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录井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8KB
约4页
文档ID:287614202
录井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_第1页
1/4

录井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李联玮(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录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01)摘 要:概述了我国录井行业四大发展阶段,从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过程中的作用、录井设备和技术发展耳应用以及国内外录井技术主要差距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录井技术现状,提出了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矢键词:录井技术综合录井仪油气勘探录井行业伴随油气I□勘探开发的需求和科技的 不断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为油出提供第一性地质 信息的一门井筒技术录井行业伴随着新中国的石油勘探开发己走过 半个世纪四个阶段的历程:第一阶段以岩屑(心)录 井为主,各项数据信息的收集以人工为主;第二阶段 以综合录井仪及岩屑录井为主,实现数据自动采集、 实时监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标志;第三阶段以岩 石热解分析、定量荧光分析、罐顶气分析等多项新技 术的加入为标志,录井技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加快 了综合录井仪及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第四阶段即现 在以综合录井仪为井场信息平台,以专家系统和数据 库所支持的录井数据实时评价、数据远程传输和监控 系统以及其它技术的加入,如测井、定向井、测试、钻 井等各项井筒技术,将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标、地质条件、钻井施工工艺等因素建立起的一整套 技术措施的组合。

它一-般可分为探井技术系列和开 发井技术系列,分别适用于科学探索井、区域预拚 井、一般预探井、详探井或评价井以及各类型开发办 等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录取不同的资料、不同功 能的组合、进行不同的分析解释,完成不同的录井枝 术服务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七大录井技术系列一是地质剖面录井系列主要包括岩屑录井、 钻时录井、岩心录井或岩心扫描技术)、井壁取心、 碳酸盐含暈分析、岩矿分析、古生物分析、核磁共振 分析,地质循环观察录井等其主要功能是:d建立 准确地质剖面,为勘探开发决策和地质研究提供基 础资料;②宜接获取生储盖评价基础资料,为勘探方 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③a行沉积相分析,为编制 开发方案和储量计算提供基础资料;④I®确地层分1录井技术现状1. 1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过程中的作用录井主要任务是在实时状态下连续収全取准塔 项资料,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第一怙 信息其主要作用一是油气水(非桂)的识别、油勺 水综合解释与评价、综合地质硏究、钻井地质设计书 的设计和录井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二是钻井过 程井下事故预报与监控;三是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四是现场多项技术在施工作业时的实时信息通讯与 交流的平台;五是实时数据(视频)远程传输,钻井 全过程实时远程监控(人机联作);六是建立实时动 态数据库和静态勘探数据库等。

1.2录井技术系列及应用录井技术系列是针对不同的地质任务、勘探目 层,为准确标定地震剖血提供确切资料;⑤a岩心、 岩屑、井壁取心等岩样上可以直接确定岩性及其描 述,观察岩屑含油气的情况以及原油的产状和性质 等,这对勘探目标来说是最准确,直接识别油气层笊 方法;⑥FU用岩屑的碳酸盐成分的含量、含有的矿牧 成分、含有的古生物类型来确定地层类型等二是油气水识别与综合解释录井系列主要包 括实时连续桂类及非烧类气体分析、岩石热解地化 录井、罐顶气轻桂分析录井、定量荧光分析录井、针 井液滤液水分析、随钻泥(页)岩密度分析其功徙 是:①用色谱分析技术对从钻井液中分离出的微 量绘类及非绘类气体成分(GN、82、8、H2S、收稿日期:2005 - 06 - 10 «作者简介:李联玮,1983年毕业干石汕大学石汕地质专•业,高级 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汕管理局录井公司副经理③编写区域性地质硏究报告、单井评价 气水解释评价报告等上述录井技术系列主要适用于深土 衡录井、定向井钻井、水平井地质导向冻 件下录井、PDC钻头条件下的录井、特场 裂缝储集层、高阻砂砾岩体储层、低孔代 山界而的卡取等)条件下录井、天然气冻 录井、地层压力异常监测、钻井参数优询 井、侧钻井、海洋钻井以及各类开发井的 1.3录井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引进消化 进技术的基础上,由开始的仿制直到今天 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录井设备和技术 目前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研制能力,同时大 井技术服务生产成本;在应用方-血,解决 程中的许多技术难题,已在勘探开发中起 用;在技术研发方面,逐步掌握了软硬件 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同时 国外技术的依赖,并形成了自己的技术 术已超过了国外先进技术;在经济方面, 的规模,并已成为行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大大提高了技术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方而,通过技术研发培养了一批研发培养 员和技术骨干。

