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春熙路步行街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就成都市春熙路步行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 其作为城市重要的步行商业街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商业结构不完善、环境品质亟待捉高、周边 及内部交通尚需整顿、未能充分体现春熙路传统的历史文化特色等提高步行街环境品质乃改 建与发展祥熙路步行街的重点与当务Z急在现代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如何改进步行街 的环境、使其成为"以人为木”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春熙路步行街的发 展建设捉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现状 发展对策 商业结构一发展背景春熙路商业区是成都市最大的市级商业中心,也是成都市区儿大主要的商业圈Z-O “春熙”Z名取口老子《道德经》: “熙来攘往,如登春台这句诗所描绘的正是春风和煦,百姓熙来攘往,一派繁华太平的景象淸末,推行'新政',成都始有新式商业建筑民国时期,时有续建其中以总府街、春熙路、东大街商丿占建筑居多 “ 1 9 0 8年,由时任四川劝业道的周孝怀推行新政,始建”创业场”(即今天的商业场)创业场“建立之初,各路商家云集于此,迅速在此形成了当时的一大商业中心春熙路当时并未得名,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与商业场和走马街相连,V 分方便从东门进入的客商到商业场交易、购物,因此而日见兴盛。
1 9 2 4〜1 9 2 5年,由当吋任市长的军阀杨森创 建春熙路从此,春熙路逐渐成为成都商贸建筑集中Z地■此同时,民族工商业的兴起也使得在这里开店经商的人越 来越多,形成了 “商肆罗列、生意兴降”的繁忙景象:胡开文笔店、风祥楼工艺品、稻香村糖果店、亨达利钟表行、熙园 小吃店……一批老字号商丿占的汇集,促进了春熙路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解放后,春熙路依然是成都市重要的商业口岸,成都第一百货公司、电讯商场、文化用品人楼、新华书丿占等一•批新 兴商业的加盟使春熙路的商业结构得到了大大的丰富,这里H渐成为成都市区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吸引力的商业中心 区随着近几十年商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春熙路的簡业价值也日益高涨,地价扶摇冇•上,簡业愈加繁荣,如今的春熙路 已经牢牢地确立了它在成都市商业区中的中心位置二城市功能结构成都市中心商业区中,三大主要的商业圈共同构成了中心区的商业体系这三大商圈分别是春熙路商圈、盐市口商 圈以及骡马市商圈其中,又以春熙路商圈最为繁华-太平洋货、伊腾洋华堂、商业场、假H酒楼、Tf盛广场、王府 井百货等等大型商贸皆在此云集,加之“胡开文”、”亨得利”、“稻香村“、”风祥楼”等老字号汇萃的传统步行商业街■■春熙 路,共同造就了春熙路商圈的必然繁华。
与春熙路商圈毗邻的盐市口商圈也因人民商场、成都百货大楼、大业百货、盐市口广场等商贸企业的兴起而H渐崛 起这两大商业圈成为成都帀中心商业区的两大亜心春熙路为青年路共同形成的步行商业街体系便成为联系这两大“ 中心“的商业骨架因此,我们可以将此中心商业区概括为”两心一轴”的商业骨架体系其中,由春熙路与青年路所形成的步行商业系统决定了这两大商业圈是否能相互依存,共享商业繁荣但在从H前的商业发展来看,这条重要的步行商业街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大大影响了中心 商业区的发展,失去了许多潜在的顾客与商机 不利于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与建设针对春熙路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血去加以改进和完善1完善商业结构商业结构是步行商业街发展的关键因索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心商业区的功能正由原来单一的购 物功能向综合的社会功能拓展,中心商业区中的步行街应成为集购物、娱乐、餐饮、展示、文化等多功能的休闲购物中 心提高步行商业街的活力其关键因索在于形成完善合理的商业结构体系,使人们能在简单的购物之余体味丰富的、多 层次的社会主活这样才能增加步行街的吸引力促进中心商业区的振兴与繁荣在对春熙路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走访了春熙路沿路商家,对春熙路商业布局现状进行了记录,并按经 营种类进行了统计,其商业结构比较如下: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春熙路步行街的商业结构仍以服装销售为主,餐饮、娱乐、服务等经营比例较低,顾客的购物功 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尤其是青年路的商业结构仍以较为单一的服装经营为主。
