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领导力探索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87760433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课程领导力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课程领导力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课程领导力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课程领导力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程领导力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课程领导力探索 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探索 课按照课改精神以及学校发展规划,并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试验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基于自身的校情和办学特色,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出发点,以学校办学现状为基础,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一、提升课程规划力 学校在对课程的内涵有了准确的理解,客观的判断学校的课程实施现状,营造课程实施的氛围,明确课程的实施方向及时跟进课程实施规划 1课程实施规划的制订兼顾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搭建,课程内容的挖掘,以及课程实施方案的设定,课程评价方案的跟进,课程管理组织机构、工作程序、改进机制的建立等。 2在课程规划的制订与实施中,强调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的

2、必要性和重要性。其基本要素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评价。 3构建“成长”课程框架。总结以往基础型课程二度开发以及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开设的经验探索以学生的人性需要为出发点,以满足、提升作为成长中的人的需要的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为重点,以形成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新的教学方式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另外,要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学校课程目标,构建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有机结合;选修课的限定性选修与自主性相结合;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教育教学资源相结合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优势,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以内容间的相互联

3、系和学习过程的共同特征为基础,加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之间的联系,力求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融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为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1)赋予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以学校实践形态 基础型课程:我们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要求,开设语文、外语、数学、科学、物理、生命科学、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劳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社会实践等课程。我校教师在观念转变的前提下,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变化和创新行为是非常显著的。各个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构建“新”、“活”、“放”、“动”和“实”的具有个性的“新课堂”,在开放的课堂教学

4、中,变教为学,变学为动,变动为思,创造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实 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探索 课按照课改精神以及学校发展规划,并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试验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基于自身的校情和办学特色,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出发点,以学校办学现状为基础,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一、提升课程规划力 学校在对课程的内涵有了准确的理解,客观的判断学校的课程实施现状,营造课程实施的氛围,明确课程的实施方向及时跟进课程实施规划 1课程实施规划的制订兼顾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搭建,课程内容的挖掘,以及课程实施方案的设定,课程评价方案的跟进,课程管理组织机构、工作程序、改进机制的建立等。 2在课程规划

5、的制订与实施中,强调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基本要素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评价。 3构建“成长”课程框架。总结以往基础型课程二度开发以及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开设的经验探索以学生的人性需要为出发点,以满足、提升作为成长中的人的需要的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为重点,以形成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新的教学方式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另外,要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学校课程目标,构建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有机结合;选修课的限定性选修与自主性相结合;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教育教学资源相结合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充分发挥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优势

6、,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以内容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过程的共同特征为基础,加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之间的联系,力求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融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为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1)赋予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以学校实践形态 基础型课程:我们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要求,开设语文、外语、数学、科学、物理、生命科学、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劳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社会实践等课程。我校教师在观念转变的前提下,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变化和创新行为是非常显著的。各个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构建“新”、“活”、“放”、“动”和“实”的具有个性的“新课堂”,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变教为学,变学为动,变动为思,创造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