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劳动局224400 李亚 0515-87386720【摘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收不抵支的危机,其危机主要源于机关 事业养老保险本身的体制问题及社会支持工作:统筹范围太小、个人账户空转、提前退 休,以及配套法规、制度不健全等解决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问题, 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社会经济I•办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冇重大意义关键词】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原因对策Collection agencies are not the cause of old-age insurance brancharrived in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 of[Abstract]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to run old-age insurance in the process of admission is not faced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crisis teams, the crisis is mainly derived from organs of the cause of their own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and social support: co-ordinating range of small, individual accounts idling, early retirement, as well as ancillary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other system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to solve non-collection of old-age insurance funds arrived in the issue of support for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reform,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authorities received the cause of old-age insurance,funds do not support ‘the reasons , response arrived江苏阜宁劳动局224400 李亚0515-87386720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温总理 说:耀建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从 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仕社会 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关系到社会保障事 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就必须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 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进行研究,以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木文拟就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收不 抵支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个人设想一、 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现状t 1998年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扣除财政拨款部分)呈愈来愈大的 趋势,1998年缺口大约为100亿元,1999年缺口大约为200亿元,2000年缺口约为300 亿元,2001年缺口约为229.2亿元,2002年缺口约为291.5亿元,累计缺口已超过1000 亿元200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经达到24个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作 为基木养老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也存在收不抵支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说「'冇政府信誉作保证,老百姓的养老 保险不存在什么风险,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寻求对策,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二、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原因分析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之所以面临入不敷出的危机,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使得 调资幅度降低、养老金管理不科学,未能实现保值增值等客观原因,但主要的还是制度 本身的问题没冇解决好。
一)、客观原因1 >二增两减“三增3退休干部人数增加;养老金支付标准提高;退休人员收益年限(存活年限) 延长两减”:新参保、续保总人数减少;工资增幅减小随着我国老龄人口高峰的到来,我国退休干部总人数也将攀上一个新的高峰同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金支付标准势必也相应水涨船高乂 因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退休人员的存活年限将再攀新高(上 海市市民平均寿命,目前男女分别已经达到76和79岁),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年限也势必 将扩大然而,相反的是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与缺岗人数的减少,使得新参保、续 保人数减少,同时又因为政策性原因和政府财政问题,工作人员工资增幅减小,这“三 增两减”综合使得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缺口增大2、保险金欠缴问题严重、征缴率低主要是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收不抵支,无力进行缴费;保险经办机构也没 有做到应受尽收;同时,养老保险费的低收缴率也是造成收不抵支的重要原因年份92939495969798收缴率(%)97.592.490.590.087.090.782.7表一:全国养老保险费征缴率121由于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经办机构不得不提高保险金的征缴率,以扩充基金。
