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旁肌间隙入路及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疗效对比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7722016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椎旁肌间隙入路及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疗效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椎旁肌间隙入路及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疗效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椎旁肌间隙入路及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疗效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椎旁肌间隙入路及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疗效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椎旁肌间隙入路及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疗效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椎旁肌间隙入路及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疗效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椎旁肌间隙入路及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疗效对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椎旁肌间隙入路及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疗效对比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椎为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传统的 胸腰椎骨折手术主要选用后正中入路的方式,但是应用该种 入路方式时,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患者易发生 腰背肌无力、慢性腰痛等并发症。入路方式的选择对手术效 果、患者康复均产生影响1。本文研究39例患者接受胸腰 椎骨折手术时选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 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78 例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胸腰椎骨折手术治 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 过,所有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均签 署伦

2、理学知情同意书。78例患者均无任何神经症状,均不需 要实施椎管减压。患者的入选标准:骨折的部位为T11L2, 为单节段脊柱骨折,未存在胸腰椎疾病史及脊髓神经损伤, MRI或CT检查结果显示椎管占位<;l/3o排除标准:存在 严重骨质疏松者;资料不完整,无法进行随访者;为病理性 骨折者;椎管内骨块占位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 为两组。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060岁, 平均(35. 32±;2. 34)岁。观察组39例,男23例、女 16 例;年龄 21 60 岁,平均(35. 54±;2. 51)岁。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统

3、计学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o1.2方法应用胸腰椎骨折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选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完成实施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俯卧位,将其 腹部悬空,凭借C臂机对骨折节段进行透视和定位。选择骨 折平面作为中心,在后正中实施纵向切口切开入路。切口的 切开长度通常为512 cm,平均长度8. 08 cm。完成切口操 作后,实施皮肤、皮下以及胸腰筋膜逐层切开操作。从腰背 筋膜表面开始,实施潜行分离操作,一直分离到正中切口旁 1.5-2 cm,将最长肌间隙以及多裂肌寻找到之后,实施胸 腰筋膜切开操作,然后再沿着多裂肌和最长肌实施钝性分 离。通过分离使得关节突以及横突

4、得到充分显露,对剥离小 关突外侧实施电凝。选用人字嗒定位法实施置入椎弓根螺钉 操作,将预弯棒安置好,实施撑开复位,然后对术野进行冲 洗。完成上述操作之后行引流管放置,最后逐层进行缝合, 完成手术操作。对照组患者选用后正中入路方式。患者接受 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选择在后正中实施切口切开操作, 切开长度1020 cm,平均长度为16. 87 cm。完成切开操作 后,逐层将皮肤、皮下、腰背筋膜切开。选择在棘突两侧骨 膜下开始实施剥离操作,将椎旁肌进行剥离,一直剥离到椎 板、小关节突以及横突后侧。将两侧椎旁肌牵开,使得椎弓根充分显露之后将钉点钉入。之后操作与观察组相同。术后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常规

5、应用,应用时间为48-72 ho术 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 术后引流量、术后Cobb角纠正率、VAS评分变化情况等。对 所有患者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分别于术后不同时点记 录患者病情恢复的相关指标,了解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情 况。 1.3疗效判定标准2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值二0分为无疼痛 感;分值<;3分为存在轻微疼痛感,可忍受;4分<;分 值<;6分为存在明显疼痛感,睡眠受到影响,尚可忍受; 分值>;6分为存在强烈疼痛,无法忍受。计算患者术后Cobb 角纠正率,其计算公式为:Cobb角纠正率二(术前Cobb

6、角- 术后Cobb角)/术前Cobb角×; 100%。1. 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中 计数资料以表示,行&chi;2检验,重复测量设计的计量资 料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行LSD-t检验,P<;0. 05表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 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2. 2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分别应用VAS评分对其术后疼痛 情况进行

7、评估。对照组术后3个月评分为 (1.67±; 0.88 ) 分,显著低于术前的 (5. 54±;1.32)分(t二 15. 234, P<;0. 05),术后 6 个月评分为(154±; 0. 11 )分,显著低于术前(t二18.859, P<;0. 05),术后3、6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 异(t二0.195, P>;0. 05 )o观察组术后3个月评分为(1.20±;0. 33)分,显著低于术前(t=23. 782 , P<;0. 05),术后 6 个月评分为(1.08±;0. 38)分, 显著低于术前(t二24.11

8、3, P<;0. 05),术后3、6个月比 较无显著性差异(t二1.489, P>;0. 05),与对照组术后3、 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o术前、术后 以及组间VAS评分比较见表2。2. 3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纠正率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Cobb角纠正率、椎体前缘高 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3。3讨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普遍的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法为行 后路切开操作,然后实施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手 术过程中选择使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方式时,从椎板上实施对 椎旁肌进行广泛剥离,术后肌肉瘢痕愈合使得正常生理特性 受到严