建议在春熙路步行街的改造中适当调整 商业结构,适量减少服装经营,同时调整商业结构比例 使文化经营比例达到2 0%;餐饮经营比例提高到1 2%;服 务业增加到6%;休闲娱乐的经营比例达到1 0%其中 增加食需供应与休闲娱乐项II是很有必要的调整商业结构 可以增加步行街的文化吸引力,激发层次更加丰富的社会活动这是因为 在人们H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逛街”的1=1的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购物功能上,亨受丰富的、多层 次的社会生活已成为人们口益迫切的心理需求人们”逛街“的目的不确定性和目的转移性说明了商业对人们行为的引导 作用因此,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必要进行商业结构调整,保持餐饮、娱乐、文化等功能需求的适 当比例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商业经营项目 比如食品供应 可以提高空间的吸引力2 提咼环境品质从我国其他城市中心区的建设情况来看,像春熙路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区,也应按照现代生活的环境标准进 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建设,以期在保持其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更舒适的购物环境目前的春熙路没有适当的休息设施、服务设施、照明设施及绿化等基本的环境设置,这已成为人们在此活动、逛街、 享受社会生活的一大障碍。
步行街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其环境对人和城市生活质量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环境与人的活动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物质环境、社会文化筹因素都是影响人群活动的重要因素物质环境为各种人的行为 活动提供了选择空间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空间、良好的环境品质将大大地促进行为活动的发牛1 行为方式分析要改善春熙路的环境殆质,就必须对步行街中的各种人的行为方式有所了解和研究,这样才能从人的使用角度出发 仓U造出“以人为木“的空间环境在步行街道空间中,人们可以在慢速的步行活动中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心理体验來实现精神上的满足,在亲切的尺度 中进行交流与接触步行街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如购物、表演、游戏、聊天、观看等等我们可以将活动方 式大致分为三种:步行活动、休息活动、停留活动① 步行活动 步行活动是授口市、授基本的活动,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最低,这种行为对空间的要求就是通畅步行 街中的各项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在购物步行中,人们习惯边走边看,囚而一般速度较慢另一特点在于,人们 喜欢靠近街道边界直线行走,以期观看到靠近一侧边界的景物和商品,很少有人喜欢在街道中间行走,因此步行街中间 的行人密度相对较低。
② 休息活动 人们在步行一段距离或时间后,都需要休息一会儿这些休息活动有时独立发牛,有时会结合餐饮、 交谈、观看等活动同时发生忖前的春熙路步行街中,没有专门的休息场所和设施,其至没有辅助的休息设施,如接近 坐椅高度、能暂时充当坐椅的橱窗台阶、路障等等人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步行后,不能进行休息活动,疲累之下,只 好选择离开这就大大地降低了空间环境的吸引力我们以上海市南京东路步行街为例来说明提供充足休息设施的重要性在南京路步行街环境改造之后,步行街中布 置了许多坐椅,但仍有将近4 0 %的人认为坐椅不够用,同时希望在步行街广场中提供一些活动坐椅、小桌等设施即 使环境改善Z后捉供了大量朋倚,仍不能满足人们休息的行为要求,于是人们选择了就近觅处,步行街上产牛了各种“ 惊人”的休息方式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春熙路上③ 停留活动 停留时-•般会有以下儿种情况:等候、逗留、观看及挑选商品,停留活动往往伴随着社会交往活动的 产牛人们选择驻留地点的原则是寻找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 街道中的树木、灯杆、林子、墙角等对空间有一定的限定 作川,往往成为人们选择停留依靠的地点2 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在步行街的建设中,对特殊活动人群的关注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步行街空间质量。
