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基本篇目(40首) 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基本篇目(40首) (★为难度记号) ★为低难度★★为中难度★★★为高难度 ★1.夜书所见 叶绍翁①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浙江丽水)人,生卒年不详,南宋时人,仕历不祥,后弃官居东湖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1.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诗歌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何联系? ★2.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①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②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①杨万里:(1127~1206),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诗作典雅精工,清新流丽,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中兴四大家”。
②阴:树叶茂盛浓密,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的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1.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其中“”一句和结句中的“”两字都说明了这是(季节) 2.“”“”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3.这首诗运用了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4.“”三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 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基本篇目(40首) (★为难度记号) ★为低难度★★为中难度★★★为高难度 ★1.夜书所见 叶绍翁①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浙江丽水)人,生卒年不详,南宋时人,仕历不祥,后弃官居东湖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1.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诗歌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何联系? ★2.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①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②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①杨万里:(1127~1206),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诗作典雅精工,清新流丽,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中兴四大家”②阴:树叶茂盛浓密,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的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1.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其中“”一句和结句中的“”两字都说明了这是(季节) 2.“”“”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3.这首诗运用了手法,平易自然。
形象鲜明 4.“”三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