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7720244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五)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百家争鸣时期,先秦诸子纵论“天下”墨子一同天下孟子(天下)定与一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一匡天下诸子言论中的“天下”指的是()A. 周王朝统治区域B.秦朝时期的中国C.约今整个中国区域D.东西方世界解析:选A 诸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东周时期,秦朝是在此后,故A项正确,B 项错误;清朝前期基本奠定今天中国的疆域,故C项错误;14、15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开始打破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整体世界开始形成,故D项错误。2. 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

2、。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 人文精神B.民本思想C.天人感应D.唯物主义解析:选A从题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惟人,万物之灵”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等信息可知,上述材料都体现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故A项正确;B、C、D 三项都没有完全体现材料思想。3. 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下列孔子、

3、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 仁者爱人、兼爱B.克己复礼、兼爱C.仁者爱人、非攻D.克己复礼、非攻解析:选B 孔子出生在动荡的春秋时期,面对乱世,他极力维护周礼,希望统治者 “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代表小生产阶层利 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追求一种新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 的核心,但不能说明孔子维护传统制度,墨子主张“非攻”是反对非正义战争,与追求新 社会秩序无关,故排除A、C、D三项。4.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4、”的是()A. 有教无类B.诲人不倦C仁者爱人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解析:选A “有教无类”是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平等 的原则,故A项正确。5. (2016南京朮调研测试)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 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做 法与下列思想相关的是()A.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D. 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解析:选C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契合材料“弃 官

5、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庄子道家哲学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6. (2016-湖北省部分:点中学商三考试)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 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A. “和而不同”B. “克己复礼”C. “仁者爱人”D“周而不比”解析:选A 材料的意思是,人们不仅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 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和 而不同”是指包容别人不同,达到和睦相处,与材料思想相同,故A项正确。7.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把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思想称之为“相对论”。该思想家及其 思想最有可能是()A

6、.孔子的“中庸论”B.墨子的“交相利论”C.庄子的“齐物论”D.荀子的“天行有常论”解析:选C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 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 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 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就是“齐物论”,“相对论”是指空间和时间 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不变的,所以庄子的“齐物论”可以称为“相对论”,故C项 正确。8.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 这些学派的思想()A.都要求结束分裂

7、割据,建立统一国家B. 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 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D.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解析:选D 本题解答时关键要找准四个学派的共同点,A项只能体现法家要求加徑 中央集权思想观点,与题意不符;B项强调尊卑等级关系的是儒家思想,主张“贵贱有序”, 排除;C项只有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排除;中国古代的文化学术都可以从 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其源头,从而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故D项正确。9. (2016-武汉肃部分学校调研测试)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这表 明他主张()A.用天来限制皇权B.用天来加强君权C.加强

8、中央集权D.使儒学处于独尊解析:选A “屈君”体现出了对君权的限制,故A项正确,B项错误;“屈君而伸 天”未表现出加强中央集权的信息,也未表现出独尊儒术的信息,故C、D两项错误。10. 下列符合书影作者主张的是()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C.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D.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解析:选D 春秋繁露的作者是董仲舒,而A项为老子的思想,B项是程颐“格 物致知”的思想,C项是荀子的思想,故A、B、C三项错误;D项是董仲舒“天人感应” 的思想,故D项正确。11.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

9、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近古 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 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解析:选B 董仲舒主张限制君权的膨胀,与原始儒学在君民关系上有区别,故A项 错误;董仲舒主张“限田” “轻徭薄賦”,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董 仲舒的主张体现出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主张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德 治主张,故D项错误。12. 汉书地理志下载:“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

10、期到西汉末年, 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o这说明()A. 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B.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D. 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解析:选D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由 此可见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D项为最佳选项。A、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在 秦朝已经实现转变,故排除A、B、C三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 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

11、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 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材料二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论语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 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 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 等地最为兴盛。摘自

12、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 治。(8分)(2) 概括材料二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8分)(3) 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 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12分)解析:第(1)问,根据儒家在君民关系的思想主张进行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围 绕着财富与道德的关系概括孔子的主要观点。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战 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这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二小问回忆所学 知识,结合思想解放对政治的影响回答即可。答案:主要内涵:强

13、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的政治: 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要以符合道德的途径获得富贵;道德比富贵更重要(仁是道德 的根本,要坚守仁)。(3)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14.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 关问题。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

14、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 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 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生民之本,要当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 生。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 者,不妄之禁也。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 论。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 为小人也。节选自

15、颜氏家训请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筛选,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中任选一 角度阐释颜氏家训的史料价值。(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从政治史角度结合对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提出史料价值, 根据材料中“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 亦犹国焉”所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色,将其作为史料即可;从经济史角度结合对中 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研究提出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穡而食,桑麻以衣。 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所体现出的小农经济特色,将其作为史 料即可;从思想文化角度结合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研究提出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中“仁 者” “义者” “礼者” “智者” “信者” “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所体现的 儒家思想文化特色,将其作为史料即可。答案:答案举例1: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经济史研究资料。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 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颜氏家训规定:“生民之本,要当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 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从中可以透析当时的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