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古代史先秦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7727690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古代史先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古代史先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古代史先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古代史先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历史古代史先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古代史先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古代史先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三江一中高三一伦复习“四案一体多维互动”导学案编号10授课教师历史教师主备人、校对人周丹市核人历史组备课时间9月28日授课时间10月7日年级、科目高三历史课题中国古代史(一)先秦吋期(大整合大迁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国古代史(一)先秦时期预学案【考纲考点及重难点要求】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总论】古代中国线索:三种社会形态1. 原始社会:(170万年前一公元2070年)(1)生产力:石器、木器、骨器(2)牛产关系:公有制和血缘为基础的社会(3)阶段:原始人群、氏族 (母系氏族、

2、父系氏族)(4)制度:禅让制2.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公元前476年)(1)生产力:石器、木器、骨器、少量青铜器(2)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是生产关系即:奴隶制的建立统治阶级:奴隶主,被统治阶级:平民和奴隶(3)阶段:夏公元前2070-前1600 (形成)商公元前1600-前1046 (发展)西周公元前1046-nu 771 (强盛)春秋公元nu 770-前476 (瓦解)(4)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3.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以前)(1)牛产力:铁器、牛耕(2)生产关系:地主利农民,农民承但赋税徭役兵役(3)阶段:(按照封建社会的发展划分) 形成与巩固(

3、公元前475公元220年):战国(公元前472-公元前221、秦公元前221-前207、 西汉公元HO 202公元9、东汉25-220)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人融合(220589年):三国220-280、西晋266-316.东晋317-420 南朝 420-589 北朝 439-581 封建国家的繁荣(581907年):隋581-618唐618 907 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各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907 1276年):五代十国、辽、北宋960-1127、夏、金、南宋1127-1276、蒙古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12711840年以前):

4、元1271-1368、明 1368-1644、清 1644-1840(4)制度: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 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个体小农私有制【知识框架】【时空框架】夏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商约前1600-约前1046西周 约前1046-前771年 春秋 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6-前221年禅让制分封制崩溃 分裂趋向统一原始社会王位世袭制夏朝商朝西周_ . BC1046春秋战国儒家学派、 百家争鸣原始农业刀耕火种青铜时代BC1600j BC2070BC77IBC770 |1铁犁牛耕|诗经土地私有制1楚辞、屈原小袤亘殊【阶段特征】先秦

5、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 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讣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對制,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 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中映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 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4)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IH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6、、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2)地制度经历了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农经 济形成。(3)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示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 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4)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思想文化:百家争鸣、诗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文字产生,甲骨文 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预学内容】学案【学法指导】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宏观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学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构建知识体系,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复习过程】【基础知识】

7、第一阶段原始社会:从远古人类到氏族公社一、原始社会时期的经济1、中国原始农业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 稻和粟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己相当发达。(1)耕作方式: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砍去树木,铲除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灰烬成了 天然的肥料,即可播种(2)工具革新:距今7、8千年,耒耦的出现(3)土地制度: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 共同占冇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

8、的发展,私冇制的出现和发展, 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2、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己掌握了冶铜技术。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纟巢丝织绸的国家。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T年,我国已养蚕并冇了丝 织品。3、商业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就出现了。二、原始社会时期的政治禅让制:概念: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特点:部落联盟首领山各部落的首领共同推选不得世袭,反映了 “天下为公”的社会状况实质:原始部落的军事民主制,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卜-的产物三、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1、文字的源头: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乂是至今硕果仅存的

9、一种方块表意文字。早在 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 图画,原始文字人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后来,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 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2、绘画的起源:(1)特点:质朴与浪漫(2)代表作:鹳鱼石斧图(彩陶血)3、戏曲的源头:原始的歌舞(消灾辟邪、反映生产力落后)原始社会的历史阶段特征:生产力水平低下、公有制、平等、无阶级、无国家。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1、商周时期的农业(1)农业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和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 工

10、具。那时候的农具,都比较粗笨简单。(2)耕作方式:石器锄耕(3)经营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井III制下的集体劳作)(4)农业生产状况: 耕作技术提高: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川杂草泄制肥料,治虫灭害。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农作物种类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 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人们生活: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2、手工业(1)青铜铸造的繁荣: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楮美青铜器,

11、充分 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2)西周晩期,中国已有铁器。(3)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4)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岀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牛产斜纹捉花织物。(5)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基一虹匹鯉期以竟釧總为代衣0勺于工也一山宜宦虹:【核心知识整合】i官营手工业ii(1)特点:!: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木,产品人多精美。!i这些产品主要供给军队、官府、贵族消费,不在市场流通。!(2)地位:!*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肓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3、聶周时期希人、帚业

12、的出现小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在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岀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 了维持生计,传说他们的祖先曾驾着牛车游走部落Z间,进行交易。LI了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 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引申,出售的生产物便叫“商品”,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犬。4、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实行井田制。(1)基本特点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 者。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所有制关系) 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隶集体耕

13、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劳动方式和产品分配) 耕地,I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形状)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III(2)瓦解A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空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根木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 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牛变化。从酋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 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L1益瓦解。 税制改革促使了

14、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B井山制瓦解的过程:以公元前594年,魯国首先规定:不论公III、私山,都要按亩纳税。其他 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冇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冇向私冇的转化。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1、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我国开始冇了早 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启继,自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从此进入了 “天下为家”的时代。2、夏商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1)王权特点: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 的方式來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2)行政管理: 继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等。 地方:封侯、伯。他们既是用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也是商朝的高官,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 命征伐。(3)影响: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冇直接的影响。3、西周的分封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