在H常的户外活动中,存在着 一个弱势群体■■包括老人、儿童以及行动不便的人士,他们对室外活动环境的要求较高儿童与行为不便者在街道活动 中是需要他人特别关照的群体,他们的活动对空问安全性、舒适性、畅通性等右较高的要求在步行街中,应为盲人设 置专门的有道但在春熙路步行街中,没有在空间和环境建设中体现出対这些弱势人群的关怀步行街的环境品质与形彖是rh街道中人的活动质量来衡量的春熙路上行人的活动质量较低、活动类型有限,这大 大地限定了人们的交往和对城市牛活感受,大大降低了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吸引力,因此,整个步行街的坏境品质亟待提 高3改善交通状况这个问题我们应从两方面來考虑,首先是整个春熙路商圈片区交通状况的改善,其次是步行街内部的交通管制,包 括非机动车的管制调整4 商圈片区交通状况的改善在春熙路商业片区中,现有四条主要的南北向道路,分别是暑袜街、新街、春熙路和科甲巷这四条道路有效地疏通了 南北向交通,与此同时,整个片区的东術向道路却相对较少,仅有青年路联系东西然而青年路是重要的服装经营步行街,较为拥挤联系春熙西路与青年路的荔枝巷,却山于商家的占道经营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交通培塞,使籍个片区东西 向交通受到干扰。
在这种情况卜,整个片区的东西向交通受到了阻碍,也造成了商业联系的不便为了缓解这种交通状况,应适当拓 宽局部街道路面,在人流集中的位置增设广场,以疏散混乱的人流另外,建议在青年路以北,加设该片区东西向的道路,用以解决东西向的交通问题,缓解步行街的交通压力同时 发展新街为主要的南北向交通干道,以新增设的青年路北端道路为主要的东西向交通T•道,并可由此形成该片区新的交 通骨架■■即独立的机动车交通体系与独立的步行系统5 步行街内部的交通管制「【前的春熙路从性质上来看属于准步行街,因为它是通过在原有的机动车通行的道路上对各种车辆进行交通管制, 在一定的时段内禁止年辆通行来营造步行环境的在春熙路入口的”通告”上明确地写道:”在步行时段禁止一切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进入步行街但实际情况中,步行街 中对非机动车辆并未进行管制,自行车与客运三轮车的大量涌入破坏了步行环境;大量自行车停放在路边,违章占道, 破坏了步行街的使用环境;在步行街内飞驰的口行车也给闲庭信步的行人们以不安的感觉因此,在春熙路的改造中,应当严禁自行-车驶入步行街步行街的南北总长度约5 0 0 m,是比较理想的步行距离 —•般來讲,当步行街的长度达到7 0 0〜1 0 0 0 m时才有必要考虑自行车的进入。
因此,春熙路的非机动车交通完全可以疏散到临近的街道上,可以考虑将临近的新街、科甲巷作为非机动车的交通道路,并利用这些道路的人行道就近停 车,并应在这些道路的适当位置安排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放场地对步行街内部进行严格的交通管制是改造春熙路步 行街的当务Z急,也才可能给行人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步行坏境6保护历史文化特色从目询国内外步行街建设的历史和实践來看,其建设不但是振兴城市商业的有效手段,更是旧城改造中保护传统历 史街区的良策因此,春熙路步行街的改造垂点也在于如何在建设现代城市商业环境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春熙路既令的 历史文化特色,增加步行街的文化吸引力在春熙路上现存许多老字号商业建筑,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如基督教青年会馆、孙中山先牛铜像等今后的 春熙路建设应尽对能体现和挖掘这些历史素材,用以体现春熙路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极富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以深 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来感染人、吸引人增加步行街的吸引力,促进中心区的商业繁华塑造出具有魅力的城市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