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与善治读书笔记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87767817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理与善治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治理与善治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治理与善治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治理与善治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治理与善治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理与善治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理与善治读书笔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理与善治一俞可平一、主要内容:自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一词并于1992年将起 年度报告称为治理与开展后,治理(govemance)和善治(good governance) 便成为国际社会科学中最时髦的术语之一,成为多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研究领域。 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政府与民间的合作,改善国家,特别是地方、地区、公司、 机关、学术机构等的治理结构,提高效率,增强民主。90年代后,治理和善治 不仅是经济学的重要话语,也是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的重要话语。治 理和统治有什么区别,善治与善政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估一个国家的治理状况? 这些都成了国际社会科学界的热门话题。二、架构梳理(一

2、)俞可平,引论:治理与善治治理的五种观点: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 构和行动者。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 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 之间存在着权利依赖。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治理 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利。治理与统治的区别:权威主体:统治主体是政府,治理那么不然。管理过程 中权利运行向度:统治自上而下,治理上下互动。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具有五个要素:合法性、透明性、 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有效性。(二)法阿尔坎塔拉,黄语生编译:“治理概念

3、的运用与滥用”治理的概念:传统意义上,治理一般指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或是在众多不 同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领域建立一支或取得认同,以便实施某项计划。治理或善治发挥作用的五个领域:经济部门、市民社会、第三世界重建、民主和 人权、战后重建。正确运用治理所需要做出的努力:鼓励特定社会环境下发挥首创精神创新治理 理论。放弃机构改革“技术化”,加强机构改革间对话。进一步加强公民权 利讨论,不严格区分国家和公民社会。理清机构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放弃人为划分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的做法。(三)英格里斯托克,华夏风编译,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治理指出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一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治理理论

4、明确指出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存在的界限和责任 方面的模糊之点。治理理论明确肯定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治理指行为者网络的自主自治。治理理论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权力,不在于政府下命令或运 用其权威。政府可以动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控制和指引,而政府的能力和责任均 在于此。(四)英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开展为例的论 述“治理”范式的兴起。组织而言的治理有三个可能的层次:人际的、组 之间的和系统间的。词源、系谱和论说。英语中的“治理”可追溯到古典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中的“操 舵” 一词,原意主要指控制、指导或操纵。长期以来,治理一词

5、专用于“国家公 务”相关的宪法或法律的执行问题。治理的实在世界。治理曾在公私合营企业、工业区、行业协会等领域大行其道, 治理实践的兴起。局部原因在于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使得自组织 在进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协调方面发挥的作用超过市场或等级限制。(五)英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描述公共部门改革的词汇从3E到效率和效益,再到新公共管理和企业家式的 政府。治理的用法:作为最小国家的治理:一般性用法,重新界定了公共干预的范围和形式,以及利 用市场或准市场的方法来提供“公共服务”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体制,对企业进行全面引导。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公共管理的转变:更小的政府与更多的治理

6、。作为善治的治理:治理不依靠等级或市场,目标是创立一种获得模式,在其中传 统的等级式管理与社会自组织相互补充,所有的公共与私人行动者都要承当干预 的责任并为干预负责。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关于网络的治理,把公共管理定义为通过其他组织解决 问题并不反对使用市场和准市场方式。治理:一个制定的定义。特征:组织之间相关依存、相互交换资源以及协商共 同目的的需要导致的网络成员之间的持续互动、游戏式的互动以信任为基础,由 网络参与者协商和同意的游戏方式来调节、保持相当程度的相对于国家的自主 性。组织网络与英国政府:国家的空心化表现为:私有化和限制公共干预的范围与方式、中央与地方政府部 门的功能转让给替代服

7、务体系、英国政府的功能转让给欧盟机构、通过新的公 共管理方式限制公共服务人员的权限,管理的责任以及通过更明确的划分政治与 行政来实现更清晰的政治控制。新公共管理的矛盾:首先,也是最突出的,管理主义接受了一种超组织的视角, 将注意力集中在3E及推崇货币上,集中在等级控制以及权威与责任的分配上; 其次,管理主义沉迷在目标之中,它造成80、90年代目标管理的复兴;再次, 新公共管理关注的是结果,但在一个跨组织的网络中,没有一个人能为结果负责。 最后,在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竞争与调控之间存在着矛盾。政府间管理的崛起。有效的治理需要对政府的工具箱进行重新检视。政府间管 理由三个明确特征:解决问题、政府间博

8、弈以及网络化。(六)瑞士佛朗索瓦一格扎维尔梅里安,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在一个全球化和不确定性均日益增加的世界里如何更好的管理社会。治理意味 着可管理性出现危机,反映着国家干预这种传统形式一蹶不振并出现适应环境的 新的形式的治理。治理和管理性危机。治理的概念常常被看作国家中央权威丧失、国家行为效率 和效益降低等问题的一局部。主要原因那么是在面对变换复杂的世界里,国家已经 丧失了行为能力;科层制陷入官僚主义的怪圈;中央或地方不能对民众的需求做 出有效回应。治理思想的三重目的:描述、分析和制定标准。分析,即提供一种解释政治以及 既定政治与非政界之间关系的方法。描述,即力求说明管理方法的实际转变。标

9、 准,即描述的转变应该是有利的,国家要给予支持。福利国家的治理福利国家正在经历一场合法性危机,征兆就是纳税人抗税。从福利国家到低姿态国家:首先,福利国家治理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全球化进 程。其次,不够兴旺而实行福利制度是导致治理危机的又一原因。福利国家变化的体制基础:自由主义福利形式、脾斯麦传统(工会型)、平等 主义传统、治理一介乎分析判断与意识形态之间:治理思想的优点是强调国家行为的变化, 包括国家采取行动能力的相对下降,在公众的合法性危机,私营部门和机构对各 级国家行为的干预,以及市场模式的新的重要性。(七)治理和科学:治理社会与生产知识的市场模式科学与治理的互动是现代国家兴起的标志,在过去

