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进展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KB
约9页
文档ID:287357741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进展_第1页
1/9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进展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可长时间留置 于血管内,不易穿破血管,便于抢救和及时用药等在儿科病房得到广泛应 用为进一步探讨小儿留置针穿刺技术及提高留置时间,现就国内小儿留 置针的操作方法、封管技术、临床应用范围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健康教育在静脉穿刺前,告知家长留置针的优越性以及穿刺技术的困难性;告 知家长留置针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家长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 常识,有利于留置针的维护2留置部位的选择应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用药情况等来选择留置针穿刺部位,主要冇 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腋静脉、颈外静脉、腹股沟静脉等,不同的留置 部位留置时间有明显的差异艾芳[1]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新生儿组头皮静 脉和上肢静脉留置时间长于下肢;婴幼儿组头皮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上肢 静脉留置时间次之,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最短;学龄组四肢静脉各部位留置 时间无差异故新牛儿、婴幼儿静脉穿刺首选头皮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 但有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不主张头皮穿刺,以免搬动头 部而加重出血对于相对配合的患儿可采用颈外静脉留置新生儿应选择 腋静脉置管,其留置时间比四肢浅静脉或头皮静脉留置时间长,并口易于 固定及护理[2]。

学龄儿静脉穿刺选择上肢留置较好3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方法3・1穿刺方法小儿血管壁薄、管腔小,加之穿刺操作时不配合,传统 的穿刺方法常使送管不顺利而导致穿刺失败陈月英等[3]采用单手送针 法,即右手握住重叠的留置针针柄(Y型柄在上、针芯柄在下),以10~ 15o角直刺血管见回血后确认留置针已进入血管,利用右手拇指顶住Y型 柄向前,食指顶住针芯柄抽向后,拇指食指迅速错位,使软管与针芯分离 5mm左右,此时留置针的软管正好覆盖并超出针芯尖端,借助针芯的硬度 将留置针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内此方法不仅穿刺成功率高,而且可以减少 人力,值得在儿科推广使用对血管细、血容量不足、休克的患儿穿刺时 胡小薇等[4]采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呈15〜30角刺人,见回 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2血左右,左手继续绷紧皮肤,右手持续缓慢注 入生理盐水,使穿刺部位血管充盈,防止盲目送管穿破血管在行走弯曲 的血管如大隐静脉、新生儿头皮静脉等,采用分多次逐步将针芯退出的方 法,使外套管在血管的行走过程中尽可能有针芯支撑,顺利通过弯曲部位, 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3・2固定方法3. 2. 1头部静脉的固定患儿好动,出汗多,常规固定法留置针的敷贴 容易松脱,出现脱管,影响留置时间。

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黄文?Z等[5] 在小儿头部留置时,用5号弹力网套套进患儿头部,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 山于弹力网套的弹力及透气性能好,不会给患儿带来不舒适;张彦琴[6] 提出用弹力绷带绕一周固定留置针和敷贴,舒适透气,无刺激,不粘毛发, 可以观察留置针局部的皮肤和血管情况;黄明桂[7]提岀用手术网套帽固 定留置针,避免或减少了由于戴取帽、枕头、盖被、穿脱衣服、患儿手拉 等各种外力对留置针的摩擦,防止机械性静脉炎及外渗或脱管的发生,起 到了安全留置的作用3. 2.2四肢静脉的固定利梅芬等[8]通过研究提出:8字型固定法比 常规固定法、纸板固定法效果更好、留置时间更长其方法为在常规固定 的基础上,用4.8cm宽的医用纱布绷带绕两周后,按“8”字走向围绕腕 或踝关节缠绕一周,绷带末端用胶布固定;靳铁霞[9]提出采用2号网状(A型)弹力绷带固定新生儿四肢浅静脉,使留置针不易滑出,达到保 留效果新生儿肢体活动时顺应性好,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便于观察穿 刺部位,同时减轻夹板固定带来的不适及避免新生儿躁动时夹板误伤对侧 肢体新生儿小手戴棉质手套,脚部穿松紧适度的袜子,也可用小毛山包 裹[10]可防止意外脱管,延长留置时间。

4正确的封管技术是留置成功的关键4.1封管液选择4. 1. 1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钠 水平衡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其封管不受病种限制,尤其适用于有出血倾 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钠的患者黄丽等[11] 对383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377例均通畅,通畅 率达98.43%,达到预期效果有报道[12]生理盐水可代替肝素盐水为66 例患儿留置针封管,其作用可维持16ho刘婷婷[13]等通过研究提出封管 剂量为2ml,采用5 U/ml的稀释肝索液封管与生理盐水封管,两组不同封管溶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彫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临床 采用生理盐水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生理盐水封管操作简单、不需配制、 避免污染,是一种符合生理要求、安全、经济、有效的封管方法4.1.2肝素钠稀释液肝素是一种硫酸化的带高负电荷的酸性粘多糖 混合物,可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是一种高性能的抗凝血物质 稀释后可作为留置针封管液,可防止血液回流造成的血液凝固,减少静脉 血栓形成,保持血管通畅,现作为常规封管液用于临床袁亚梅等[14]认 为使用25U/ml的肝素钠封管液封管,其封管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封管 液。