胜利油田在这方面的发1)设备研制方而分别与法国G 司、美国贝克休斯公司联合研制了防爆 综合录井仪、防爆型Advantage综合分析,对其中轻桂(c,r7)的单体成分逐一进行分 离和检测,进而根据分析出的轻桂组成、丰度、相焉 含量进行油气层判识,推断油气层的活跃程度等;(5 利用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实现快速、无损地获取岩石 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百分数及孔径分布等重要 的油层物理参数,来评价各类复杂的油气藏0三是钻井工程实时监控系列主要包括钻时录 井、气体录井、钻井事故预报、钻井参数优化监控、钻 井液录井、地层压力监测与预报其功能是:⑪一寸钻 井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及分析,②及时预报井下 各种钻井事故,③地层压力异常实时监测与预报,(4 钻井参数优化提高钻井过程时效等,⑤由气层保扩 参数监控等四是录井数据传输远程监控系列主要包括数 (视频)实时远程传输及监控、人机联作专家系统 监控、动静态数据库的应用其功能是:①对综合录 井仪所采集到的油气参数、钻井参数、解释评价参数 以及测井参数、泄向井参数、试油参数和现场视频信 息实时地传回远方的基地动态数据库,为用户提供 数据发布和浏览;②由动态数据库支持的专家系统, 由人机联作进行实时分析和监控;③传回的数据建 立动静态勘探数据库为其他用户提供信息。

五是建立现场信息中心平台主要是在现场挂 供多方联合施工作业的数据通讯、信息交流的平台 系统,完成综合解释评价与成果交流C其功能是:① 由综合录井仪所采集的实时参数与其他施工作业方 所釆集到的数据参数,在综合录井仪所提供的数据自己知识产权的防爆型SRP22OOO综合录井仪、至今 乂研制出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防爆型SL^xpbnner (ZH)综合录井仪和S.2Expbnner(QC)气测录井仪;研 制出了适用于开发井用的小型录井设备,即SL2xly 小型录井仪;并已研制出密度、温度、泵冲、绞车、 脱气器等传感器并形成生产规模o2) 软件研制方面由研发人员自行设计和开 发或联合开发)的软件也己转化为生产力,软件数 量和技术水平在逐年提高,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相 继推出,即钻井地质设计系统、完井资料处理系统、 探井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系统、单井沉积相分析评 价系统、录井数据釆集软件SS22系统、录井数据实 时釆集、远程传输、发布与浏览、实时监控系统、实时 传输动态数据库、非坯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逻辑控 制系统、油田勘探静态数据库、油气综合解释评价成 果数据库等3) 技术研发方面强化了录井技术基础理论 研究工作,为录井技术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年 都承担多项公司级、管理局级、总公司级的科研课 题,近几年己完成科研课题39项,在研课题7项。

