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答案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7727836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题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泽市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注意事项:1. 木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5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50 分,共100分。2. 答第I卷前务必将口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冃涂写在答题卡上。3. 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的位置,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

2、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冇一 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 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而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 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B.C.D.)三公制、 皇权制、 三公制、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有权就有一切”秦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主宰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皇权制;“家长制”

3、作为家庭的长者学握大权,在家 庭小,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取代先秦的 贵族政治,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蒙昧主义”,天命观是一种道徳教 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选择D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2.明朝湖州市某农门家庭年的经营状况如下农:经营项目数量产最收入(H银)稻30 ill90石90两桑10 M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家禽58头(略)55两从材料中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商品经济比

4、较发达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农户主要经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A项正确;把 养的蚕卖出一部分,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比较发达,C项止确;该农户养蚕纟巢丝,织绢120匹,反映了这 -地区丝织业发达,D项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达的古代农业明代的农业【名师点睛】木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农业,是典型的材料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问题 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示,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 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知识转化耍准确、到位、客观。本题主要抓住 经营项冃的产量和收入,对选项进行分析比较,即可得出

5、答案。3.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讣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 -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 史实的结论是()A.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D. 科举制度弊端暴霜,富家子弟弃倫从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木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四书”是理学经典著作,从 “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的信息可以看出理学居于统治地位, “四书”更受重视,故C项正确;孔子权威地位动摇,科举制度弊端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故BD项错误;红楼梦反映的清代牛

6、活,故A项错谋。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红楼梦)4丰了恺认为“文艺Z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须具冇艺术的形式, 表现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右图是丰子恺先生用毛笔勾勒出的一幅水墨简笔画, 创作于1945年,该图的题字是“炮弹做花瓶,人世无战争”。对此漫画的理解正确的 是 是一幅诙谐而乂意境深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 作者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第四个时代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人时期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第七个时代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笫八个时代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反映了人民铸剑为犁、重

7、建家园的愿望 表现了内战爆发示作者对和平的渴望A. B.C.D. 【答案】B【解析】略5.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 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 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 平民反対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 社会牛活中的伦理道徳色彩浓郁C. 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D. 人们的口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牛阅读史料,捉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债务人” “债权人”“死者”等可以得出材料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

8、范和调報,D符合题 意,而材料没冇涉及具体的社会阶层,排除A; B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与题干中 “民事诉讼”“由法庭处理”等内容不符;C中的“获取利益”耳材料无关,故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名师点睛】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开端,在共和制时期创立,主要调节公民内部 的法律。以民法为主要的内容,主要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但是在很人程度上也体现了 平民的要求。因为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所以保留了大量的习惯法的残余。与此相 关的知识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发展的完备阶段。此外,罗马法的影响如 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対现在影响深远,也要准确的记忆。6.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

9、前4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木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A. 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比较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具体考查古代中国春秋中国 吋期的儒家思想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具有片而性,二者 均关注人及社会;C项“价值取向”,属于无关项;D项本身错误,都属于奴隶社会时 期。前者是大动荡、大变革下的产物,后者是民主政治下的产物,B项符合史实,本 题正确答案选Bo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0、社会背景;西方 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智者运动” 社会背景7. 下表是1795年法国作家孔多塞人类粘: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中的部分目录:这 表明作者认为A. 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白己B. 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C. 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D. 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木题主要考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目录 中“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是智者运动,“科学在西方的复兴”是指文艺复兴时期自 然科学的兴起,“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是指启蒙运动时期,再结合题 干中“吋间1795年” “书名人类楮神进步史表纲要”等信息,可知作者

11、是启蒙运动 时期法国的思想家,故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判断是非的标准,故A项错误;题 干没有阐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故B项错谋;D项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 故D项错误o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精神8.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苦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注重描 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A. 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R.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C.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D.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木题以西欧殖民扩张作为切入点,兼顾考查史学理论文明史观。由材 料信息

12、“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材料涉 及的是文明史观,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B、C两项体现的是竭力维护本国权益,不符 合文明史观范畴。D项属于革命史观,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史学理论与研究史观文明史观;资木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殖民扩 张“三角贸易”【名师点睛】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耍注意从宏观上把握住以下几个 阶段。第一,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始现。第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及其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第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及其完成,资木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9.

13、 高小新课改实施以來,我国共推出四套高中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 麓版和北师大版等。四种版本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者对课 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史学观点不同,导致教材在语言表述上出入 较大。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课为例,人教版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小 标题,而人民版却使用“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样的表述。据此,你认为人民版 的编者授有可能采用哪种史观编写教材( )A. 革命史观B.近代化史观C.文明史观D.全球化史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木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冇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 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及题干

14、材料关键信息“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沐浴全 世界工人的阳光”等,本题考査史观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不难得 出,人民版的编者最有可能釆用的史观,即是全球化史观,又称整体史观。综上,故, 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考点:史学评价史观全球化史观(整体史观)10. 著名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说:“19世纪下半叶,受进 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 察各白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小占据主导地位。 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 对性和关联性转移,

15、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 最准确的是A. 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B. 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C. 在和对论基础上产牛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D. 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科学的发展与丿力史研究的关系。丿力史的研究有多种多样的方 法,诂在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历史的研究不是孤立的, 它与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随着科学进步,历史研究也逐渐发生变化。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B项表述最具科学性。所以答案选Bo考点:历史研究全球史观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关系11.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景、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 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下列各项中,与这一评价一致的是A“我从來没有见过犬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他们”B. “光是画中的主角”C “向色彩的奥秘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