9、重损害,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多裂肌收缩功能的恢复, 导致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3。近年来,医学研究者不断加 强对胸腰椎骨折手术更加合理、有效的入路方式进行深入研 究4, 5o近年来,肌间隙入路方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手术中得 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均可取得良好应用效果6-8 o黄 常盛等9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与传统入路方式相比,选用 椎旁肌间隙入路方式,患者术后可得到更快恢复,术后疼痛 程度更轻。选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时,是在肌间隙完成相关显 露操作,无需对椎旁肌进行剥离,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患 者腰背肌功能基本不受任何影响,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可较 早进行早期功能恢复10, llo在实施胸腰椎骨折手术时, 选

10、用肌间隙入路方式的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术中 无需实施棘肌和多裂肌起止点剥离操作,术后不会有瘢痕组 织形成;选择从最长肌与多裂肌二者的间隙部位进入,选 择该部位进入可有效避开横突和关节突关节部位存在的穿 支血管,进而减少术中出血量,使得术后引流量得到有效减 少12;经椎旁肌入路可使得多裂肌得到完整保留,有效 降低肌肉受到的牵拉损伤,因此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 程度,使患者能够顺利进行相关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患者 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3, 141;该种入路方式可对多裂 肌深面存在的神经进行更好保护,有效防止多裂肌失神经改 变方式,进而降低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发生概率,提高预 后效果;该种

11、入路方式能够使得椎弓根螺钉进针点得到直 接暴露,防止关节突关节囊遭受损伤。但是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选用 椎旁肌间隙入路时需主要以下事项:术前对患者实施充分 的X线、CT以及MRI检查,明确患者的骨折类型,对椎管内 骨块的占位、后纵韧带的完整情况进行科学评估;术前实 施准确定位,保证置钉点体表投影的精确,为切口选择及实 施操作提供更好条件;选择在中线旁边开1.5-2 cm的切口,经最长肌与多裂肌二者间隙实施暴露及分离操作,防止 肌肉遭受损伤15;选用该种入路方式时需实施皮下潜行 分离,在实施相关操作过程中必须尽量保留皮下组织,最大 限度降低皮肤缺血坏死发生风险;实施切口关闭缝

12、合操作 时,需将皮瓣缝到筋膜层,保证死腔得到彻底消除。在本次 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 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3、6 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应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可 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好康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赖志军,郭汉明,谢惠缄,等.胸腰椎损伤分类及 损伤程度评分系统在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的指导作用J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11 (24): 889-8902 李景峰,徐振华,陈廖斌,等.椎旁肌入路联合后

13、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J.中国骨与 关节损伤杂志,2015, 9 (3): 475-4763 王成勇,邢微微,郑玉华,等.两种手术入路治疗 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 究,2013, 15 (1): 208-2094 朱建福,苏郁,李婷,等.经椎旁肌间隙和后正中 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疼痛的比较J.中国骨 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 10 (1): 338-339.5 徐明伟.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 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 14(5):761-762.6 廖国平,邓芳文,孙德贵,等.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比较治疗胸

14、腰椎爆裂性骨折的Meta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5, 17 (10): 142-143.7 Li HJ, Yang L, Xie H, at el. Surgical out comesof mini-open Wiltse approach and conventional open approach in patients with single-segment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ithout neurologic injury J. J Biomed Mater Res, 2015, 16 (1): 1062.8 林培峰.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式治疗脊柱

15、胸 腰段骨折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7(33): 556-557.9 黄常盛,王剑,吕正涛,等.体位结合手法复位经 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观察J.当代医 学,2016, 12 (16): 87-88.10 罗辉耀,苗立冬,朱冬承,等.微创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体会J.微创医学, 2016,15 (1): 208-209.11 彭小忠,肖侃侃.微创与开放方案置入椎弓根螺 钉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 11 (26): 342-343.12 刘道德,钟睿,黄家骏,等.后路经伤椎椎弓根 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亚急性胸腰椎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 杂志,2013, 21 (18): 1825-1826.13 张晓林,陈长宝,马信龙.胸腰椎骨折的分类系 统及后路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3,41(7): 733-734.14 敖俊,薛鹏举,段领燕,等.经单侧椎管撬拨复位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23 (22): 47-48.15 刘意强,韦国平.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植骨技术的 应用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 22 (4): 337-338.(收稿日期:2016-07-09)出处:中国现代医生作者:黄志华 /yixue/20170103/662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