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程下实验素材的思考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KB
约4页
文档ID:287574247
新课程下实验素材的思考_第1页
1/4

新课程下实验素材的思考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列出了许多有 价值的实验素材,设计好具有操作性的、简单易行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成实验、掌握化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 神和对化学的浓厚兴趣•下面结合口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一、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硬水是指含有较多52+、Mg2+的水,通常是用德国度来表示水中的硬 度•具体方法是将水中的32+、Mg2+均看做是Ca2+,然后将通过实验定量 测算出二价离子的量,再将其转换成CaO的质量即可・(1德国度二10mg CaO)1 •实验•区分硬水与软水,并探究硬水与软水的性质.2.步骤(1) 肥皂水的制备将中性的肥皂削成薄片,取10g削好的肥皂薄片,或者取指甲那么大 的薄片4到5片,溶于100mL酒精中,静置数日后,小心倒出上层清液, 再用80%的酒精稀释10倍.(2) 蒸谓水的制备取家里电饭煲煮饭时,所产牛的蒸憾水即可.(3) 硬水与软水的制备取上述准备好的蒸饰水50mL,加入试管中,滴入30滴0. lmol/L的氯 化钙溶液,再滴入30滴0. lmol/L的氯化镁溶液,振荡摇匀;取一支试管, 加入50mL蒸馅水,滴入3滴0. lmol/L的氯化钙溶液,再滴入3滴0. lmol/L 的氯化镁溶液,振荡摇匀•将上述的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 2号试管.(4)区分硬水与软水,并探究其性质向准备好的两支试管溶液中,分别加入6滴制备好的肥皂水,振荡摇 匀,观察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的现象,比较两试管中的泡沫、沉淀情况, 分析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继续向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滴加制备好 了的肥皂水,分别向两支试管中继续滴加15滴左右,振荡摇匀•观察1号 试管和2号试管中的现象,比较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产生的泡沫、沉淀的变 化情况,并试着分析发生此变化的原因,以及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二、食品中的乳化剂乳化剂是一种乳浊液的稳定剂,又称为表面活化剂,能够使油与水混 合均匀以及分散,在食詁中主要起着赋香、起泡、着色等作用.1. 实验•利用乳化剂与增稠剂自制果粒饮料.2. 步骤(1) 选择材料新鲜橘子,琼脂、三聚磷酸钠、柠檬酸、氯化钙、菠萝香精.材料配制:白砂糖10%,柠檬酸0・3g,柚子砂囊8%〜10%,加水至 lOOOmL.(2) 清洗、消毒用清水冲洗果实表面的泥沙和杂质后,将橘子放入0.02%的高猛酸钾溶液中,浸泡〜5min,减少农药的残留.(3) 热烫分瓣为了便于剥落果皮,用85°C~90°C的热水烫果实30s〜60s,趁热剥 去果皮和络纹•然后人工将外囊膜分开成为橘瓣.(4) 酸碱处理将橘瓣放在0・5%〜1%盐酸中浸泡30min,温度控制在35°C,将酸处理 后的橘瓣在流动水中漂洗lOmin,再放入0.2%〜0.5%氢氧化钠溶液中 30min,温度控制在25°C〜35°C・(5) 漂洗与脱沙囊将橘瓣在清水中浸泡30min,温度控制在10°C〜15°C・然后放在搅拌 机中用慢速旋转,保持转速30〜60转/min,将橘瓣的囊外皮和囊内皮膜 搓去•利用比重差,将浮在上面的破损果粒、瓣膜以及其他异物捞出•用逆 流冲射橘瓣加速瓣膜与沙囊分离,在下面的沙囊流出并且挑出异物.(6) 硬化处理为了防止杀菌等工艺流程中的加热使果粒软化、破损,将果粒浸入 0.2%〜0.5%的氯化钙溶液中,以38°C〜40°C的温度浸渍30min.其原理是 利用果粒中的果胶质与钙离子的反映而使果粒硬化.(7) 调配先加入两种增稠剂,观察饮料效果•然后加入其他添加剂,选出悬浮 效果最好的乳化剂与增稠剂搭配方案.三、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煮熟鸡蛋 人教版新教材实验7-3: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证明有许多化学反应 放热•教材中只是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太大的震撼效果,不能 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可结合新课标对其进行设计.1. 实验•生石灰和水的放热反应.2. 步骤(1) 观察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准备两个试管,编号为1,2号试管,向两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粉末 状生石灰.向1, 2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将1号试管用试管夹夹到酒精 灯中加热,2号试管不加热,并开始计时•当1号试管和2号试管内的水分 别沸腾时,停止计时,比较两支试管内的水沸腾所需要的时间,由此能得 到什么结论.(2) 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能否煮熟鸡蛋在一个较大的水槽内放置一个托盘,放入足量的生石灰,并准备一个 牛.鸡蛋,放在生石灰中间•缓慢向生石灰中加入水,并保持石灰中有水, 持续20ii]in.用夹子夹出鸡蛋,放入清水中,清洗冷却•然后剥出鸡蛋,看 看鸡蛋是否C经熟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