也冇学者认为,小儿患者5U/ml的肝素钠盐水2ml封管安全系数高, 能延长留置时间,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15] o饶庆华等[16]经过对• 77 例肝素盐水封管前后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红细胞均值对比,差异无显著 性意义,认为肝素液封管对血液病患儿并非禁忌除了有明显的出血倾向 者外均可选用,肝素封管液在保留时间上优于生理盐水对于有心血管疾 病、血液呈高凝状态、哭闹较多的患儿应选用肝素盐水封管,除了有辅助 治疗作用外,还可以减少堵管率临床应根据患儿病情、自身情况、输入 药液等合理选择封管液4. 2封管方法4. 2.1注射器直接封管当输液完毕时,关闭调节器,将头皮针与输液 器衔接处分离,头皮针连接已抽取3~5 ml肝素钠封管液或生理盐水的注 射器,将头皮针轻轻向外拔,只留针尖斜面在肝素帽内,缓慢推注封管液, 推注完后先关闭夹子再迅速拔出头皮针,使套管形成双重正压,防止血液 HI流,避免凝血堵管此法临床使用较普遍 4.2.2输液器输入液封管方红霞等[17]通过对45例直接使用输液器内最后一组等渗溶液输入 的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加抗生素)和40例用生理 盐水进行正压封管的研究表明,两者在保留时间、堵管率、浅静脉炎发生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操作方法:左手固左肝素帽,右手将输液头皮针向 外拔2/3,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头皮针尾部,食指固定肝素帽,左手 拇指和食指将输液器滴管上端反折,同时左手中指与大角际肌捏住茂菲 氏滴管用力挤压3〜5s ,将茂菲氏滴管及其下端的液体持续压至血管 内,与此同时右手将头皮针逐渐拔出肝素帽,拔出后可见针头处有较大 压力的液体喷出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可以替代生理盐水封管,而且 操作简便,不会引起血浆pH值、渗透压的改变,也不会激活凝血系统, 同时,对局部血管刺激小,不易引起静脉炎所以,使用输液器内液体直 接封管对出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是简单可行的封管方法4. 2. 3可来福接头封管输液接头与可来福接头分离时,可自动产生瞬 间正压,将留置针软管内液体向前推进,血液不能反流入管形成血栓而达 到封管目的:18] o此方法价格较昂贵,不易普及5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5. 1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无统一的标准,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的 留置时间规定为3〜5d[19]有研究认为,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 置7d是完全可以的5.2影响因素留置针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静脉炎、接触性皮炎、 套管堵管、液体外渗、脱管等多种并发症,均可致置管失败,需更换其它 部位重新穿刺,增加患儿的痛苦和住院费用。

6临床应用范I韦I6.1输液、输血留置针能满足危重患儿的抢救、脱水患儿的补液,等 同于建立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便于随时用药利于抢救,还可随时停止输 液接受检查,为静脉输液提供了方便6.2釆血标本使用留置针可动脉置管[20]或静脉置管[21],可多次留 取血标本送检查,不影响化验结果[20, 21]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恐惧心 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动脉置管可多次采血做血气分析、生化、血常 规等检查,静脉置管可做各项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检查,为连续监测血化验 提供了便利在动脉置管采集血液标本时[20],先用5ml注射器将前端 含有肝素稀释液血液2nd抽出弃去,后用血气针及注射器分别抽血气和其 他血标本,最后用肝素稀释液封管;如在输液中采血,停止输液3min后 [21],先抽lml含约液的血液弃去,更换注射器后才取所需的标本血量 封管期间取血时也应同样先抽lml含封管液的血液弃去,更换注射器后才 取血标本7护理耍点穿刺者的穿刺技术应熟练,严格无菌操作,正确选择保留位置使用 过程中要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局部皮肽颜色有无苍口、发红、肿胀,血管 有无条索状改变,根据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红肿及患儿的面部表情、 哭声来判断冇无套管堵塞、渗漏、静脉炎等,出现上述情况及时拔针,局 部用碘伏消毒,并酌情用50%的硫酸镁湿敷或炉廿石外涂患处。

8护理展望静脉输液是儿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所有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大幅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 率,真正实现了把护士交给患者,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去护理和关心患者, 为患者提供优质、全程、无缝隙的护理但在临床实践中,留置针在儿科 的使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①如何制泄出更规范的护理措施减少留置针局 部感染、过敏性皮疹的发生,使留置针达到预期的留置目的,是护理研究 者共同探讨的科研课题;②如何改进固定方法使小儿留置针的固定更加稳 固、舒适,不致脱管和拔管,充分发挥留置针的优势,使每个使用留置针 的患儿都能得到安全与舒适的护理,是护理人员今后探讨和研究的方向致谢以下参考文献作者参考文献:[1] 艾芳•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与留置时间的护理[J]・ 医学信息,2008, 21 (8): 1374-1375.[2] 陈奕杏,欧梦党,谭亚萍,等•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 11 (2): 61-62.[3] 陈月英,孙秀凤•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 2008, 22 (3): 58.[4] 胡小薇,岳签•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改进方法及对策[J]•齐鲁护理 杂志,2007, 13 (15): 13.[5] 黄文?Z,朱建宏•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泄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06, 6 (9): 52-53.[6] 张彦琴.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的优点[J]•基层医学论坛,2015, 19 (5): 698-699.[7] 黄明桂•手术网套帽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中的改进应用[J].中国保 健营养.2014, 06 (7): 3360-3361 ・[8] 利梅芬,陈文进•婴幼儿足部静脉留置针8字型固定法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4, 29 (3): 267-269.[9] 靳铁霞•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J] •现代护理.2010, 07 (19): 128-131.[10] 沈梨芳,郑玉娣•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J]・浙江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7, 31 (4): 502.[11] 黄丽,陈珍玲•生理盐水封管的可行性报告[J]•中外医疗,2010, 15 (5): 31.[12] 黄丽云,林妙娴,幸连春,等•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药物与时间 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7, 13 (6): 287-288.[13] 刘婷婷,李莲叶•不同封管溶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 响[J]•护理研究,2011. 18 ( 12): 126-129.[14] 袁亚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