟悉步骤 中考连线,创新拓展 小结归纳 强化目标 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 复习铺垫,情境导入内容:(1)复习提问: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扇形统计图吗?从一个扇形统计图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呢?(2)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的内容是:你对学好数学有信心吗?(3)将调查结果按一定的要求,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

4、进入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制作规范的扇形统计图。注意合作交流,相互提醒,相互补充。总结出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目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回忆前一节课学过的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为这节课学生探索扇形统计图制作方法打下基础;创设现场调查的情境,让学生下位调查,意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同时,把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内容的情境载体与学生自身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新知的陌生感。效果:学生在前一节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及其完成简单的扇形统计图,因此,对第一环节中的几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为制作统计图打了基础。对实际问题“你有信心吗”的人数统计,少数同学对统计图的选择有点争议,但通

5、过学生之间的辨析,顺利解决 ,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探究扇形统计图的制作。第二环节 探究作法,归纳步骤 内容:学生探究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目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去体验、去归纳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而不是教师讲步骤,学生机械地模仿,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深刻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扇形统计图。效果: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之间相互补充,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完全达到。学生不仅作出706班学生对学好数学的想法统计图,还归纳出了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理解计算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关键,这个难点很多学生是

6、明白的,但不一定理解透彻了,不一定能表达出来,在老师的适时的启发下,实现了突破。学生展示小组的两幅作品涂有彩色阴影的扇形统计图和没有涂阴影的扇形统计图,如下图:706班“有信心”45“没信心”6“谈不上”或“其他”9第三环节 随堂练习,熟悉步骤内容:随堂练习:下面是小颖一天的时间安排统计图:(1) 根据上图中的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小颖一天的时间安排;(2) 比较两幅统计图的不同之处.)目的: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后,进一步熟练掌握扇形统计图的作法,理解每个步骤细节,初步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关系。效果:通过这题的练习,达到了目的学生熟练掌握了扇形统计图的制

7、作步骤,学生通过交流反思,理解了制图细节和每个步骤的必要性。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数据,通过计算制成扇形统计图,因为小学学过条形统计图,所以这个过渡比较自然,学生也能体会到了这两种统计图之间的联系,为下节课统计图的选择打下了基础。第四环节 中考连线,创新拓展内容:上学方式练习: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小刚就本班同学的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图6-4-5(1)和图6-4-5(2)是他通过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图6-4-5(1) ( 2 ) (1) 求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2) 在图(1)中,将表示“步行”的部分补充完整;(3) 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

8、出“骑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4) 如果全年级共500名同学,请你估算全年级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目的:在同学们掌握了扇形统计图的画法步骤的基本技能后,从作出(或部分作出)的扇形统计图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再与其他的统计图中的信息或相关条件整合,从而得出对现实的判断或对现实有决策意义的结论,这就需要学生有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创新的能力是这一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效果: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学生体会到了两种统计图对数据展示的侧重点不一样,学生从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数据的综合运用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计算、估算和画图等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初次接

9、触数据的估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产生认知冲突,这是正常现象,也正是这些认知上的难点,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宣起了课堂高潮。学生的争论如下:生1:我认为他最后一问的解答有问题,因为扇形统计图中的“步行20%”指的是本班步行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所以,20%不能与全年级的人数500相乘。生2:本班步行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20%,也可以当作全年级步行的人占全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教师:为什么可以这样看呢?生2:因为本小问是估算,不需要很准确,全年级步行的人占全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没有告诉我们,只能这样处理。学3:因为这个班是全年级的代表,它的百分比近似为全年级的百分比。第五环节 小结归

10、纳 强化目标 内容:请同学们整理一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目的: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是这一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养成良好的归纳、反思习惯哪些我已经学有所得了,哪些还是比较模糊不清的。效果:对学习过的知识技能: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步骤、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对数据展示的侧重点及其对数据信息的相互补充性、统计数据的样本代表性,学生都归纳得很好。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并没有拘泥于课本上的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拓展”这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学生归纳了如下的几个方面:(1)学会了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计算部分占全体的百分比;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3.在圆

11、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和扇形统计图的名称。(2)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的具体数目。(3)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百分比,可以估算总体。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巩固目标如图,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共70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 本周“百姓热线”共接了多少个电话?(2) 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3) 请把这个条形统计图改制成扇形统计图?四、教学反思与点评本节课的设计,不仅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还注意到学生的心理规律,强调了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调查、收集、整理、统计、制作、解释与应用

12、一系列实践活动,并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益尝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习惯。教师灵活地运用了教材中设置的问题,但并没有照搬课本,而是让学生就地取材,在本班中展开调查活动,每一层次教师与学生都开展充分的交流与探讨,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认识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的主动参与、大胆探索是本节课设计的精彩之处。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产生了歧义、错误,都由学生相互之间辨析补充得出正确的结论,激发了多数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使学生在争论辨析中思维得到升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大胆展现自己的制作成果,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课堂真正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体验到数学好玩、有乐趣。同时在统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不足之处:在归纳小结中,在鼓励学生说出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方法技能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课堂学习中的不足、担心,然后适当引导或课后作业有针对性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