4) 在掌握核心技术方面已掌握的核心技术 有油气识别技术、非桂识别技术、油气评价技术、实 时钻井监控技术、安全防爆技术、数据库的建立、数 据处理技术、数据远程传输技术等5) 技术创新方而为完成中国大陆科探井的 录井任务,精心研制了在隔离空气条件下的气体分 离装置、取样装置、数据采集系统、装置逻辑控制系 统等该技术受到中科院科学家的高度赞赏,已获 得5项专利;为解决隐蔽性油气层的识别,水平井的 地质导向、深井油气的识别等问题,研制出了灵敏度 高、分析周期短、性能指标稳定具国内领先技术水平 的快速色谱分析仪,解决了勘探中的一大难题;为解 决在海洋钻井平台上录井施工作业,欠平衡钻井,具 有高压异常井的施工的安全要求,研制出具有较高 水平的防爆型录井设备,并获取了国际权威机构 (挪威船级社)颁发的DNVA0及防爆证书1.4与国外录井技术的主要差距1) 新技术推广方面国外在多年前就己应用 一些更先进的录井设备,例如快速色谱定量分析、钻 具振动系统、井涌监测系统等技术,新技术已逐步走 向成熟,LWD、FEWD己更多地应用于勘探中,大幅 度地提高了勘探效益,而国内尚有一定差距o2) 技术研发方面一是国外录井公司新技术 研发能力大大地强于我们;二是我们的设备开发研 制水平较低,主导技术不突出,核心技术上不去,具 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较少;三是先进设备的推广 使用程度不高;四是新技术开发研究人才短缺o3) 录井信息的应用方面。

这方面技术与国外 差距更大一是国外的油公司在现场以综合录井仪 为核心建立了信息平台,使现场所有施工作业方笊 数据能进行交流和数据共享,为甲方提供及时和综 合的解释评价成果;二是现场的录井、定向井、测井、 测试以及钻井施工现场的数据、图形和图像视频信 息同步传回基地,经基地各方面的专家系统处理分 析后,实施双向通信交流与决策4) 基础理论研究方而与国外比,我国缺乏基 础理论支持国外录井公司针对录井过程中出现笊 技术难点,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勘探技术的发展对录 井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展技术攻关,投入人力、财力绪 较大,具有较好的研发环境条件,原发性技术方法仓I 新较为突出对于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能很快引乂 到录井技术领域之中,很快地形成生产力5) 人才培养方而国外公司在人才的培养方 曲都是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技术难点培养人才, 既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点问题,又解决了人才的堤 养,形成良性循环,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差距o2录井技术发展方向2 1研制具定量评价功能的录井设备和技术目前油气层的类型越来复杂,钻井条件和地质 条件对录井技术的彫响口趋明显,已不可忽视例 如,FDC钻头的应用对岩屑描述、钻井液中混入原 油对真假油气的识别、复杂地层压力的预测、隐蔽塞 油气层的识别、欠平衡钻井过程中的油气识别、水平 井的岩屑捞取及地质导向、深井油气的识別等诸多 因素,因此必须加快速度研制具有定量评价油气显 示的功能并能克服上述影响因素的设备和技术o2 2录井信息采集由地表向地下转移录井信息的获取是由钻井液将地下的地质和工 程信息携带到地表由录井设备进行采集与分析,但 这些井下信息在上返到地表过程中,受地质条件、钻 井条件的影响而失真,而这种影响随着油气层类型 的复杂、勘探难度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需耍研制一 种井下录井设备和技术,安装在钻头的附近直接获 取油气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到地表进行分析处理,井条件给油气层的识别、综合解释工作 如FDC钻头的广泛使用及大位移井和 多,导致利用钻时参数实时判断储层的 由于岩屑更加细碎,代表性变差,增加J 地化录井、荧光录井的难度,使岩性归任 更加困难若储层同时为低孔低渗储戌 井资料也不易发现,往往为一个探区该 及时发现带来隐患2 11大力开展技术攻矢,下决心解决 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录井技术的发展面对许多技术难理 心予以解决如钻探过程中地层圧力的 问题;录井信息的定量化问题;PDC钻 岩屑描述、归位和油气显示识别问题;大 或斜井的录井问题;地下油气进入井筒 理和化学变化情况;不同油气层对各种 检测得到的数据的影响;欠平衡钻井条 问题等另外,积极探索和研究光谱录 光谱气测、三维荧光光谱录井)、钻具 析、随钻地震在录井过程中的应用,开发 直接检测油气的仪器等,以提高录井行 平和服务能力2 12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针对不断发展的国外市场对复合型 需求,大力开展培训工作,包括英语培 训、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