导致绝人部分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率(比例)超过20%,使得差额拨款和自 收自支单位根本无力支付,由此而形成欠缴3、 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手段和保值增值不科学目前,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基本上是由地方甚至是市县级机关事业养老保 险机构分散管理,在这样的状况下,一方面因为基金太少不足以用于投资运营;另一方 面,虽然冇一定积累,但基金运作又常受地方政府的干扰和地方利益的驱动导致基金被 挪用,投资难以回收等现象时有发生当前,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殖的手段主耍冇购买国家债券和存款获得利息,基金 尚无其它运营手段再当前存款利率不断下调的情况下,把存款利息作为主要收入的运 营方式,其基金的收益很难做到保值增值按照目前国家的规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主要渠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恐怕只 有购买国债、存定期利息收入,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正陷入“安全性”与“效 益性”两难抉择之中,这也更增加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压力4、 工资增幅明显下降养老保险金的征缴基础来自被征缴对象的工资,只有较高的工资增幅才能满足不断 增长的资金需求如较早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上海市,1992年到1996年的四年间,其职 工平均工资增长约25.9%,使当时的资金得到较好的充实。
但是,97年与98年两年间, 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明显下降,仅分别增长7.1 %和5.6%,从侧而彩响了养老基金的增长5、 养老保险基金跑漏严重个别单位或退休人员家属隐瞒或迟报退休人员死亡吋间,甚至开具假死亡证明虚报、 冒领养老金,个别人员还重复领取养老金,使得养老金的支出不该增加的而人为的增加、 该降的又降不卜'來二)、制度原因1、缴费和待遇脱节主要表现为有些人员工作若干年后,从非机关事业单位转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 从无业、待业状态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这部分人员只工作一小段吋间便退休, 但他们同样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而且计算退休待遇时是按照工龄 来计算,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按国家文件精神实行退休调整待遇,根据参保 人员的工作年限及其退休前上一个月的档案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计算(表二)待遇的享受 与缴费期间、时间无直接关系,因此导致缴费与待遇脱节;部分参保人员对缴费多少漠 不关心,甚至希望缴费工资越少越好,个人可以少出钱,更有甚者钻政策的空子逃缴或 少缴,这些都加剧了收不抵支的危机退休退职计发基数公务员机关 工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工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5年90%70%公务员: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之和: 机关技术工人:岗位工资、技术 等级工资Z和;机关普通工人:岗位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薪 级工资之和。
130 35)年85%[20 30 )年80%[1020)年70%60%V10年5()%50%表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发退休费比例表⑶2、 政策规定的退休年龄过低或提前退休退休年龄的高低决定着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退休年龄越高意味着退休人员领取 养老金待遇的时间越短,用于退休待遇的支出就越小;反Z,则意味着退休待遇支出的 加大可以说退休年龄这一变量是关系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一个关 键因素国家在50年代规定: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为退休年龄口前,我 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比当时(规定出台时)增长例20多年,仍采用这一退休年龄势必加大 退休待遇的支出现在的退休人员比50年代要多享受20年的退休待遇,这部分养老金 的支出可以说是额外的;另一方而,科研结果表明女性平均寿命要高于男性,而月•在老 年人口中女性比例远大于男性按照我国规定,女性要比男性早5年退休,这些都大大 加重了养老保险资金收支失衡的严重性近几年的提前退休行为,不但使养老保险基金 收缴额缩小,而且壇加了该项资金的支出3、 统筹层次低,抗风险能力弱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县级统筹,各县、市、省的统筹政策和标准 有极大差异。
横向的不一致、纵向的不统一,导致以县为域各自为政的局面出现这种 统筹层次过低的现状使社会保险的调节功能难以淋漓发挥,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财 政收入低的落后地区,几乎无养老金的积累,根本谈不上抵抗风险这里尤其值得提出 的是:耍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事业这些地区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一方面 新参保人员大大减少、另一方而退休人员逐年增加,在职人员与离退人员比例严重失调, 而征收比例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最关键的是“收”是弹性的,“支”则是刚性的,“以 支定收”已成为一旬空话以四川省平昌县为例:97年该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正式启动,在职参保人员13457 名,离退休人员1899人,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比例为7: 1;到2004年,在职参保人 员12467名,离退休人员4100人,二者Z比为3: 1从1999年起养老保险资金收不抵 支,征缴比例一度上扬,到目前再无上调空间,只得由县财政实行收支兜底这种现收 现付没有积累的做法,根本无力应对老龄人口高峰的到来;加上一些事业单位改制成金 业,职工转到企业参保,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把已经离退的人员 留在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机构,这更加重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资金支付的负担。
⑷4、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大”,基金积累小大部分地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刚刚运行时,对在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职工一 步到位全部纳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范畴,离退休人员未缴纳养老金就百分之万的享受退 休后的养老待遇而政府也没冇为此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加之机关事业单位受编制的 制约,离退休人员增加速度快,导致部分地区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大,甚至出现收不抵 支的困难局而5、 退休审批把关不严已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干部、职工退休,由政府人事部门审批,由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门发放养老金,形成待遇审批和养老金发放环节脱钩,职能交叉、权责混淆,工 作中的孑盾不断增加,有的职工接近退休年龄还从企业调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后享受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凡此种种,大大加重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支付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