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特点与指导策略1.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1) 感知过程中学习的特点一是由被动感知向主动感知转变低年级儿童一般不能主动选择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 实际材料,也不善于自觉地进入感知过程,而是要借助于课木或学校教师提供和选择的感知 材料,并在教师的介绍讲解下进行有组织的感知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积累, 小学牛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感知成分逐渐增加二是感知手段的模示性和图示性小学牛在感知学习过程小,既可以直接感知客观事 物的感性形象,也可以亲身实践或实验获得感性体验,但多数是感知以直观教具形式出现的 模型以及教学挂图或板图2) 理解过程中学习的特点一是由肓接理解向间接理解过渡肓接理解是各知觉过程溶合在一起,并且是立即实 现的、不经过中介的思维过程间接理解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从最初模糊 的、不分化的理解逐渐达到分化的、精确的理解直接理解在低年级儿童的理解学习中具有 重要作川,中、高年级儿童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水平的提高,间接理解逐渐占主导地 位二是从形象性理解向抽象性理解发展低年级儿童己能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公 式等,但仍带有很人的具体形象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儿童对学习材料表现出不同层次 的理解水平。
三是由被动理解到主动理解的转变低年级儿童对学习材料的理解依赖于教师的川发 诱导,即所谓“牵着牛鼻子过河”,中、高年级儿童逐步学会按照口己的思维方式理解学习 材料3) 巩固过程中学习的特点巩固过程中,小学住学习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反复性和技能性因为各种复习方法的运 用,其目的是为了记住并能回忆岀所学的知识;而各种练习方法的运用,既是为了巩固所学 的知识,也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为学生运用知识作好 知识上的、技能技巧上的准备4)运用过程中学习的特点—•是山简单运用向复杂运用过渡有研究资料表明:80%以上的一年级儿童从入学的 第二学期起,就可以在简单数学运算中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经过二年级的过渡, 三年级的人部分儿童能在简单文字演算中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川年级以后逐步掌 握算术运算中的二重否定律二是由单向运用向多向运用发展以小学儿童解答应用题为例:小学儿童解答应用题 时,总是从正条件的简单应用题入手,逐步掌握反条件的简单皿用题,最示才能掌握多步应 用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从分析到综合,再从综合到分析从一步变成多步分散列式,再 从分散列式到一步综合式三是由被动运用向主动运用转变。
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只是习惯于被动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课木和教师布置的问题,中、高年级儿童逐步学会白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如试编应用题等2. 小学生学习的指导策略(1) 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计划以一学期为宜,从总体上对各学科 的学习做岀全而的安排短期计划以一周为宜,对木周内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保障 措施和作息时间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学习计划耍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同吋又要留有充 分的余地,以保证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2) 指导学生学会预习预习既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方法是指对第二天要讲授的 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來,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 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白觉性,以利于提高学 习效果3)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认真听,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注意看, 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对教师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 记忆;多动脑,要积极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要多问儿个为什么,把新旧知 识联系起來思考,做到融会贯通。
4)指导学牛:课后复习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使进一步的复习貝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复 习课本,目的在于深化;整理笔记,使之更加系统、完整,便于复习;对课本小不懂、不会 的难点问题,力求弄懂弄通,实在弄不明口的,求助教师或与同学研究解决5)指导学生写作业的方法先复习后写作业,在认真复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仔细审题,了解题意, 明确习题的耍求,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表述确切,书写规范;细心检査,根据习题耍 求,逐字逐句地检查、验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教师的批改、批语要认真思考,从中总 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