10、20年内,二者的互动大为 增强,合法的政体以及国家机器统治国家的方式历经修正。从统治到治理。社会科学从理性选择理论以及公共政策研究和制度历史社会学两个视角分 析和评价社会的治理,前者将治理看成是决策的最正确框架,并为其提供理论基础, 后者那么多些批判。治理的概念最初源于城市环境背景,用来有效解决地方上的问题,而后的几 十年来,治理逐渐应用与中央政府这一层,而且推广来解决国家之间的问题,即 全球的治理(70年代,治理作为对治理危机的反响赢得了广泛的注意,通过治 理的制度改革是对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一种相应,而国际组织为治理开 辟了种种措施:如财政紧缩、市场取向、减少政府干预及私有化)治理模

11、式的吸引力来源于其对千差万别的现代社会中决策问题的适应力,治 理的根基在于协调协商而非上令下行、强加于人,治理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构。 没有政治的政策制定: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治理观念无法考虑到“政治权力的 特殊性”治理作为横向的政策制定机制,它抛弃了政府的某些使命,即治理的观念要 求减少某些公共环节上的代理者和公务员的数目,这无异于成认某些政策领域的 某些行为者之拒绝民主政治。因此,这种方式不利于处理某些普遍性的利益问题, 譬如某些全球性问题,以及各种负面的外部事物。而这些那么是政府的功能。公共管理纵向和等级因素减弱,代之以市场以及社会资源的协作方式的横向治 理,这样减少了中央政府在主要社会问题上

12、推行长期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能性,家 居廊公民间和地区间不平等的危险。治理的根本性短处在于它的技术官僚倾向,在于它通过市场式的决策排斥政治 来治理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知识的生产与市场科学和科学应用是开展的主要源泉。治理主要是一种进行规范的体制,在这种 体制下,提供以专业知识形式的科学知识。对专业科学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原因:首先是负责人,治理是协调政策制定中 的协商。其次是管理无力对就业、教育一类的社会问题做出长期决断。结论:治理社会和生产科学知识在方式上出现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以市场化 和私有化为特征。此外,治理的形象颇佳,它和社会有更多的互动;更横向,更 协作,更参与而不是纵向、干涉。(八)

13、英卡洛林安德鲁 迈克戈登史密斯从地方政府管理到 地方治理:考察影响地方政府以及将继续对地方政府造成影响的变 迁、考察了地方政府内部已经发生的变迁,提出了目前流行的地方治理的观点。不断变化的社会及经济环境:全球化的关键在于不断增加的经济依赖性、 生产力中心不断变换。政治上,联合国的作用不断上升,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或区 域性集团已经出现或者已经成立。地方政府管理一新的实证观和理想观。地方政府管理将何去何从?当治理问题与地方政府的服务提供和政策制定有关时,衡量这些治理问题的尺度 主要是机会和平等问题。如果因为人们不懂政策中或提供服务中所使用的语言而 没有机会,那么这种机会就是有限的。如果服务和政策在文

14、化上是不适当的,那 么不平等就产生了。公民观念作为一种思考机会和平等问题的方式,不仅与许多城市中心的民族文 化多样性特征问题有关,而且与各种社会团体有关。公民身份也被用作表达一个 地区的集体构造的一种方式,在这个地区,附属和归属问题可以被讨论。而公民 身份不仅意味着地方层次不仅仅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一种恰当的政府管理机 构。通过将地方治理看作是一个形成社区成员的定义和结果的过程,人们会更加 注重地方政府的管理机能,这也反映出地方选举的政治家的言论是为了从更高级 政府那里获得更大的尊重和更高程度的自治。(九)统治失效于治理能力问题:对一个理论范式的评价起点:统治失效。国家履行职责是失效的。首先是

15、无治理能力主要是讨论政治 领导被接受的问题,如缺乏一致性、遵从性越来越差。福利国家那么表现为金融危 机。关于统治和治理。统治又称控制,统治涉及到的不是一个单一的行动,它也是 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好几个行动者参加,且统治是更具有技术的控制,统治在 没有外在力量介入的情况下,客体本身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进一步开展。此外统治 还涉及到目的问题,如目标。统治的局限性。通过规范政策的方式进行统治达不到应有的目的,这归结为如 下原因:首先规范性的政策可能会失败,因为他们无法执行。其次在实施过程中 各种有害的负面效应又会产生。自治和社会子系统的治理能力。系统运作的封闭是指自我再生产的基本循环, 运作封闭只是限定

16、了有目的的创立社会单位和过程的要求。无可争辩的治理能力 问题已经被认为与社会子系统的基本的自动特征关系甚小,而与复杂的现代社会 特殊动力、高度组织的政策领域抵抗政治引导的能力有关。(十)瑞士皮埃尔德塞纳克伦斯,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结构性变化:冷战结束,国际政治结构改变,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加快,传 统地缘政治失效,第三世界的概念过时。集体平安机制的缺陷导致大规模的无政 府状态,环境恶化、科技风险、人口变化、核武器扩散以及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 凸显。治理:一个脆弱的概念。治理一词从未有过确切的含义,但其比政府的含义更 广泛。治理反响了各国政府并不完全垄断一切合法的权力,政府之外还有其他机 构和单位负责维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